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課***色蟈蟈課堂練習題

  七年級語文的課***色蟈蟈課程即將結束,教師們要如何準備課堂練習題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積累與運用。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注音寫出漢字。

  ***1***篝火 *** *** ***2***wú桐*** *** ***3***shòu獵*** ***

  ***4***喧囂 *** *** ***5***yīn啞*** *** ***6***靜謐 *** ***

  ***7***cuàn奪*** *** ***8***螽斯 *** *** ***9***吮吸 *** ***

  2、根據下面的意思寫出文中的詞語。

  ***1***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 *** ***

  ***2***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 ***

  ***3***一點兒也不拖拉,乾脆果斷。 *** ***

  ***4***形容非常地慌張,以致一點辦法都沒有。 *** ***

  3、本文中運用了很多擬人的修辭手法,請找出兩句並分析一下它們的作用。

  二、閱讀與感受。

  ***1***在6月份,我捉了不少雌雄的蟈蟈關在我的金屬網罩裡。這種昆蟲非常漂亮,渾身嫩綠,側面有兩條淡白色的絲帶,身材優美,苗條勻稱,兩片大翼輕盈如紗。關於食物,我遇到了與餵養螽斯時同樣的麻煩。我給它們萵苣葉,它們吃了一點兒,但不喜歡。我必須另找食物,它們大概是要鮮肉吧,但究竟是什麼呢?

  ***2***清晨,我在門前散步,突然旁邊的梧桐樹上落下了什麼東西,同時還有刺耳的吱吱聲,我跑了過去,那是一隻蟈蟈正在啄著處於絕境的蟬的肚子。我明白了,這場戰鬥發生在樹上,發生在一大早蟬還在休息的時候。不幸的蟬被活活咬傷,猛地一跳,進攻者和被進攻者一道從樹上掉了下來。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就像鷹在天空中追捕雲雀一樣。但是這種以劫掠為生的鳥比昆蟲低劣,它是進攻比它弱的東西,而蟈蟈則相反,它進攻比自己大得多、強壯有力得多的龐然大物,而這種身材大小懸殊的肉搏,其結果是毫無疑問的。蟈蟈有著有力的大顎、銳利的鉗子,不能把它的俘虜開膛破肚的情況極少出現,因為蟬沒有武器,只能哀鳴踢蹬。

  ***3***我籠裡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蟬來餵養它們。它們對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於兩三個星期間,這個籠子裡到處都是蟬肉被吃光後剩下的頭骨和胸骨,扯下來的羽翼和斷肢殘腿。肚子全被吃掉了,這是好部位,雖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別鮮美。因為在這個部位,在嗉囊裡,堆積著蟬用喙從嫩樹枝裡吮取的糖漿甜汁。是不是由於這種甜食,蟬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歡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4***為了變換食物的花樣,我還給蟈蟈吃很甜的水果:幾片梨子,幾顆葡萄,幾塊西瓜。這些它們都很喜歡吃。就像英國人酷愛吃用果醬作作料的帶血的牛排一樣,綠色蟈蟈酷愛甜食。也許這就是它抓到蟬後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5***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吃到沾糖的蟬肉的,因此別的東西也得吃。對於金龜子一類的昆蟲,它毫不猶豫地都接受,吃得只剩下翅膀、頭和爪。

  ***6***這一切都說明蟈蟈喜歡吃昆蟲,尤其是沒有過於堅硬的盔甲保護的昆蟲。它十分喜歡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樣只吃肉。蟈蟈這蟬的屠夫在吃肉喝血之後,也吃水果的甜漿,有時沒有好吃的,甚至還吃一點兒青草。

  1、第***1***自然段中劃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寫的是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從這幾自然段的說明中你可以看出蟈蟈吃哪些食物?

  3、“也許這就是它抓到蟬後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句中加點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4、文章並沒有直接寫綠色蟈蟈吃哪些食物,而是領著讀者去發現,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5、“不能把它的俘虜開膛破肚的情況極少出現”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換一種說法應怎樣說?

  6、判斷下面句子所運用的修辭手法。

  ***1***有時我甚至還看到蟈蟈非常勇敢地縱身追捕蟬,而蟬則驚慌失措地飛起逃竄。*** ***

  ***2***是不是由於這種甜食,蟬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歡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 ***

  ***3***我籠裡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蟬來餵養它們。 *** ***

  7、從作者的描寫中你認為蟈蟈是怎樣的一種形象?

  三、綜合與實踐。

  本文是一篇妙趣橫生的小品文,即科學小品。科學小品,按字面上解釋就是:科學、小品。科學,就是知識性;小品,就是文藝性。知識性是知識比較豐富,引用資料比較廣泛,引證資料比較準確,能給人的思想以啟迪。文藝性是運用文藝的手法,如詩歌、傳說、謎語、對聯等,文筆要輕鬆活潑,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科學道理通俗易懂。如《綠色蟈蟈》,作者採用生動活潑的筆法,把蟈蟈寫得活靈活現,具有很強的可讀性。這也是法布林《昆蟲記》整部書的特色。請根據課文的有關內容說一說本文是怎樣很好地把“科學性”與“文藝性”結合在一起的。

  四、體驗與寫作

  課文第五自然段有幾句話描寫的內容是作者的想象:“我明白了,這場戰鬥發生在樹上,發生在一大早蟬還在休息的時候。不幸的蟬被活活咬傷,猛地一跳,進攻者和被進攻者一道從樹上掉了下來。”請你也發揮自己合理的想象,把這段文字擴充到100—150字,注意具體的細節描寫。

  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1***gōu***2***梧***3***狩***4***xiāo***5***喑***6***mì***7***篡***8***zhōng***9***shǔn

  2、***1***弱肉強食***2***隱隱約約***3***連續不斷***4***驚慌失措 3、***1***句子:耳朵靈敏的人,能聽到弱肉強食處四周的綠野叢中,蟈蟈在竊竊私語;作用:很生動地寫出了蟈蟈在夜晚發出的細小的聲音,也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2***句子:它們對這道菜吃地津津有味。作用:這樣寫顯得親切、自然,形象生動,把蟈蟈吃食的情景描繪地活靈活現,很是吸引人。

  二、閱讀與感受。

  1、描寫;外形特徵;喜愛之情。2、蟬、很甜的水果、金龜子一類的昆蟲、青草。3、不能去掉,因為這裡是猜測“它抓到蟬後首先吃肚子”的原因,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帶著它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4、告訴讀者,知識來源於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勤於動腦,就會有新的發現,激發了人們的探索慾望。5、意思是說蟈蟈的打顎非常有力,鉗子非常地銳利,很容易就把獵物的肚子劃開;絕大多數的俘虜都會被它開膛破肚6、***1***擬人***2***設問***3***比喻 7、從外表特徵、生活習性、作者對它的態度等方面去回答即可。

  三、綜合與實踐。

  科學性:主要是對蟈蟈生活習性的說明,如:夜間活動及叫聲特點;喜吃昆蟲、甜食、青草等。

  文藝性:主要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對蟈蟈的描寫等。舉例略。

  四、體驗與寫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