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營養飲食小知識

  春天裡,萬物欣榮,生機蓬勃,是人體生理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然而春雨綿綿,天氣潮溼,乍暖還寒,氣候很不穩定,飲食調養就很重要。春季的飲食調攝也應當遵循春季養生的總原則,即:養陽氣,助陽升發;避風寒,清解鬱熱;養脾胃,疏肝健脾。有些食物宜多吃,有些食物則是少吃為妙。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一些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多糙少精保護血管:

  專家研究發現,一種稱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質,如果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就會引起人的動脈硬化,最終導致心肌梗死、腦中風以及老年痴呆症。而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之所以會升高,越來越多地***細加工的食品就是原因之一。

  多綠少白益壽延年:

  蔬菜的營養價值與其顏色深淺有關。顏色愈深的蔬菜,維生素與胡蘿蔔素含量越多,反之就越少。按此規律排出的順序是:綠色蔬菜、紅黃色蔬菜、白色蔬菜。綠色蔬菜富含鈣質,葉酸與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溫補陽氣,助陽升發。春天,在飲食方面,還要遵守《黃帝內經》裡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就是說,春天人體的陽氣應該與自然界的陽氣一同升發,故在飲食方面,宜適當多吃些既能溫補陽氣又能幫助陽氣升發的食物。根據性味原理,應吃一些味辛性溫,入肺經的食物

  春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許多蔬菜可以說也是在這個季節最新鮮的。都說春季宜吃比較清淡的食物,那在春季應該吃哪些好吃又有營養的菜呢?

  1.春筍

  筍有“蔬中第一珍”的美譽,春筍味道清淡鮮嫩,民間也有“無筍不成席”之說。春筍可“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作用。

  春筍營養豐富,水分充足、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吃筍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祕等功能。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纖維素的營養美食。

  2.春韭***韭菜***

  春季的韭菜菜質柔嫩味香辛,也有很好的溫中行氣、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韭菜含有豐富的鈣和鐵元素,這兩種元素分別對於骨骼、牙齒的形成和預防缺鐵性貧血有很大意義。韭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鈣、磷、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韭菜的含水量高,熱量較低,含有較多的纖素維,能增進胃腸蠕動,有效地預防習慣性便祕和腸癌。韭菜含有揮發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一定殺菌消炎的作用,有促進食慾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對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有一定的療效。

  根據中醫“四季側重”的養生原則,春季補五臟應以補肝為先,而韭菜正是溫補肝腎之物。韭菜能溫補肝腎,溫中行氣、散血解毒、還有保暖、健胃的功效。出春時節的韭菜品質最佳,晚秋的次之,夏季的最差。

  3.春薺***薺菜***

  “時繞麥田求野菜”這裡的野菜就包括薺菜,薺菜遍佈全世界,是一種人們喜愛的可食用野菜,初春採其嫩苗作野菜食用,清香可口。

  薺菜歷來是藥食同源的佳蔬,薺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吃薺菜可利肝氣,能夠名目,吃薺菜對脾氣暴躁、血壓增高的高血壓患者有好處;有涼血止血的作用薺菜能喚起人的食慾,消化積食瘀滯。薺菜所含營養素平衡,並含豐富的維生素C 和胡蘿蔔素,春吃薺菜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

  薺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還可用來做餡或做湯,薺菜餡餛飩是老人、兒童不錯的選擇。

  4.春鯽***鯽魚***

  春季食鯽魚既鮮嫩又不肥膩,是一年當中吃鯽魚的最好季節。

  鯽魚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豐富且質量高,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鯽魚是慢病患者良好的蛋白質來源;鯽魚含有少量的脂肪,多由多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如EPA 和DHA組成,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鯽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尤其鈣、磷、鉀、鎂含量較高,鯽魚配豆腐讓補鈣做的更好。

  祖國醫學認為:鯽魚有健脾利溼、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鯽魚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民間常給產後婦女燉食鯽魚湯,既可以補虛,又有通乳催奶的作用。春季多吃鯽魚,即可補充營養,又可增強抗病能力。

  鯽魚清蒸或煮湯營養效果最佳;過油煎炸機遇的保健功效會降低很多。

  5.香椿

  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餚,春季香椿新枝嫩葉口感最好,香椿不僅香味濃郁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利溼、利尿、健胃理氣的功效;香椿獨特的味道,還有醒脾開胃、增加食慾的作用。

  香椿有兩類,一是紫香椿,幼芽絳紅色,香味濃郁,品質佳;二是綠香椿,香味稍淡,品質稍次,無論如何兩類香椿都屬菜中佳品。香椿不宜生食,即使涼拌食前也應用開水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