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消化的食物及方法指導

  只有胃口好了,才能吃更多進行補充,攝入營養足夠,日常多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下面是的老年人易消化的食物,歡迎閱讀。

  老年人易消化的食物

  1、蘋果

  蘋果中含纖維素,可刺激腸蠕動,加速排便,有通便作。

  2、酸奶

  酸奶能補充乳酸酶。這是因為酸奶含有豐富的乳酸,能將奶中的乳糖分解為乳酸。

  3、檸檬

  維生素C含量很多,具有促進腸蠕動的功能。

  4、西紅柿

  西紅柿中含有一種特殊成分番茄素,有助於消化、利尿,能協助胃液消化脂肪。

  5、葡萄柚

  葡萄柚中的酸性物質可幫助消化液增加,促進消化功能,營養也易被吸收。

  6、山楂

  我們都知道,平時如果沒有胃口吃飯的話,我們都會吃一些酸性的食物來刺激一下胃部的感應。

  山楂就是一種開胃的好食物,大家如果平時消化不是太好的話,可以吃一些山楂來緩解一下胃部的不適。如果你是胃病患者的話,要少吃一些山楂,避免讓胃痛更加的嚴重。

  7、白菜

  大量粗纖維可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防止大便乾結。新鮮蔬菜還能緩解疲勞。

  疲勞時可補充新鮮蔬菜、水果、鮮奶、豆奶等鹼性食物,人體在勞累後體內會積累較多乳酸,增加鹼性食物,可保持體液酸鹼平衡,也能夠解除疲勞感。

  8、獼猴桃

  獼猴桃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分解酵素,可快速清除體內堆積的有害代謝產物。

  9、大麥

  大麥含有維生素***維生素食品***A、B、E和澱粉酶、麥芽糖、葡萄***葡萄食品***糖、轉化糖酶、尿囊素、蛋白質***蛋白質食品***分解酶、脂肪和礦物質等。大麥中的尿囊素可促進胃腸道潰瘍的癒合。

  方法

  1、先吃主食

  主食是種“天然消化藥”。米飯、麵條等主食屬於碳水化合物,易被消化,而且容易讓人有飽腹感,先吃可以避免吃得太多,還有利於刺激唾液分泌澱粉酶,對食物進行消化,進而刺激胃酸分泌,增強胃的消化能力。粗糧是主食首選,它富含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還能讓多餘的脂肪排出體外。

  2、飯後不立即吃水果喝茶

  飯後馬上吃水果會被先吃下的食物阻滯,致使水果不能正常消化。而飯後立即飲茶,茶水中含有的單寧酸會影響蛋白質吸收,增加胃的負擔。餐後喝茶應在胃排空後,大約餐後2小時左右。

  3、用唾液漱口

  老年人脾胃功能變弱,跟唾液分泌量減少有關。唾液含澱粉酶,可以起到溼潤口腔、殺菌等作用。而且唾液還是滋潤脾胃的一種重要物質,與消化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有著很大的關係。老年人可以做一些口腔運動,促進唾液分泌。

  首先,平心靜氣,閉上嘴,用舌頭舔上頜,然後把舌頭伸到上牙外,上下左右攪動數次。這種方式可以刺激口腔神經,從而產生大量唾液。唾液產生後,先保留在口中不要嚥下。待量足夠多了,便可鼓腮漱口,然後慢慢嚥下,或分兩三次嚥下。如此,每日早晚各做3—4次。

  4、聽聽音樂

  古籍《壽世保元》中有句話叫:“脾好音樂,聞聲即動而磨食。”意思是說音樂能夠幫助消化。美妙的音樂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對呼吸、迴圈、消化、泌尿、內分泌系統起到調節作用。不僅能夠促進血液迴圈,還能增加胃腸蠕動和消化腺體分泌,有利於新陳代謝。老人如果能在晚餐後休息時,適當聽些節奏舒緩、音色優美、悅耳動聽的音樂,有助於更好地消化。

  5、彎腰三次

  飯後適度做一些彎腰的動作,能使胃部前傾,讓食物進入胃竇,促進排空,加速消化。每天飯後緩慢90度彎腰3次,每次1—2分鐘。需要提醒的是,患有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的人,不宜使用這種方法。

  6、邊散步邊揉肚子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每天飯後半小時,散步20—30分鐘。邊散步邊揉肚子,能促進胃腸血液迴圈和胃液分泌,增強胃腸消化功能。

  揉肚子時五指併攏,以肚臍為中心,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圈,正反方向交替進行,每次15—20分鐘,以肚皮發紅有熱感為宜。揉肚子時力度要適中,儘量穿著棉質無扣的上衣,以免鈕釦阻礙按摩或產生靜電。

  養胃食譜

  蓮子扁豆薏米粥

  原料:炒扁豆50克,蓮子50克,薏米100克,紅棗10顆,陳皮3片,大米適量。

  做法:將材料清洗乾淨後,將炒扁豆等浸泡兩小時,蓮子不去心。將所有材料加水煮粥。

  功效:這種粥有健脾和胃、養心平肝之功效,對心悸失眠、暑熱傷氣均有治療效果。對於脾胃虛弱、食慾減退的人群非常適合。

  蓮子芡實粥

  原料:蓮子30克,芡實米30克,糯米60克,荷葉50克,白砂糖10克。

  做法:將蓮子、芡實、糯米洗淨,荷葉洗淨分卷紮成3-4小卷;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至粥成,去荷葉,加鹽調鹹粥或加糖調甜粥均可,隨量食用。

  功效:蓮子補脾止瀉,養心安神,而芡實則能健脾補腎,常喝能夠緩解壓力,防止因工作緊張造成失眠等症狀。

  小米紅棗粥

  原料:小米、紅棗適量。

  做法:將小米、紅棗洗乾淨,用清水浸泡1小時,把小米,紅棗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煮成稠粥,加入白糖調好口味,即可食用。

  功效:小米紅棗粥,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溼、和胃安眠等功效,還根據紅棗有活血、補氣、健腦的功效。

  胡蘿蔔草菇雞肝粥

  材料:胡蘿蔔,草菇,雞肝,粳米,香菜,味精,食鹽,胡椒粉,植物油,香油。

  做法:草菇、胡蘿蔔洗淨切絲,雞肝洗淨切片,粳米淘洗乾淨。燒熱油鍋,放入胡蘿蔔、草菇和雞肝翻炒,加入粳米以及適量清水,用大火煮開。煮沸後用小火煮至米爛,加入香菜末、食鹽、味精、胡椒粉攪拌均勻,食用時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胡蘿蔔味甘、性平,具有健脾消食,潤腸通便的作用。常吃胡蘿蔔能減肥瘦身,美化肌膚,還有清肝明目。胡蘿蔔含有豐富的植物纖維,吸水性強,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能讓人有明顯的飽腹感,控制食物攝取量。同時它還含有降糖物質,是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必不可少的食品。

  南瓜百合粥

  原料:米3兩150克、水12杯、南瓜1/2斤280克、冰糖6兩210克、鮮百合1兩35克。

  做法:米洗淨,水燒滾,將米放滾水內,改用中火煲40分鐘。將南瓜粉攪勻放粥內,續煮20分鐘,加入冰糖調味。最後放入鮮百合瓣,翻滾便成。

  功效:《本草綱目》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白朮山藥粥

  原料:懷山藥、薏米各30克,蓮子肉15克,大棗10枚,小米50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山藥切細,蓮子去芯,紅棗去核。淘洗乾淨後與小米共煮成粥,粥煮熟後加白糖調勻即成。

  功效:白朮山藥粥可以健脾養胃。白朮補脾,暖胃,消食,山藥可以調節人體免疫系統,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胃虛弱,食少納差,腹脹便塘,肢體無力,老年浮腫,婦女帶下症。

  土豆粥

  原料:粳米50克、土豆200克、白砂糖10克。

  做法:粳米洗淨,浸泡半小時後撈出,瀝乾水分;將土豆沖洗乾淨,削去皮,切成塊;取鍋放入冷水、粳米,旺火煮沸。加入土豆塊,再改用小火煮成粥;用白糖調好味,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土豆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祕、熱咳及面板溼疹也有治療功效。土豆所含的纖維素細嫩,對胃腸黏膜無刺激作用,有解痛或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常食土豆已成為防治胃癌的輔助療法。此粥適用於胃燥、胃痛、便祕等。

  山藥百合紅薯粥

  原料:鐵棍山藥1根、百合10克、紅棗數枚、紅薯1個、大米200克。

  做法:將紅棗、百合洗淨,之後分別將百合和紅棗放入冷水中備用;將鐵棍山藥和紅薯洗淨,並削皮,之後切塊並放入冷水中以備用;將大米淘洗乾淨,以備使用;將鍋中加入水,並用大火燒開,之後將淘洗的米、切好的山藥塊、紅薯塊以及百合、和紅棗等一起放入鍋中;將火轉至中火,煮約30分鐘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功效:建議在入秋後的一段時間內,早晚服食山藥百合紅薯粥,因為該粥對脾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五豆粥

  原料:黃豆、綠豆、赤小豆、黑豆、炒扁豆各25克,此外紫米50克,大米100克。

  做法:把五種豆子洗淨,用清水浸泡至少4小時。泡好的豆子放在鍋裡,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後用小火熬,1小時之後關火。不要開啟蓋子,在鍋裡燜15到20分鐘,這樣五豆粥就煮好了。

  功效:傳統醫學認為,五色和五臟有關聯,五色入五臟,而且五豆粥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1、B2、B6和維生素A等物質。其中的綠豆清暑熱生津,赤小豆消腫利水,炒扁豆健脾止瀉,黑豆除煩解毒。五豆粥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和胃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