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離地間隙是什麼

  最小離地間隙就是指汽車停放水平地面上,在額定滿載的前提下,其底盤最下突出部位與水平地面的距離。

  關於最小離地間隙,在以前的標準中,對最小離地間隙是有規定的,大概在150~160mm之間,但現在的標準取消了這項硬性規定。

  最小離地間隙越大,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強,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穩定性;最小離地間隙越小,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穩定性。

  最小離地間隙要考慮到運輸時裝卸平臺的通過性,要考慮到轎車在靠近一般人行道邊沿時不會發生碰擦的可能性。如果限定向某個國家或地區銷售,還要考慮到當地道路質量的情況。同時,最小離地間隙的數值是有一定限制的,它與車型功能、空氣動力學有關係,例如跑車的最小離地間隙就會比較小,而SUV的最小離地間隙就會比較大。

  相關介紹

  SUV中的最小離地間隙

  在SUV中,最小離地間隙往往決定著這輛車的通過能力,同時由於SUV的驅動橋方式與轎車不同,最小離地間隙在轎車或跑車上更多是指車身下部輪廓線最低點或底盤上的最低部件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在SUV中更多的是指地面與前橋或者後橋上最低部件的垂直距離。

  一般來說,轎車的最小離地間隙在110毫米到150毫米之間,例如奧迪A6轎車的最小離地間隙為142毫米。對於轎車來說,離地間隙越大***超過130毫米***,通過效能相對來說比較好,但高速穩定性較差;離地間隙越小***低於110毫米***,高速穩定性就越好,但通過性較差。現在裝有空氣懸架的車型可以自動調整離地間隙,能較好的滿足通過性和高速穩定性的雙重需要。

  SUV的最小離地間隙一般在200到250毫米,例如豐田的陸地巡洋艦是220毫米,幾乎是A6的兩倍。對於SUV來說,離地間隙越小***小於200毫米***,通過效能就越差,越注重公路效能,即偏向於城市SUV;離地間隙越大***大於250毫米***,通過效能就越好,越注重野外表現,屬於偏向純粹越野型的SUV。另外現在一些高階SUV也裝有可調高度空氣懸架,做到了兼顧操控性和越野性。

  由此可看出隨著車型的不同,最小離地間隙的差別是很大的。

  汽車的離地間隙各個高度值不是靜止不變的,它取決於負載狀況。因此確定離地間隙也取決於負載的變化情況,要依據負載變化的最大值去考慮離地間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