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複習計劃

  針對物理學科的特點,確定複習方向、方法,進行高效複習,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轉眼寒假已經結束,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對於初三的學員來說,這是初中的最後一個學期,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學期了。如何利用好這所剩不多的時間對物理知識進行系統的複習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根據以往初三學生的經驗及今年中考所面臨的形式,2012屆中考學生春季物理學科的複習規劃。

  一、重視基礎概念複習

  任何學科的基礎概念部分都是不可忽視的。歷年中考分數在96分以上的同學往往失分點都是在基礎題目上,這並不能簡單的用一句“粗心了”來解釋。“粗心”只能說明你在做這些題目時並沒有非常熟練地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因此,無論基礎好的同學還是差的同學都應該重視這部分的內容。

  怎樣進行基礎概念的複習呢?整本書一章一章的看顯然有點浪費時間,並且抓不住重點。建議各位同學根據《2011年北京中考說明》當中“基礎知識雙向細目表”逐條進行復習,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含義,並且熟知相關概念的錯誤描述***即明白選擇題錯誤選項當中的錯誤到底出在哪裡***。當每複習完一部分時,就在該條後面做標記。

  二、每日進行適當練習

  在對基礎概念進行復習的同時一定要配合做一定的相關試題的聯絡,特別是基礎題目,如單選題和多選題。除此之外,每週還應至少做一套中考及模擬考試的套題並對其中做錯的題目進行重點分析,而不是簡單的對完答案就完了。任何錯誤的題目,無論是簡單題還是難題都是對你物理方面薄弱點的最好體現。這也是提高複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

  對於每次考試的試卷及平時作業一定要進行整理,而不是隨意亂扔。每週都抽出一點時間將這周所做的題目當中做錯的題目進行歸納和總結,尋找自己的薄弱環節,然後有針對的去進行復習和鞏固。

  三、熟練掌握計算題解題方法

  物理計算題目主要考察學生的分析能力,很多時候不會做物理計算題是因為沒能夠理解題目的真正意思。如果同學們能夠從題目當中順利的抽出提幹,並轉化成物理模型題目就好解決了。下面針對力學和電學兩部分介紹主要的方法:

  力學

  力學計算題目重點是在於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的方法其實也不難,這個學校老師肯定講過很多遍,這裡就不贅述了。難點在於不清楚何時進行分析,對誰作分析,分析能夠得出什麼。以一道力學綜合大題為例

  在題目當中我們一般重點對受3個或3個以上力的物體進行分析***2個力直接平衡***,因此這道題目當中應該主要對三個物體分析:物體A、物體M、動滑輪及物體B***可整體分析***;該系統一共有3種情況,所以可以對每個物體進行三次受力分析。列出所有平衡式並將已知帶入,剩下的問題就是解決數學計算的問題了。

  雖然看起來麻煩一點,但是其實計算起來並不會很難。其他選擇題、填空題受力分析也是同樣道理,只不過會簡單很多。

  電學

  電學計算重點是對於比例式的應用。一般電學的計算都可以用比例式解決。而比例問題並不是通過背公式就能掌握的,只能通過充分理解其過程和公式來源才能在實際應用當中使用的得心應手。對於公式的記憶,給出以下建議:

  牢記基本公式,熟練進行公式推導。

  電學公式並不多,但是推導公式很多。而每一種推導公式的使用條件和使用環境又有所不同。很多同學花了很多精力去背公式,背了一堆公式。最後在什麼時候要用哪個公式成了問題。公式不在多,而在於靈活應用,特別是電學當中的比例式公式,一定要非常清楚各比例式是怎麼推匯出來的,只有這樣才能在解題時靈活運用。

  四、實驗題要多看,多記,多思考

  實驗題可以說是對所學的物理知識的一種實際應用的問題了,考察同學們的綜合能力和思維的嚴謹性。很多同學實驗題總是丟分,覺得實驗題太難,根本不知道怎麼寫。實際上實驗題應該是比較簡單的。

  初中物理所學的力學、電學實驗總數也不是很多,而常考的實驗題就那麼幾種型別的題。同學們只要將近幾年北京市中考、各區一模試卷、參考書上的實驗題認真做,並且能夠理解每一部的意義,多記憶,多思考,並且注意答題規範***參照標準答案***,實驗題就一定會有較大的進步的。

  篇二

  物理複習一般分為四輪,第一輪是章節,第二輪是板塊,第三輪是專題,第四輪是綜合。圍繞著物理課程的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下是物理複習備考幾點做法:

  一、複習的總目標:紮實雙基,啟用思維,嚴謹態度。

  ***一***、重視教材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小欄目,如活動、資訊瀏覽,STS等,這些欄目有的是告訴我們知識與技能,如電冰箱的工作迴圈,液晶等等都是科學世界中出現的,有的鍛鍊我們的應用能力,在第一輪複習時,要熟讀教材,不放過教材中的每個問題,每張圖片,將每一知識點真正弄懂,嘗試用它們解決新的問題。

  ***二***、關注社會生活

  物理知識都是來源於生活,最終又要為生活生產服務,第一輪章節複習先要把每部分的知識掌握好,然後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綜合應用能力。1.補充一些生活常識:如一些常見的溫度、長度、時間、質量、速度、電壓、功率值、安全用電常識等。2.通過聽老師的舉例,做練習,自己的觀察,應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3.提高綜合運用、分析的能力,有很多情景事例可能涉及到多個物理知識,例如游泳就有浮力、蒸發、折射等問題,複習時有意識這樣總結;4.訓練答題說理的準確性,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

  ***三***、注重實驗探究

  科學探究分為七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教材中幾乎所有的規律和一些概念都是通過探究的形式出現的,有的是部分,有的是全部,如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關係,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係等。複習時,對每個探究實驗從這七要素方面去進行,特別是有些探究是如何用控制變數法進行的,可以將這一類歸類。評估就是討論實驗的可行性、誤差、錯誤等。交流與合作是寫出探究報告,改進探究方案等。近幾年其他省市中考題有例子,可以藉以訓練,來提高自己的能力。

  還有一些重要的實驗,如測量物質的密度、測導體的電阻,測小燈泡電阻和電功率,對這些實驗要多總結它們的各種測量方法,以及資料處理方式等。

  ***四***、培養創新能力

  綜合複習了力、熱、聲、光、電各部分知識,要嘗試應用這些知識和探究能力解決一些創新實踐問題,例如給出一個新的物理情景或問題,自己提出方案進行設計探究。

  總之,複習時要注重課堂,注重基礎,切不可以為自己知道就不聽,少聽,要多總結,多歸納,將兩本書的知識濃縮在自己腦中,就一定會做到信手拈來。

  二、具體做法:四輪遞進複習。

  第一輪:章節式複習。本輪複習以課本為線索,將逐章逐節教材中的知識點,實驗,思維方法,基本應用等,一個不漏地和學生一起回顧一遍。目的是讓學生經歷一次再認識,再記憶,達到基礎上的鞏固。在此過程中注重教給學生整理,歸類等複習方法。這一輪複習時間大概是7個星期左右。

  第二輪:板塊式複習。當學習過的知識增多時,就很容易將一些相近的概念記錯、記混。因此,在普遍複習的基礎上,我們可把所學知識進一步分成板塊進行復習。這個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是通過歸納和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巧,將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素質。這一輪複習時間大概是2個星期左右。

  第三輪:針對性專題複習。針對河南省近兩年中考命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題複習。分別設定了作圖專題、實驗專題、計算專題、問答專題、探究說明專題等。目的是讓學生面對中考試卷時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一輪複習時間大概是2個星期左右。

  第四輪:綜合式複習。這過程是強化訓練與反饋領悟階段,模擬試題進行強化訓練,試題講評、總結、歸納、延伸,學生反饋、領悟、昇華,實實在在地弄懂弄透,提升解題能力,時間大約2個星期。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解題格式要規範、語言表達要準確。比如:計算題要寫出計算公式;簡答題要簡明扼要回答問題,或加以簡潔的解釋、舉例;

  2.訓練綜合題的分析方法和解題技巧。必要時可以在讀題時畫出草圖,便於理解題意和解答;

  3.關注社會熱點,如最新科技發展、時事新聞等,注意觀察生活,聯絡實際。如:環境汙染問題,水資源問題,能源問題。

  在複習過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容,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複習興趣,自覺地鑽研、提高和發展,從而達到良好的複習效果。

  篇三

  通過對2012年中考試題的仔細分析,從中獲益很多。更主要的是它為我們今後的備考指明瞭方向。

  一、科學制定計劃 穩步紮實複習。

  第一階段:梳理教材,構建知識結構,過基礎知識點關。

  按物理學科特點分板塊複習“雙基”,在這一階段,教師要幫助學生複習所有學過的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基本規律以及基本技能,按知識結構進行歸類、整理,使知識條理化,建構知識網路化,讓學生看到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加強基礎時,突出抓住10個重點知識***新教材9個知識點******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條件、密度、壓強、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鏡成像特點、凸透鏡成像規律、比熱和熱量的計算、歐姆定律、串並聯電路的特點、電功電功率***。在此,出部分知識點填空題,,配適當基礎練習題,緊扣概念砸牢“雙基”。***教師講稿、學生的知識點、訓練題***進行“四清”——即清課本、清插圖、清實驗、清習題、***

  第二階段:專題訓練。這一階段,要通過一定量的習題,鞏固上階段的知識。我們將分成了選擇題、探究題實驗、問答題、綜合題等三個板塊。對於比較難的專題,例如探究性實驗、開放性試題、情景資訊題等可討論題的難度、是否中考考試熱點。這階段主要強化基礎知識的應用,對學生理解中的誤區和偏差,要及時糾正。在評講題時應注意講清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過專題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進而提高考試的成績。

  第三階段:模擬測試階段。精選3-4套有代表性的模擬試題,進行中考模擬訓練。通過訓練,一方面可以鞏固所學內容,並可以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注重解題規範要求:中考與平時考試不同,它是全省性的統一考試,標準是一樣的,評卷又必須按統一標準進行。如作圖題、計算題的一些具體要求,要通過複習,使學生形成習慣,減少不必要的失分。***以便及時進行查漏補缺;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進行考試過程的適應性訓練。

  二.要加強分層複習,努力提高合格率

  關於特優生和學困生培養各校各位都有自己的獨特方法,我的做法是:用分層的形式。①從第一階段複習開始,對學困生就要採取分層的要求進行教學。為學困生提供學法指導和提供相應的資料,重點是增加興趣、鼓足信心、漸補基礎、降低要求、小組互助、合作學習。在考試前一週,對困難學生可以用基礎題進行強化訓練***自編一到二套以基礎題為主的練習題***②、側重輔導,關心極優生。在班上尋找幾名優等生從思想、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個別輔導和鼓勵,培養物理學科的特優生。多練點知識的廣度、深度、熱點考題

  三、關注熱點問題,把握考試動態

  ***1***科學探究方法題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規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教材中運用了常考的控制變、建立理想模型法、實驗推理法、轉換法、類比法。常考:控制變數法、替代或等效法

  ***2***情景資訊題即在考題中提供較多的情景資訊,***資料、圖象、漫畫***根據題目要求,通過觀察分析從中篩選出有用的相關資訊,用物理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如:茶壺廣告圖中各有一處科學性錯誤,請你說明它違背什麼物理原理或規律,在題目中提供了大量的圖象資訊,要求學生分析、解決相應的問題。

  ***3***開放、創新、綜全實踐性試題***包括結果開放、條件開放、過程開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進行研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勢,研究的結果並不唯一,表達的形式可以豐富多彩。

  ***4***社會熱點問題,物理來自於生活、物理服務於社會。對一些社會中的熱點問題、重大發現和高科技的應用都會有較多的體現,與過去的物理課程相比有一點重要區別,①那就是新教材中大大加強了科學技術與社會關係的內容。例如,與資源、環境有關的是在利用自然資源和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的時候,要考慮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地球的溫室效應”、“氣候與熱汙染”、“石油危機和能源科學”、“核電站和核廢料處理”。這是當前社會討論的熱點,②另一類是與社會發展有關的,例如,內能的利用和火箭、通訊技術的發展、“能源革命”等,它講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社會需求的結果,科學技術促進了人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我們準備讓收集整理一下近兩三年來國際國內的一些重大事件,從中瞭解有關的物理知識和背景。例如:伊拉克戰爭;三峽工程;神州七號飛船;秦淮河的水汙染和治理、海嘯的災難等都可能作為考題的來源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