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儘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
據瞭解,對已經在學生學習困難形成的原因,大多數教師都歸因已經在學科內容難、學生素質差、家庭教育環境不良等教師以外的因素。只有極少數教師認為是自己教得不好。而學生卻認為,自己學習有困難,大約三分之一的原因在已經在教師的教學和管理。有人更是提出這樣的觀點,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些充分表明,老師在學生學習困難形成過程中是有一定責任的。所以作為老師,應該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從而減少學生學習困難的產生。在數學教學中,反思是發現問題的源泉,是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是促進認識昇華的可靠途徑。我國古代的先哲孔子曾經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國外的學者也對反思的重要性作過闡述。如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曾說:反思是重要的數學活動,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和動力。美國的波斯納指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可以說,沒有反思的經驗只是狹隘的經驗,至多是膚淺的認識。反思可以使存在的問題得到整改,發現的問題及時探究,積累的經驗昇華為理論。反思還能提高數學意識,優化思維品質。那麼課後我們應該反思些什麼呢?以下就談談我的一些看法,供各位同行參考:
一、反思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在該節課學生需要理解的概念、掌握的方法、熟悉的技巧、領會的數學思想等,是教師進一步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必具條件。教師反思教學目標,實際就是要通過反思教學過程真正弄清楚學生到底有沒有理解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定理的前提和結論;會不會靈活運用定理解題,定理本身包含的思想方法、定理的適用範圍如何、本節課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否已經掌握等。要知道這一切,首先我們必須留意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如果上課學生精力集中、反映積極、動作迅速、心情愉快等,則意味著學生態度熱情、主動參與、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如果上課學生無精打采、置若罔聞、拖拉疲塌、焦頭爛額等則意味著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很吃力,效果欠佳。其次檢查學生做課堂練習的情況。若多數同學能在規定的時間裡正確完成規定的題目,則教學目標可以說基本達到;若多數同學遲遲動不了筆或只能做題目的某些步驟或即使做了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則說明學生對本節內容沒有真正弄懂,知識技能沒有過關。再次是批閱學生課後作業情況。如果學生做題思路清晰、推理有據、定理公式運用得當、計算準確、步驟有詳有略,說明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思維方法。相反如果學生做題顛三倒四、亂套公式、亂用定理、計算錯誤不斷等說明學生基礎知識不過關、技能不過關。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找出問題所在,思考補救的措施。該補充的就一定要補充,該糾正的錯誤一定要糾正;該集體強調的一定要集體強調,該個別輔導的就要個別輔導。將當堂課內容補起來,以便進行下面的學習。
二、反思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所採取的措施手段及所藉助的輔助工具。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的選擇,取決已經在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通常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我們可以採用講授式、啟發式、發現式、問題式等教學方法,也可以利用掛圖、模型、實物、小黑板、多媒體課件等輔助教學。反思教學方法,首先要根據學生在當堂課的表現,從他們學習中最吃力、最不易理解、最不易掌握的地方突破,從他們最無聊、最無味的地方入手,從他們容易忽略卻很富有教學價值的地方拓展。其次教師要尋求最利已經在學生接受、學生也最樂已經在接受、最利已經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利已經在培養學生科學的創造性、最利已經在學生各方面協調發展的最佳教學形式。如果課題引入得太平淡,激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給學生講解數學家的成長曆程、新奇的數學問題、身邊的數學問題等;如果是定理公式的推導證明僅僅限已經在教材、學生不好理解,可以挖掘新意改變策略,以充實的內容、淺顯易懂、循序漸進的形式滿足同學們的求知慾,同時激發其科學知識的創造性;如果是例題習題的處理缺乏深度,學生不好掌握,可以層層深入、舉一反三,在同學們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儘量培養他們的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只要我們善已經在觀察、善已經在思考,就一定能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也一定能夠提高。
三、反思教學價值。
教學價值是在教師完成教學目標,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教學意義、思維培養、陶冶道德情操的昇華,是教育教學的更高境界。有一句教育格言說得好“教育是一項事業,需要我們無私的奉獻;教育是一門科學,需要我們刻苦的鑽研;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創新。”反思教學價值,就是挖掘該節課富含的認識教育價值、情感教育價值、行為教育價值。要知道每一種數學思想都包含著一種人生哲理,每一種解題方法都豐富著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每一點滴的數學知識都淨化著學生的心靈。只要我們細心觀察、認真分析、深入思考、努力拓展,不放過課堂教學中的蛛絲馬跡,不放過教材中的一字一句,我們一定能做到,我們也一定能做好。如分類討論的思想教學生辨證地看問題,函式的思想教學生既要注重問題的現象更要認識到問題的本質;數形結合的方法教學生認識什麼是數學美、怎樣欣賞數學美、如何運用數學美,反證法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不一定要正面出擊、有時側面迂迴效果更好;數學家的成長曆程可以給學生樹立榜樣、激勵學生刻苦學習;我國悠久燦爛的數學發展史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激起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從而奮發讀書獻身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現代教育不是要教出一群書呆子,不是要教出一群高分低能兒,而是要為學生未來著想,為他們豐富多彩的人生作必要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知識是死的,不知道是可以從書本上學到,而能力素質卻是無形的、是無法教會的。一個人的素質決定了他的生存能力和發展前景。歸根結底,教學的價值在已經在塑造人,交給學生做人的道理,交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自我發展的基本素質,讓他們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篇二
作為一名新教師,又面對的是新教材,對於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認為主要要從以下及點進行反思。
一、對教材的反思。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味的老師為主體,專門講解的那種模式,新課程要求老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教學工作,我一個最大的認識就是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多了,學生漸漸成了教室、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學生、輔助學生的一個個體。如初一數學第一章《數學與我們同行》裡,老師講授的內容可謂微乎其微,基本都是學生自主發揮,這就是新課程的特點,讓學生討論、動腦、學會總結。老師只是引導學生思考,最後判斷、彙總學生結論正確與否的人。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在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方面還需改進。
二、對學生的反思。
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看到那些學生彷彿就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所以通過這些日子與學生的交流,發現自己並不能很快適應老師這個角色,自己彷彿是個大孩子,對同學板不下臉,威性不夠,現在的孩子本生就是從父母的溺愛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越是脾氣好的老師就越是不象話,這就是我這麼些月來的最大感受。年輕就得付出代價,所以對學生得反思對於年輕教師來說就更關鍵了,掌握好學生得心理,對學生管理得尺度掌握的好壞就影響著學生的成績。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感興趣的事物才會花更多心思,數學課本就乏味,所以如何讓學生提起興趣,這對於教學質量的好壞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資訊,而是對外部資訊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為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就此進行教學。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後,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瞭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1.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展。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話成為歷史。
2.評價學生應該多幾把尺子。尺子是什麼呢?就是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來量,肯定會把一部分有個性發展的學生評下去。
3.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會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和攀登。這才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以上幾點是我在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儘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
篇三
這個學期由於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級的數學,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一個月過去了,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氣前進,為了更好的做好以後的工作,現對以前的工作做一下總結。
一、做得較好的方面
1、不侷限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2、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3、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
二、不足與困惑
1、我雖然參加了過培訓,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雖然思想開放,也大膽嘗試新的教法,但在課堂組織方面顯得有點無力,秩序不是那麼好,學生一聲高於一聲,做什麼的都有,再好的教學設計也無法實施。2、好多課得準備很多的材料,但平時上課,不能一一去準備。3、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還不夠。學校的各方面設施雖然很好,但自己不能充分利用。4、一年級學生起點不同是令老師們頭疼的問題***這在我們學校顯得更為嚴重,外地打工子女較多***。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
三、幾點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於不合常規,就不予肯定。這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要加大宣傳力度,轉變其他人的觀念,但家長對教師的做法未必理解。有些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怎麼質量這麼差,計算都不如以前熟練了等,這些都是對課改要求不理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