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講座心得3篇

  中國夢以唯物史觀為理論基石,體現了科學性和人民性的統一。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中國夢講座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中國夢講座心得範文1:

  本週星期二下午,我們學校特地聘請到了中共江油市委黨校的於校長到我校來給老師們舉辦了一場關於“中國夢”的專題講座。於校長結合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以及我們四川省和我們江油市目前的實際情況,從“什麼是‘中國夢’、‘中國夢’的作用、‘中國夢’近期五大目標和如何實現‘中國夢’”四個方面全面、仔細地給我們全體老師解讀了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的“中國夢”的內涵和外延,以及實現“中國夢”的現實意義。

  通過於校長的詳細講解,使我們弄懂了“中國夢”的實質就是民族復興,其核心就是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於校長還引經據典,廣引博徵地用大量的事實來告訴大家,“中國夢”不是幻想,也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落實和實幹。當前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都圍繞著實現“中國夢”,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切實地做好了各個時期的規劃,並已開始付諸實際行動。所以作為我們生活在當今這個偉大的民族復興時代的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應該努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我們偉大的民族復興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中國夢講座心得範文2:

  夢想的可貴之處在於它猶如一雙豔麗潔白的翅膀,本不會翱翔的身軀因為有了它可以盡情的朝著自己嚮往的方向飛去。我們珍惜夢想,我們追求夢想,我們渴望夢想,我們希望可以完成我們的夢想。一個人如此,一個國家更應該如此。

  關於夢想,我認為,夢是一種慾望,想是一種行為,夢想是夢與想的結合,因此需要我們付諸以行動,才能更靠近夢想。中國有它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是的中國夢。

  中國,有強國之夢。這是我的夢想,也是所有國人的夢想。自古以來,人們都期望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實現強國之夢,有一點必不可少,那就是要人強,人強則心強,心強則必勝。因此,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

  中國,有富國之夢。強國使我們不被他人欺凌,而富國則使我們生活更加幸福。我們只有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開放,為更加幸福的小康生活而努力奮鬥,人們才能安居樂業,實現富國之夢。

  中國夢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夢想,而是一種特定的、整體性的思想意識和目標指向,是思想意識和目標指向的高度融合統一,是中華民族正在萬眾一心、努力奮鬥的共同理想。在我們每個人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也要有這種集體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互助互樂的良好的品行。

  我的夢,也即中國夢。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讀過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這份血濃於水的深情成就了我的夢——成為實現中國強國,富國之夢的一份子。而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國家的強國富國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追逐夢想,追尋金色的希望。每一次揚起風帆去遠航,難免都會有阻擋,只要有夢想在鼓掌,未來就充滿著希望。堅持我們內心的夢想,雖然夢在遠方,就算現實阻擋那又怎樣,挺起自己的胸膛,乘風破浪,追逐夢想。如果中國千千萬萬的同胞都能懷揣著這一份夢想,那麼,中國的強國富國之夢已不遠矣。

  中國夢,我的夢。中國夢的實現是我們的夢可以實現的前提條件。為了中國夢,我們的夢可以如願的實現,我們必須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件該做好的事。

  我的夢,我們的夢,鑄就了中國夢。

  待你我夢想實現之日,便是中國屹立之時。

  中國夢講座心得範文3:

  自黨中央提出“中國夢”以來,我對“中國夢”相關知識進行了認真研讀和思考,現結合工作實際,就如何實現“中國夢”,談幾點體會。

  一、要務實奮進,在實現“中國夢”的歷程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如所說: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中國夢”實際上就是每一箇中國人的個人之“夢”,而每一箇中國人的個人之“夢”,也必將匯聚成為中華民族之“夢”。因此,我們要立足工作崗位,把思想統一到縣委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縣委“四倍增一優化”,實現“五年總量翻番”目標上來,不斷強化公僕意識和服務意識,把“中國夢”切實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充分認識科學發展、加快發展、跨越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安嶽,為了安嶽的一切”的共同信念,奮力推動安嶽跨越趕超。

  二、要親民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歷程中最大限度地服務民生

  在“中國夢”的深刻論述中不但用行動踐行自己“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迴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髮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的諾言,更身體力行的為各級領導幹部樹立了榜樣。我們領導幹部應當在思想上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工作上恪盡職守、在精神上高度認可“人民利益無小事”,時刻傾聽人民呼聲、迴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只有這樣才會得到人民的支援,才為對我們事業的發展推波助瀾,才能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髮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三、要求真務實,在實現“中國夢”的歷程中充分轉變工作作風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要牢記宗旨、服務人民,充分發揚披荊斬棘、晝夜兼程的作風,發揚奮勇爭先、敢為善成的作風,發揚求真務實、埋頭苦幹的作風,發揚聯絡群眾、親民為民的作風,充分展示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形成“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幹事”的良好工作氛圍。優良的作風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我們要把轉變作風和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做到有問題能及時發現、發現問題能有效解決、已解決的問題不再反彈。轉變作風要有具體的舉措,我們要深入開展“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實踐活動,自覺遵守黨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市委“十二項”規定,縣委“二十項”規定,自覺抵制不正之風,自覺接受黨和群眾的監督。只要在轉變作風上用真心、下苦功,把求真務實內化為我們的自覺行動,我們就一定能夠托起偉大的“中國夢”。

  四、要注重修養,在實現“中國夢”的歷程中不斷加快自身建設

  我們每個幹部職工都必須要按照“忠誠、細緻、吃苦”的要求,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要錘鍊忠誠品格。始終“講政治、講紀律”,把政治素質作為第一素質,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堅定信念,保持清醒頭腦,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方向為方向,時刻做到心中有大局、工作為大局、辦事顧大局,始終把忠誠的品格貫穿於各項工作之中,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做好每一項工作。要保持細緻作風。公務員工作實際上是一項服務工作,我們一定要保持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對工作認真負責,注重細節、做好細節,要把自己崗位上的、自己手中的事情做精、做細。要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工作中,我們往往直接面對群眾,我們要以奉獻為上,把無私付出、忘我奮鬥作為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時,要強化雷厲風行的幹事作風,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以高效的執行力完成好各項工作,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