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輪滑護具的佩戴和選擇方法

  兒童學習輪滑時因為年齡小,平衡防摔能力低,所以需要比成年人更加細緻的護具。那麼小孩的輪滑護具怎麼帶才算正確?全套護具應包含:頭盔、護肘、護膝與護掌。優質的護具強調包覆性、透氣性、吸震效果及堅固等要求。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兒童輪滑護具的佩戴和選擇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輪滑護具的佩戴和選擇

  護膝:不論是初學者或是很有經驗的輪滑高手,膝蓋是摔倒時著地機率最高且衝擊最大的部位,如果不穿戴護具,就很容易受傷。

  護肘:這個部位很容易不小心而擦傷,尤其在練習一些高階動作-例如後溜時,因不熟練而受傷。

  護掌:初學者常會因滑倒時不當的支撐動作而造成手腕扭傷或手掌擦傷;輪滑高手偶而也可能擦傷,戴上護掌就可避免這些不必要的傷害。

  頭盔:一般人可能覺得不需要戴頭盔,需知頭部是一最重要卻脆弱的部位,應該作最好的防護,排除任何受傷的可能。此外還有特技護膝,此類護膝的設計在符合從事特技輪刀運動者之需求,如U型板、滑桿、下樓梯、跳躍等,提供更高之包覆性及更大面積之防護與更佳之吸震效果。

  一般來說小孩輪滑護具佩帶的順序是沒太多要求的,但是護掌肯定是最後才帶的。帶時切忌不宜拉的很緊,當然也不能很鬆,適當即可,即不會感覺緊的不適合運動緊的肉痛就可以了。輪滑護具一般是六件,三對,即一對護腕、一對護肘、一對護膝,但不包括頭盔。挑選護具最主要的指標是:護具外殼、內膽的厚度;護具的固定牢固程度;護具的保護面積等。高階的護具因其外殼弧度設計合理,當孩子摔倒的時候,護具的減震體驗比普通的護具好很多。現在市面上的護具種類非常多,大體有以下三種類型:

  1、玩具型兒童輪滑護具:很薄的外殼,很薄的內膽。

  此類護具多是購買輪滑鞋的時候贈送的,購買也很便宜,大約十幾塊錢至30塊錢,商場售價20-30之間。這類護具保護效能很差,從垂直直接撞擊地面的保護能力來看,因其內墊即內膽非常薄,保護效能非常差;如果孩子是摔倒並滑出去的話,因其固定很差,護具極容易脫落,從而起不到保護作用。

  不管在什麼地上滑行,只要摔倒,這樣的護具是不能保證孩子不摔疼的,因此建議不要給孩子用這種護具!

  2、普通輪滑護具:外殼、內膽較厚,在平坦的大廣場上滑行足夠用了。

  此類輪滑護具,市場價格在50-80之間。如果在大廣場上滑行的話,此類輪滑護具保護效能已夠用了。在孩子摔倒並滑出去的時候,此類護具因為固定鬆緊帶是摺疊返回固定的,不會輕易脫落。從減震方面來說,因為硬殼***尤其是護膝和護腕處***設計的較為平坦,不是突出一個尖式的,在減震方面稍遜。注意:護具硬殼是否較凸出,是否比較尖是判斷輪滑護具減震能力的一個好方法,當然首先硬殼需要比較硬。

  但不管如何,此類護具已經可以滿足在平坦的大廣場上普通滑行使用。

  3、加強型輪滑護具:這類輪滑護具外殼很硬,很厚,內膽即內墊也很厚,平坦的大廣場上滑行綽綽有餘,練習高難度動作,直直摔倒也完全不會疼。

  這類輪滑護具市場價為100-200之間。設計非常合理,做工精良。摔倒在護具上沒有半點疼痛感,反而感覺挺舒服的,像是趴倒在疊好的被子上。練習難度動作的孩子,強烈建議使用這種護具!

  規範訓練

  常見的輪滑運動有旱冰和滑板,這兩項運動主要的技巧均在膝關節和踝關節的穩定性上,規範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正確地使用膝關節和踝關節肌肉的力量。平時,可以讓孩子踝關節負重高抬腿,或者坐在椅子上膝關節負重運動,如此可鍛鍊踝關節和膝關節的肌肉力量。

  特別要指出的是,要學的絕不僅僅是玩時的動作,還有學習摔跤時的自我保護動作。告訴孩子,當意識到自己可能躲避不了某障礙物或者控制不住自己的速度、難以達到身體平衡而肯定會摔跤時,應該雙手抱頭、蜷身,使肩膀先著地,再就勢一滾,這樣可避免雙手著地而造成手臂骨折。

  孩子學輪滑的初期,家長不妨請專業的教練或輪滑“高手”來規範孩子的動作,以避免錯誤的動作使孩子不能正確用力而導致骨骼、肌肉及韌帶受傷。

  運動傷的處理

  根據全球兒童安全網路統計,2004年美國有超過4萬多的兒童因輪滑運動受傷而需急救;在上海,此類意外***關節脫位、軟組織挫傷和骨折***的發生率也在逐年上升。誠然,受傷也許是探索和學習所不可避免的代價,但如何讓傷勢最輕化是每個家長都應瞭解的。

  擦傷

  一般的面板擦傷,應先用生理鹽水沖洗乾淨,再塗紅藥水或紫藥水。如果創面嵌有沙子或小石子,應先小心地去除,再用生理鹽水沖洗乾淨,塗以紅藥水或紫藥水後,避免接觸汙物。大面積的擦傷應在清潔消毒後,敷上油紗布包紮好。

  軟組織挫傷

  孩子摔傷後,家長應立即用手掌或手指壓迫受傷部位,壓迫面積要大於受傷面積。如有皮損,按壓部位應在距離傷口0.5cm處進行,可減少出血、縮短凝血時間,預防皮下淤血及水腫。

  關節脫位、骨折

  孩子摔跤後,訴說某一肢體疼痛難忍,並且無法動彈,應懷疑有關節脫位或骨折。正確的做法是固定孩子患部,立即送往附近醫院,請醫生進行X線拍片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