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散文讀後感
愛默生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美國前總統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Chapter 1 建造你自己的世界
Chapter 3 天性優於意志
我稱之為天國,並且從內心深處孜孜以求的,就是讓我的天性感到稱心如意的狀態或境遇。而我終身想要做的事,就是與我的才智相吻合的工作。
河岸、水邊野草、老房子、蠢笨的人——無論他們現在怎樣被忽視——都有一種昔日的優雅。就連壽終正寢的屍體,也為房子增添了莊嚴的裝飾。
心靈既不知道殘缺,也不知道疼痛。
所有的損失,所有的痛苦,都是個別的;整個世界實質上完好無損,無論煩惱或災難,都不會削弱我們的信念。
如果一個人願意過自然的生活,不自尋其煩,他的精神生活是可以保持純潔和健康的。
正規的學習課程,常年的理論和專業教育所提供的事實,還不如我在拉丁學校的課桌下偷看閒書時所獲得的多。我們不算做教育的東西,比我們叫做教育的東西更為寶貴。
教育往往徒勞地想要妨礙和阻止這種天然磁性,因為磁性無疑會吸引屬於它的東西。
我們的生活可能比我們所種子奧德要更容易也更簡單;這個世界可能是一個比它的現狀更為快樂的地方。沒必要鬥爭、***和絕望;也沒必要摩拳擦掌,咬牙切齒。我們誤造了了自身的罪惡,我們妨礙了天性的樂觀。
如果我們的眼界寬闊一些,會看到萬物都是相似的。法律、文學、信條、生活時尚,好像都是對真理的歪曲。我們的社會被笨重的機器所拖累,它就像羅馬人所修建的翻山越谷的渡槽那樣永無盡頭,因為發現水能漲到水源的高度,它才被取代。它也像是一道任何一個身手敏捷的韃靼人也能越過的中國長城,他還像是一支並不如和平一樣美好的常備軍。它是一個有級別、有頭銜的、被隆重任命過的權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適應性。才能就是召喚。有一個方面,所有的空間都是朝他開啟的。他所擁有的才能,默默地吸引他去做無盡的發揮。他就像河裡的一艘船,要排除各方面的阻力朝一個方向前進,就在那個方向,所有的障礙都已排除,於是他寧靜地駛過疏浚的航道,進入了無垠的大海。
Chapter 4 論自然
熱愛大自然的是這樣一種人:他的內心與外在的感覺依然和諧一致,他即使步入成年依舊童心未泯。他與天地之間的相互交流,已成為他每日精神食糧的一部分。
大自然從不以平庸的面孔出現。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無法窮盡它的祕密,也不會因為發現了它所有的完美就失去了對它的好奇心。對於睿智的心靈來說,大自然從來都不是他們的玩具。鮮花、動物、山巒,反映的是他盛年的智慧,亦如在他天真的童年,它們給他帶來了歡欣。
大多數的人沒有留意過太陽,至少他們只是瞥一眼而已。太陽只照亮成年人的雙眼,可是它的光芒卻映入孩子的眼睛進而照亮他的心靈。
大自然是一個背景,在這裡,既適合上演喜劇,也適合上演悲劇。
我樂於徘徊在恐怖的邊緣。在森林中也是一樣:一個人將年華拋擲,就像蛇蛻皮一樣,無論在生命的哪個階段,他始終是個孩子。在森林裡,你能永遠保持青春。
在靜謐的風景中,尤其是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人們可看到某種像他的天性一樣美麗的東西。
在上帝的園地裡,一種莊嚴與神聖的理解統治著一切。佳節喜慶,四季不斷。賓客們一千年也不會厭倦。在森林裡,我們又恢復了理智與信仰。在那裡,我覺得人世間不會有什麼降臨到我的頭上——沒有恥辱,沒有災難——那些災難是大自然無法修補的。
站在林中空地上,我的頭沐浴在怡人的空氣裡,仰望著無盡的蒼穹——所有卑瑣的自尊自大的年頭都消失了。這時,我變成了一隻透明的眼球呵。我化為虛無,卻又明察一切。宇宙之流在我的體內迴圈,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或是一粒粒子。
篇2
過一段時間我就要擁抱大海,這是我和大海的約定。由於路程遙遠,乘火車和汽車也需將近兩天的時間。即便乘飛機,倒來倒去也要一天時間,還很緊張。朋友對我乘火車而不乘飛機也不太理解,還以為我害怕墜機或是擔心多花錢。究竟是乘火車好,還是乘飛機好,我內心也是犯糾結的。
但是自學習了哲學大師愛默生的思想後,大師給了我智慧,由糾結變成了釋懷。
“今天”就像一個偽裝的國王,他在粗心的人眼中看上去十分卑賤,在墨守成規的輿論面前其貌不揚。但是所有美好、偉大與幸福的事件卻都是由這平淡的“今天”組成的。讓我們不要再為其所騙。讓我們摘下路過的國王的假面具。讓我們不要再荒度美好時光而忘記其中的神聖機遇。”
“智慧***醫院點評***就是在旅途的每一步中探索旅程的終點,就是在生命中享受最大限度的快樂時光。”
我的釋懷是,乘火車要比乘飛機好。原因是,乘火車可以飽覽車外沿途的自然風光,還可以體驗旅途的感覺,豈不悠哉、樂哉!有人又說:
“乘火車多浪費時間呀!”
以前我也這樣認為,但現在我不以為然了。
旅途也是一種人生體驗,是人生的一部份,怎麼能說是浪費?
我喜歡看車窗外的自然風景,我還發現看車上大部分人都對車窗外的風景不屑一顧,他們有的打牌、有的喝酒,有的看小雜誌,有的大侃特侃,雖然這都是個人行為,但我認為這才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大自然無論在什麼時候與人為的東西相比,大自然才是最神聖的!
所以說,我在火車上的旅途體驗與我擁抱大海並不矛盾,它們是一整體,只不過是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形式的人生體驗罷了,如果把擁抱大海作為人生目標的話,那麼瀏覽車窗外的風景就是人生的旅途。
人生就像旅行,如果為了達到人生的某個目的,而忽視和怠慢了旅途中的大好時光和風景,忽略了實實在在現實的每時每刻,為了那遙遠的目的***有的根本不能實現***而忙忙碌碌或對每一個“今天”都漫不經心,這就是浪費生命。其實人生不就是由每一個“今天”和每一個“當下”組成的嗎?珍惜“今天”和“當下”就是珍惜人生,怠慢了“今天”,忽視了“當下”,假設你的所謂人生目標沒能實現,再想回頭找你未曾珍惜過的“今天”和“當下“的歲月?對不起!歲月不倒流!
所謂人生目標都是人為想象的,捨棄了當下的現實而去舍近逐遠,追求飄渺是很愚蠢,至少不智慧!
周國平老師說:“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一步都要認真地走,都應該是在實現你的精神目標。我喜歡愛默生的這句話:‘置身於平凡歲月的認真的經歷中。’歲月多麼平凡,每一個日子都要認真地過。你在平凡歲月中有多少認真的經歷,你的人生也就有多少不平凡的意義。說得好,我的最深體會是:
“抓住和珍惜“今天”和“當下”,就沒有虛度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