精簡短篇名人勵志的故事

  那些比較總能讓我們看完之後有所感悟,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越滄桑,越輝煌

  孫紅雷出生在哈爾濱市道里區一個破舊的俄式老洋房裡,家裡窮,28平方米的房子裡,住著父母、爺爺、叔叔和3個孩子,六七個人一個挨一個睡在吊鋪上。父母微薄的工資根本無法應付一家人的吃飯問題。有連續5年,每個月末媽媽都要到鄰居家借10塊錢維持家用,那時鄰居都瞧不起他們。秋天的時候,他時常和母親一起去菜市場撿爛菜葉子,然後回去洗乾淨做菜。孫紅雷從小就品嚐了底層生活的艱辛。

  小時候的孫紅雷便初顯藝術天分。初中時,他突然發現自己特愛唱歌,並且非常喜歡跳霹靂舞,上中學時常常晚上逃課去哈爾濱青年宮跳,參加黑龍江省霹靂舞大賽獲得一等獎。為了改變家庭的貧困境況,18歲時,他棄學去跳霹靂舞,還到各地走穴演出。他還組建了“小虎隊”,一天有300多元的收入。

  1995年初,孫紅雷有幸認識了來哈爾濱演出的牛振華、馮鞏等明星,熱心的牛振華說:“你這麼能演,不去報考中央戲劇學院,豈不是太可惜了。”牛振華的話點醒了孫紅雷。可是看看鏡中的自己,孫紅雷就有點洩氣。父親知道後說:“大家都喜歡看《過把癮》,其實王志文也不怎麼好看啊,可他演得是真好看。”父親的話如醍醐灌頂,讓孫紅雷意識到,平凡而真實的演員只要努力也是有生命力的!孫紅雷決定報考中央戲劇學院,最終憑著出色的表演成功地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後,他進入了中國國家話劇院,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並獲得了戲劇界的大獎——梅花獎最佳男主角。

  在演了兩年話劇後,孫紅雷幸運地被張藝謀相中出演《我的父親母親》。張藝謀特地找孫紅雷談話,直言選他的原因是需要找一個完全不像演員的人。結果,在這部章子怡的成名之作中,幾乎沒人發現曾有孫紅雷的出現。他以雁過無聲的表演方式完成了導演交付的“不可能的任務”,並藉著此片乾淨利落地完成了身份的蛻變:從一個話劇演員到一個影視演員的轉變,也因此成為了孫紅雷演藝道路的重要轉折和堅實起點。2000年,在趙寶剛導演的電視劇《永不瞑目》中,他出演了一個只有六七場戲的打手建軍,這是孫紅雷努力爭來的。當時孫紅雷等了趙寶剛6個小時。趙寶剛只是瞟了他一眼冷冷地說:“不行,太忠厚老實。”孫紅雷輕輕地卻又堅定說了句:“你不用我會後悔。”趙寶剛嚇了一跳,在重新審視了這個魁梧的年輕人後,勉強同意讓他試鏡。正是這一個建軍,讓不少觀眾第一次對孫紅雷留下了深刻印象。拍完後趙寶剛對他說,你欠我一部戲。於是,就有了《像霧像雨又像風》裡那個深情寡言的阿萊。在接連出演了趙寶剛的兩部經典之作後,孫紅雷終於迎來了風光無限的春天。

  2001年,在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征服》裡,孫紅雷飾演的黑幫老大以其“凶狠”、“霸氣”和“狂妄”,為他贏得了內地娛樂圈“第一硬漢”的美譽。2004年,孫紅雷憑藉《軍歌嘹亮》中高大山一角獲得了當年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和中國電視界最受大眾歡迎十佳演員獎;2006年,孫紅雷和陳小藝主演的電視劇《半路夫妻》成為當年收視率之冠。

  2007年,在《潛伏》中,孫紅雷對角色餘則成的把握既精準到位又遊刃有餘,平和中不失果斷,剛毅而不失柔情,昭示著演技的重大突破。最終,憑此與張國立同時榮獲2009年第27屆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獎。此外,孫紅雷還曾兩次獲得文化部“優秀表演獎”,兩次獲得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獎以及其他眾多獎項。無疑,他將遲早問鼎國內影視天王的寶座。

  一路走來,孫紅雷的星路比其他人要坎坷許多。他嚐盡了人間冷暖,自然也就在等待成功的時刻顯得分外從容。從《像霧像雨又像風》中的深情寡言,到《大工匠》中的耿直剛硬;從《征服》中的狡猾專橫,到《七劍》中的陰鬱狠辣;從《刀鋒1937》中的愛恨分明,到《半路夫妻》中的玩世不恭卻重情重義,直到《梅蘭芳》的邱如白的瘋魔,孫紅雷成功地詮釋了不同的角色,演技日臻成熟。在《潛伏》中,他完全收斂了以往的極致張揚,變成了謹小慎微、深藏不露的諜報人員,讓人對他充滿了意外的驚喜。而在主旋律大戲《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孫紅雷的演技已經可以用爐火純青來形容了。

  孫紅雷在評價自己時說:他一是滄桑,該經歷的都經歷了;二是貪婪,像是一塊特別能吸收的海綿;三是執著,喜歡將每件事都做到極致,從不放棄。是的,人生有許多成功的機會,但也有許多吃苦受難的考驗,要不顧一切地抓住機會,竭盡全力做好它,並接受艱難的洗禮,便會成為生活的主角,擁有光輝的未來。

  :人生轉彎天地寬

  他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義堂鎮一個農民家庭。為了擺脫貧困的生活,高中畢業後,他來到青島一家中西餐廳當了一名傳菜工,月薪800元。當看到酒店的大廚每天只工作五六個小時,月底領到10000元工資時,他暗下決心:一定學好廚藝,成為一名拿高薪的大廚。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便在下班後給店裡的大廚跑腿、和人家套近乎,趁機請教烹飪技巧。很快,他就掌握了許多菜品的做法,但苦惱的是,他做出的菜與師傅做出的菜口味大相徑庭。為了訓練自己的味覺和嗅覺,他乾脆自己買來辣椒、胡椒等十幾種香料,下班後不停地聞和品嚐,常常被薰得眼淚直流。可是,這樣艱苦訓練了半年多,不但沒有成效,他反而連一些基本的香料也聞不出來了。考慮到自己的嗅覺和味覺太遲鈍,再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他只好放棄了當大廚的夢想,瞅準機會轉行。

  2003年的一天,一位顧客因為所點的菜餚與酒店菜譜上的宣傳圖片相差懸殊,和老闆發生了爭吵。事後,老闆為避免顧客誤會,要求大廚把一些菜餚做出樣品,放到酒店大廳裡供顧客參觀選擇。但這些樣品菜容易變質,過不了幾天就要重做,成本太高。老闆苦惱地說:要是有一種不容易變質又保鮮的假菜多好呀!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他靈機一動,我不是做大廚的料,炒不好真菜,要是我能做出這些假菜,說不定就能發大財呢!說幹就幹,晚上下班後,他接連幾天查閱資料,發現日本早在幾年前就有這樣的假菜,稱為“菜模”。他又走訪了許多酒樓飯店的老闆,大多數人表示願意嘗試,這讓他信心大增。為了掌握“菜模”做法,他花了800元通過郵寄方式從日本買回一盤“菜模”,他還不厭其煩地向青島大學一名專業教授請教。待掌握了“菜模”基本製作技術後,他毅然辭職,借了3萬元錢買來模擬材料和裝置,專心致志地做起了假菜。

  畢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菜模”需要的雕刻、鏤刻、著色等工藝技術,他都要一一學習和反覆練習。尤其是在學習著色技巧時,他每天晚上都脫得光光的,對著鏡子,在自己身上塗抹顏料,掌握不同溫度下顏色的變化。時間不長,他就掌握了著色技巧,但顏料屬化學物品,身體奇癢無比,用手一摳,就會流血。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身體上血跡斑斑的代價後,他硬是憑著農家子弟那特有的韌勁和鑽勁,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就做出了一盤以假亂真的“菜模”。

  但“菜模”做出來後,由於價位高,不少酒店老闆並不感興趣。他只好先把“菜模”放在一家酒店免費試用一個月。誰知,一個月後,酒店老闆主動付給他5000元錢,要求再預定10個“菜模”。他終於掘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此時,他僱了4個工人,開始批量生產,並免費讓酒店試用。半年後,他又賺了20萬元,又招了10多名員工,添加了10套裝置,並在青島註冊了公司。他不斷鑽研,開發出了市場需要的婚宴、生日宴等主題“菜模”。在2007年3月廣交會上,他一口氣簽了300萬元的單子,僅其中一個“菜模”就賣到1萬元。他還針對外國人研發了中國式的“菜模”,在2008年上海美食節上,受到不少東南亞國家客戶的青睞,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2009年5月,他又在廣州註冊了一家分公司。如今,他不僅擁有千萬元的資產,開上了寶馬汽車,住上了200多萬元的別墅,還娶了一個山東藝術學院畢業的漂亮女大學生。

  他,就是“青島藝凡食品模具有限公司”的老闆張一凡。

  張一凡曾經夢想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月薪上萬元的大廚,但夢想破滅後,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另闢蹊徑,及時“轉彎”,完成了從普通傳菜工到身家千萬老闆的“華麗轉身”。他的經歷啟迪人們:要想成功,必須學會轉彎。其實,生活中許多事情往往都要轉彎。轉彎是一種變化與變通,生命將因轉彎而精彩。

  :貧窮的堅守

  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十七歲的曾國藩進京會試卻名落孫山,只得怏怏返鄉。途經金陵時,他在書店無意間發現了一套夢寐以求的《明史》。一問書價,他又喜又憂。喜的是,袋裡的銀子正好和書價相等;憂的是,買了《明史》便無錢回家。

  他雙手緊攥著兜裡的銀子,徘徊良久,最後還是咬咬牙把書買下了。他一邊小心地把書一冊一冊地放進擔子,一邊悄悄地問書店的夥計:“小兄弟,這裡可有當鋪?”夥計用手往斜對面一指:“那不是?”曾國藩立即挑起擔子,徑直向當鋪走去。當掉長衫後,他便去碼頭搭船返湘。讓他驚訝不已的是,船錢與當長衫的錢正相吻合。

  船行了三天三夜,他讀了三天的《明史》,睡了三夜的好覺,中途只吃了船家的幾個火燒。當飢寒交迫、狼狽不堪的曾國藩挑著擔子走進家門時,家人都以為他遭劫了呢。

  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國藩當上了翰林院檢討,為大清編纂國史。儘管此時他已官至七品,有俸祿銀餉,但是除去借支及日用開銷已所剩無幾,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一天,道光帝突然造訪翰林院,眾大臣便立即跪倒一地。道光帝翻了翻眼前的日課,隨口一問:“曾國藩,有什麼新作啊?”

  曾國藩馬上跪上前來,大聲說:“微臣曾國藩給皇上請安。”

  道光帝細細打量跪著的曾國藩,只見他身穿一件補了兩大塊補丁的舊官服,外相極其寒酸。道光帝腦中突然浮現出乾隆年間,為博得節儉的美名而刻意長年穿舊官服的浙江巡撫的影子,心中十分不悅,便問:“曾國藩哪,你身為翰林七品檢討,不僅要學儀天下,還要威儀天下。你穿得這麼破破爛爛,成何體統啊?”

  曾國藩嚇出一身冷汗,謹小慎微地回答:“皇上恕罪。微臣以為,翰林院檢討應以治學為第一要務。如果拋棄學問只靠儀表服飾來裝點門面,微臣就有負皇恩了。更何況微臣也不願舉債而刻意裝扮自己。”

  買件衣服就要舉債,道光帝十分不解,便問:“曾國藩,朕來問你,你現在身為檢討,一年的薪俸除掉日常開銷難道就買不起一件新官服嗎?”

  曾國藩略一思忖,平靜地回答:“蒙皇恩授檢討後,微臣當日從國庫領取全年俸祿三十三兩皇銀。微臣還會館食宿銀七十貫,用庶吉士服改裁七品官服費銀三十貫,做補服褲靴費銀一兩三貫。餘下的銀子除了交給會館,又為祖上祠堂捐香火銀二兩,孝敬高堂祖父母六兩,孝敬父母四兩……請皇上明察。”

  一席話,倒把道光帝逗樂了。他笑呵呵地說:“曾國藩哪,這件事就過去了啊。”

  這件事是過去了,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一天,翰林院學士趙楫因老父來京看望,便發帖宴請翰林院官員。接到請柬的曾國藩左右為難:不去吧?趙楫是自己的頂頭上司,有礙顏面;去吧?身上僅存一百七十枚銅板,度日艱難不說,也沒有誰拿銅板去赴宴的。他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沒去。

  第二天一早,曾國藩就受命謄一份“皇考”。而每次交與趙楫審查時,趙都會在上面批兩字:“重謄。”一份五千字的“皇考”,曾國藩整整謄了一天才交卷,真是苦不堪言啊。

  一月未到,曾國藩又收到詹事府金正畢的請帖。他知道,趙揖的宴席既然沒參加,金大人宴請也就不能參加。厚此薄彼,是官員之間相處的大忌。此外,他又擔心以後會收到類似請帖,於是提筆寫了個告示:“曾國藩出身貧寒,箱內無銀,七品小官,俸祿有限。即日始,凡京官應酬之事,概不參加。見諒。”然後,他就把這告示貼到會館的柱子上。

  沒過多久,曾國藩就因“辦事糊塗,辦差敷衍”遭到御史參奏,被道光革去翰林院檢討實缺。也就是說,他既沒實際差事,又沒俸祿。不僅如此,同事、朋友見了他都躲得遠遠的,這讓曾國藩備受打擊。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曾國藩用毛邊紙裝訂了幾個本子,自命名為《過隙影》,決定“每日一念一事,皆寫之於冊,以便觸目克治”。在無缺分、無俸祿、無同鄉、無朋友期間,激勵自己不斷進取,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