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答案
交友不僅要廣取,而且要審慎。也就是說不僅要有取友的虛心態度,而且要有擇友的正確標準。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材料
由於朋友能夠在學問上相互切磋,在品德上相互砥礪,在事業上相互支援,我國古代有見識的學者常能突破長幼、“貴賤”等的限制,廣泛地結交朋友。
在封建社會,長幼之分是嚴格的。但是善於取友的人卻能置年齡的懸殊於不顧,於是就有所謂“忘年交”。如三國時的孔融與禰衡就是“忘年交”。那時孔融已年屆“不惑”,而禰衡年方“弱冠”。孔融感到他“淑質貞亮,英才卓躒”,便引為知已。
在封建社會,“貴賤”之分是嚴格的。但是善於取友的人卻能置“貴賤”懸殊於不顧。如後漢時蔡邕之交王粲就是這樣。蔡邕當時才學顯著,貴重朝廷,有名的學者常常要他家裡聚會;門前常常是車如流水馬如龍,把整個巷子都填滿了。他聽到王粲在門口,就慌忙倒屣出迎。王粲走進來,原來是一位年紀很輕、衣著寒傖的小夥子。在座的賓客都很驚奇。這時,蔡邕鄭重地向大家介紹說:“這位朋友有傑出的才能,我不如他。”
凡是善於取友的古代學者,沒有不是抱著虛心的態度的。有一次,顧炎武到了濟南,在街上閒逛,偶爾聽到有人在談《儀禮》,引起他的注意,不自覺地停下來聽。只聽得那人侃侃而談,見解精闢,條理清楚。他大為驚奇,趕緊向別人打聽這人的身世。從旁人的介紹中,顧炎武知道他是當地的一位塾師,名叫張爾歧;他的父親被清兵殺害,他懷著亡明之恨和喪父之痛,立志不做官,精研學問,有很深的造詣。於是,第二天一早,顧炎武就登門去拜訪他,同他討論《儀禮》,談得十分投機,真是“相見恨晚”。於是,兩人便成了親密的朋友。後來,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談到有關《儀禮》的問題時,便採用了張爾歧的意見。
我國古代學者認為,交友不僅要廣取,而且要審慎,也就是說,不僅要有取友的虛心態度,而且要有擇友的正確標準。墨子把交友比作染絲,他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已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孔子也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入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者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什麼是古代學者心中的正確的擇友標準呢?《論語》上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直”是正直,“諒”是信實,“多聞”是見聞廣博,同這樣的人交友,便不益了。“便辟”是諂媚奉承,“善柔”是當面恭維、背後毀謗,“便佞”是誇誇其談、華而不實。同這樣的人交友,便有害了。“友直、友諒、友多聞”,這代表了古代學者理想的擇友標準。
摘自吳天石《談談我國古代學者的學習精神和學習方法》
《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題目
小題1:這篇文章中,⑴作者介紹了古代學者廣泛地結交朋友的哪些正確作法?⑵他們的擇友標準是什麼?***4分***
答: ⑴ 。
⑵ 。
小題2:這篇文章中,⑴作者引了墨子和孔子和話,其要點各是什麼?⑵作者引墨子和孔子的話,是為了論證什麼觀點?***2分***
答: ⑴ 。
⑵ 。
小題3:文章第四段開頭用了兩個“不僅······而且······”的句子,試分析這兩個“不僅”和“而且”後面的內容與前後文章的聯絡。***3分***
答:
。
小題4:、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3分***
A.三國時,孔融已經四十歲,而禰衡只有二十歲,孔融認為禰衡品質堅貞信實,才能超過常人,因而引為知已,結為“忘年交”。
B.顧炎武是愛國學者,他知道張爾歧被清兵殺害懷有亡明之恨和喪父之痛後,就登門拜訪,並將其引為親密朋友。
C.後漢蔡邕才學顯著,受寵於朝廷,當時有名的學者都到他家聚會,他家門前常常是車如流水馬如龍,,連衣著寒傖年紀輕輕的一個小夥子王粲也慕名而來。
D.古代學者認為同正直、信實、見聞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同那些諂媚奉承、當面恭維背後毀謗、誇誇其談而華而不實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E、“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此語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個意思,都強調不好的環境裡是不會有好人的,所以“君子降慎其所處”。
《虛心交友審慎擇友》閱讀答案
小題:、⑴虛心廣取,按標準慎交。
⑵友直、友諒、友多聞。
小題:、⑴墨子:交友如受染色;孔子: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⑵交友宜慎。
小題:、總結上文,辯證思考,引出下文。
小題:、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