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郝質傳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宋史》與《遼史》、《金史》同時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宋史·郝質傳》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宋史·郝質傳》文言文閱讀原文

  郝質,字景純,汾州介休人。少從軍,挽強為第一。充殿前行門,換供奉官,為府州駐泊都監,主管麟府軍馬,與田朏將兵護軍須饋麟州,道遇西夏數千騎寇鈔,質先驅力戰,斬首、獲馬數百。又與朏行邊,至柏谷,敵塹道以阻官軍,質御之於寒嶺下,轉鬥逐北,遂修復寧遠諸柵,以扼賊衝。宣撫使杜衍、安撫使明鎬連薦之,且條上前後功狀,超遷內殿承製、並代路都監。大名賈昌朝又薦為路鈐轄。

  使討貝州,文彥博至,命部城西。回河上有亭甚壯彥博慮為賊焚遣小校藺千守而質使千往他營度戰具千辭質曰亭焚吾任其責千去而亭焚。彥博將斬千,質趨至帳下曰:“千之去,質實使之,罪乃在質,願代千死。”彥博壯其義,兩釋之。質自此益知名。

  賊平,遷六宅使,歷高陽關、定州、並代鈐轄,駐泊副都部署,龍神衛、捧日天武都指揮使,馬軍殿前都虞候,加領賀州刺史、英州團練、眉州防禦使。奉詔城豐州,進步軍副都指揮使、宿州觀察使。召還宿衛,改馬軍。英宗立,遷武昌軍節度觀察留後,加安德軍節度使,為殿前副指揮使。神宗立,易節安武軍,為都指揮使。元豐元年,卒,帝親臨其喪,贈侍中,諡曰武莊。

  質御軍有紀律,犯者不貸,而享犒豐渥,公錢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簡儉,食不重肉,篤於信義。田朏不振而死,為表揭前功,官其一孫。在幷州,與朝士董熙善,約為婚姻。熙死,家貧無依,質已為節度使,竟以女歸董氏。自為官,不上伐閱,從微至貴,皆以功次遷雲。

  《宋史·郝質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10.下列對文中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回河上有亭甚壯/彥博慮/為賊焚遣/小校藺千守/而質使千往他營度戰具/千辭質/曰亭焚/吾任其責/千去而亭焚

  B.回河上有亭甚壯/彥博慮為賊焚/遣小校藺千守/而質使千往他營度戰具/千辭/質曰/亭焚/吾任其責/千去而亭焚

  C.回河上有亭甚壯/彥博慮為賊焚/遣小校藺千守/而質使千往他營度戰具/千辭質/曰/亭焚/吾任其責/千去而亭焚

  D.回河上有亭甚壯/彥博慮/為賊焚遣/小校藺千守/而質使千往他營度戰具/千辭/質曰/亭焚/吾任其責/千去而亭焚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西夏是党項人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宋朝稱為夏國,因為在中國西部,故又被稱為西夏。

  B.路是宋元時行政區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轄於中央的最高行政區域,高於府、州等,相當於明清時期的省。

  C.諡號是古時帝王、諸侯、貴族、大臣等死後,為讚頌其生平事蹟而給予的稱號,如歐陽修死後被諡為“文忠”。

  D.婚姻,意為兒女親家,女方的父親為婚,男方的父親為姻,在《鴻門宴》裡劉邦和項伯就曾約為婚姻。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郝質作戰英勇,屢立戰功。在護送軍需物資時與西夏幾千騎兵力戰,他身先士卒,斬殺幾百人,繳獲幾百匹馬;後又在巡邊時,在柏谷大敗敵軍。

  B.郝質言而有信,重情重義。回河上的亭子被燒之後,他到文彥博帳下主動承擔責任,曾經與董熙約為婚姻,董熙死後,家貧無依,他依然履行婚約。

  C.郝質治軍嚴明,生活節儉。對觸犯軍紀的人,嚴懲不貸,但對部下的犒賞也很豐厚,甚至還拿出自己的俸祿補貼,而他自己吃飯卻從不吃兩樣菜。

  D.郝質歷侍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為內殿承製、並代路都監;英宗時,被授予殿前副指揮使等職;神宗時為都指揮使;死後,皇帝還親臨其喪。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敵塹道以阻官軍,質御之於寒嶺下,轉鬥逐北,遂修復寧遠諸柵,以扼賊衝。***5分***

  ***2***質趨至帳下曰:“千之去,質實使之,罪乃在質,願代千死。”彥博壯其義,兩釋之。***5分***

  《宋史·郝質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10.B

  11.C***“讚頌”一詞錯誤,諡號有褒有貶。***

  12.C***吃飯時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

  13.***1***敵人在路上挖溝來阻止官軍,郝質在寒嶺下抵禦他們,轉戰並追趕敗北的士兵,於是修復了寧遠的各個營寨,來控制賊人的交通要道。***“塹”“北”“衝”各1分,“御之於寒嶺下”狀語後置句1分,語意1分***

  ***2***郝質跑到帳下說:“”藺千離開,實際上是我派他走的,罪過是在我這裡,我願意代替藺千受死。”彥博欽佩他的節義,釋放了他們兩個。***“趨” “去”“壯”“兩釋之”各1分,語意1分***

  《宋史·郝質傳》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郝質,字景純,是汾州介休人。年輕的時候參軍,拉硬弓是第一名。擔任殿前行門,換任供奉官,擔任府州駐泊都監,主管麟府軍馬,與田朏率軍護送軍需物資到麟州,在道中遇到數千西夏騎兵劫奪,郝質在前開路,奮力作戰,斬殺數百人、獲得數百匹馬。又與田朏巡視邊疆,到了柏谷,敵人在路上挖溝來阻止官軍,郝質在寒嶺下抵禦他們,轉戰並追趕敗北的士兵,於是修復了寧遠的各個營寨,來控制敵人的交通要道。宣撫使杜衍、安撫使明鎬聯名推薦他,並且上奏章分條陳述他前後立功的情況,皇帝破格提拔他為內殿承製、並代路都監。大名賈昌朝又推薦他為路鈐轄。

  皇帝派他征討貝州,文彥博到了,命令他統帥城西的部隊。回河上有一個亭子很壯觀,文彥博擔心被賊人焚燬,派小校藺千看守,而郝質派藺千到其他營地考察作戰武器,藺千推辭,郝質曰:“***如果***亭子被焚燬了,我承擔這個責任。”藺千***就***離開了,而亭子被燒了。文彥博將要斬殺藺千,郝質跑到帳下說:“藺千離開,實際上是我派他走的,罪過是在我這裡,願意代替藺千受死。“彥博欽佩他的節義,***最後***釋放了他們兩個。郝質從此更加出名。

  賊人被平定,郝質升遷為六宅使,歷任高陽關、定州、並代路鈐轄,駐泊副都部署,龍神衛、捧日天武都指揮使,馬軍殿前都虞候等職,還兼任賀州刺史、英州團練、眉州防禦使。郝質奉詔在豐州修築城牆,晉升為步軍副都指揮使、宿州觀察使。皇帝召他回京負責宮中警衛。後來又改任去統領馬軍。英宗即位,他被調任為武昌軍節度觀察留後,加封為安德軍節度使,擔任殿前副指揮使。神宗即位,改任安武軍節度使,擔任都指揮使。元豐元年,去世,帝親臨他的喪禮,追贈為侍中,諡號武莊。

  郝質治理軍隊有紀律,違反紀律的人不寬恕,同時,犒賞也很豐厚,公家的錢不夠,就拿出自己的俸祿來幫助。平時自己遵循節儉的原則,吃飯時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很講信義。田朏因沒法挽救而死去,郝質寫奏章說明他以前的功勞,***朝廷***讓他的一個孫子做了官。在幷州,他與朝士董熙交好,約為兒女親家。董熙死後,董家貧困沒有依靠,郝質已經是節度使了,最終還把女兒嫁給了董氏。他自從做官,不看重自己的功勞和資歷,他的地位從低微到顯貴,都憑功勞的大小逐次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