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創新方面論文

  初中英語學習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提升英語知識和認知力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培養好學生對英語的創新思維能力至關重要。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初中英語“預習作業”創新

  摘 要: 本文根據新課程理念和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探討初中英語學習的有效預習作業策略,提高初中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培養初中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其良好學習品質的養成,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預習 創新 合作

  一、研究背景

  區教研室為了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對初中作業進行了改編,下發了教材配套作業《導學新作業》。新作業中的預學很好地體現了初中英語在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講練結合的學科特點,因此預學的練習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能。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的體現,是對一個新的認識物件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葉聖陶先生說過,英語教學成功與否,要看學生最終能否離開教師自己讀書、作文,掌握英語這一工具學科。面對一篇新鮮生疏的課文,產生一種求知的願望,在這種內動力的驅動下,主動地研讀課文。但這些都必須建立在有效的預習作業設計的基礎之上,一是有利於學生對舊知識的回顧和複習,乃至運用;二是有利於培養學生自覺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英語開篇閱讀教學質量。

  我們曾經對一堂課的多種不同授課方法進行研究,發現預習作業的不同設定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而影響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只有在高質量預習的引導和強化下,學生的預習才有可能成為有效預習。因此,如何讓預習作業不是流於形式,而是讓學生有所收穫;如何讓預習作業符合學生的求知規律,避免老師在課堂中一說就知道;如何讓預習作業適應不同模式的課堂,等等,都是我們在對預習作業進行創新時要解決的問題。

  二、概念界定

  “創新預習作業”是指對學科的課內知識、課外知識、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性、單元過關、分層挑戰等進行有層次、分重點、多形式、重效果的整合性研究設定,期望達到先學後教的良好效果。包括促進掌握新知的常規課內外預習,有效檢測某一知識點的階段性預習,讓不同層次學生體驗成功的分層挑戰預習,有效促進知識應用的實踐預習,等等。

  三、理論依據和原則

  現代認知心理學代表皮亞傑認為,只有在學習者仔細思考時,才會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學習的結果,不只是知道對某種特定刺激作出的某種特定反應,更是頭腦中認知圖式的重建。決定學習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個體生理成熟***,更不是內部因素***如個體心理成熟***,而是個體與環境的互動作用。預習是學習的第一步,學生通過預習,面對新的知識點,會產生一種求知的願望,在這種內動力的驅動下,主動地預習內容。在預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新知識,學生就會竭力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通過同化、順化和平衡,最終形成新的知識框架。在此過程中,我們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自主練習相結合的原則:在學生完成預習作業的過程中,肯定存在種種不盡如人意的問題,以至於讓我們覺得還不如由老師親自講解來得高效。特別是初期,出現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看教師如何引導,甚至是指導。

  2.把握知識的難度、寬度的適度性原則:通過預習作業,通過定向預習,讓學生完成對知識點的全面獨立學習。

  3.多樣性和興趣性原則: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應設計不同形式的預習作業,如口頭的、書面的、繪圖的、查閱等,以激發學生興趣。

  4.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課內完成預習作業時,教師要扮演好自身角色,一定要讓學生在一次次的預習實踐中掌握自學的多種方法,形成初步的自學能力。

  四、設計預習作業

  新教育實驗專案組研究認為:預習作業要全面針對教學目標,而不僅是為教學做基礎準備。分析這段話,我們不難看出預習作業:一要為教學做一些基礎準備,二要全面針對教學目標,尤其是核心目標。我們該設計怎樣的預習作業呢?本課題在預習作業設計上,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目標,將預習作業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型別:

  1.分層型預習作業

  ***1***課內

  緊扣課本內容和英語標準要求,突出重點,練習由淺到深、由簡到繁、由單一到綜合,形成階梯向上結構:基本知識預習→重難點預習→綜合預習。基礎知識及時預習,重點知識反覆預習,易錯方面重點預習,在鞏固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課堂內的預習作業可以設計如下幾塊內容:一是基礎過關;二是重難點突破;三是應用拓展。在應用拓展中,又可以設計人人過關題***要求比較低的應用***和優秀生選做題***具有一定的選擇性***。這部分內容也可以根據課型的要求,在平時的課堂中作為學案進行設計。

  新目標Go for it!七年級下Unit3 Section A的新單詞較多,涉及交通工具、數字,還有新句型: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How far is it from...to...?為了讓學生能快速掌握目標語言,筆者設計了以下預習案:

  ①給單詞的畫線部分標上音標並寫出中文,並試著自己讀三遍。

  train/ / ?搖 ?搖 subway/ / / / ?搖 ?搖 ride/ / ?搖 ?搖

  every/ / ?搖 minute/ / / / ?搖 ?搖 eighty/ / ?搖 ?搖

  far/ / ?搖 ?搖 hundred/ / / / ?搖 ?搖 seventy/ / ?搖 ?搖

  by/ / ?搖 ?搖 kilometer/ / / / ?搖 ?搖

  單詞學習是英語教學中必須指導學生解決的問題。結合學生特點,筆者讓學生從詞的發音、變形、出處、例句、文化背景等方面預習單詞。學生把獲得的這些預習知識寫在預習筆記上,在課堂上與老師的講解互相對照。   ②預習並在書上找出下列短語。

  乘地鐵?搖 ?搖 騎自行車?搖 ?搖 乘公交車?搖 ?搖

  步行?搖 ?搖 乘火車?搖 ?搖 開車?搖 ?搖

  ③將下列片語翻譯成中文,並在文中劃出這些片語。

  get to school?搖 ?搖 one hundred and five ?搖 ?搖 how long?搖 ?搖

  the bus ride?搖 ?搖 have a good day?搖 ?搖 how far?搖 ?搖

  from...to?搖 ?搖 good exercise?搖 ?搖 get home?搖 ?搖

  短語是由多個獨立的詞彙構成的詞塊,詞塊的記憶是思維性記憶,如果掌握了方法,其比記憶單詞容易。由於學生會經常出現缺少虛詞、單詞拼寫不正確等情況,因此筆者編寫了短語英漢互譯、找同義詞組等預習案,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短語的意思,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總結歸納本課的短語,方便他們記憶。

  ④熟讀並翻譯Grammar Focus的句子。

  ⑤把下列單詞或短語連詞成句。

  1.goes / by / to / Lynn / work / bike

  ?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2.it / take / him / to / How long / does / school / get to

  ?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3.is / from / How far / to / your home / it / school

  ?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4.Mike / How / the bank / get to / does

  ?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⑥通過背誦重點句型,嘗試翻譯以下句子。

  你朋友是怎樣來學校的??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你阿姨是坐公交車去上班的嗎??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從你家到醫院騎自行車要多久??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從杭州到上海有多遠??搖?搖?搖?搖?搖?搖?搖?搖

  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同時是單詞意義的載體,學好句子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新目標2012版每個單元都對本單元的重點句型進行了歸納,能讓學生更好地瞭解單元重點知識。筆者設計了讓學生翻譯Grammar Focus的句子、用所學句型進行翻譯等預習案,通過大量記憶和操練,學生能容易地記住並使用重點句型。藉助預習案的感知,在新課上經過老師的講解,再通過課後練習複習,學生能完全掌握並應用所學知識。

  在課內,由於時間的限制,勢必導致有的學生把老師佈置的預習任務都完成了,而部分學生只完成少量的預習作業。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水平都有差異,因此對於單詞和短語的預習,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對於句型、語法等的預習,可以要求成績優異的學生完成。

  ***2***課外

  長期以來,學生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佈置的預習作業,作業的形式、內容、作業量都是由教師決定的,而多數教師採用一刀切的方式,留給全班學生的作業都一樣,忽視了學生的不同需要和學習差異。要保證學生預習的有效性,教師在設計預習作業時,就必須針對優、中、差三類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等情況分別設計,題目訓練要各有側重,使學生都能夠吃得飽、消化好,並在規定時間內根據自己的能力,儘快做好預習題。因此,筆者在課外預習作業設定時設計了分層預習:A類為基礎過關,這是針對一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布置的,淺顯易懂,有利於他們獲得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B類是知識盤點,緊扣所要學習的內容,主要目的是整體感知課本新知;C類是應用拓展,這類題是對所預習的知識點應用,通過練達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目的。

  在課外預習作業中,可以設計【基礎過關】、【知識盤點】、【應用拓展】、【綜合提高】四塊,讓學生在上述各塊知識點中各取所需,自主選擇練習層次和練習量。這一預習作業不僅是學科的要求,還是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的方法,是成為優秀學生的必經之路。

  如佈置學生預習七下Unit8的單元匯入課時,筆者對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只提出完成A類的要求:聽磁帶讀生詞,畫出對話和課文中的生詞,寫出中文意思;利用手頭的參考資料,如英語雙語報、參考書,預習語法there be句型,做好預習筆記,畫出不懂的詞句;對於中等生,要求完成B類作業:在完成A類要求的基礎上,完成練習冊和報紙上相應的語法練習。比如單選題:***1***―Is there a hotel near here?―Yes,?搖 ?搖***A***it is ***B***it isn’t ***C***there is ***D***there isn’t ***2***There?搖 ?搖 an apple,two oranges and a pear on the table;還有there be的漢譯英題及句型轉換題等。對學習較好的學生,要求完成C類作業:在完成前兩類作業的基礎上,完成有關問路指路的補全對話和閱讀題,並能用本單元的兩個核心句型: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Where are the pay phones?編寫自己的對話。

  這樣的佈置預習要求,使一類學生的求知慾望得到了滿足,保證了二類學生的基本訓練,也照顧了三類學生能力低的弱點,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更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和探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模組型預習作業   縱觀初中英語教材,模組式相當突出。每個單元都由若干個模組組成,這幾個模組涵蓋最基礎的詞句、課文和語法。這些模組的教學最離不開預習。

  ***1***詞句模組預習

  單詞的預習是整個英語課堂教學體系的基礎,根據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和學習技能的發展,教師可以佈置學生進行聽讀單詞預習,邊聽邊讀,訓練學生的語言智慧。僅完成這一環節的預習還是不夠深入,必須使學生養成“聽―讀―寫”的習慣,讓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體味讀音與單詞的書寫存在什麼內在聯絡***即語音識記***,由此預習詞彙的拼寫。教師不必規定學生識記的數量,只要學生髮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即可,循序漸進地養成預習習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預習的成果,進行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領讀單詞、單詞猜讀、默寫等反饋活動。同時對學生預習中未能解決掌握的單詞,集中起來,拿出時間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

  在預習句型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髮揮舊知、挖掘新知,在知識運用的過程中注重思考的因素,達到詞不離句、句中練詞的學習效果。這一部分的預習為學生開展合作對話及交際展示提供了知識儲備,再加上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情境創設,交際知識和技能的指導,學生的交際反饋環節逐漸形成積極踴躍、聲音響亮、表演大方、合作密切的氛圍。

  ***2***課文模組預習

  課文模組的學習是在聽讀為先導的情況下開展的閱讀教學,也就是說,對課文的聽和讀,是對閱讀教學進行的預習。此時的聽讀不能停留在能順著課文讀下來,僅僅把“聽”作為“會讀”的手段,而要由“聽”發展到“會說”,在“聽”中明確課文的章法結構,理清文章的文理脈絡。學生在沒有接觸教學內容、沒有掌握學習方法技能之前,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思考,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智力背景,就是便於思考、識記、發展語言邏輯和思維智慧的內容。結合初中學生的學情,通常是教師要備好預習環節的課,以W形式的問題為基礎,就整篇課文的脈絡提出具有教學針對性、語言理解性的問題提綱。

  Go for it!八上Unit1的SectionB 2b是Jane的兩則日記,筆者讓學生在課前聽讀課文,並出示以下預習問題:***1***Where did Jane go?***2***How was the weather?***3***What did she do?***4***Did she like it?Why or why not?***5***How did she feel?

  Go for it!七上Unit6的SectionB 2b是一篇雜誌文章,筆者設計了一張表格,讓學生通過預習找出Cindy與Smith喜歡和不喜歡的食品。

  有了類似以上的課文預習提綱,學生的聽讀活動目的鮮明瞭,聽、說、讀教學手段的聯合,使閱讀教學的內容深入、水平提高,同時為學生英語短文習作的訓練培養了語感和邏輯思維能力,促進了英語聽說讀寫迴圈式教學的良性發展。

  ***3***語法模組預習

  提到語法教學,很容易使老師想到學生只要認真聽講,記牢一些語言模式、法則,並運用套用的方法學會造句,就完成教學任務了。這雖然也是一種方法,但已為語言教學原則和新課程理念所摒棄。有了詞句、課文模組的預習策略,語法模組的預習也是有法可循的。

  Go for it!七下Unit6的主要語法是現在進行時,筆者佈置學生預習Grammar Focus,讓學生觀察、思考並歸納這些句子之間存在什麼共同點,最後總結現在進行時態的基本結構,以及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的句型。又如Go for it!七上Unit3的語法為物主代詞,在詞句教學完成後,先引導學生找出所有包含物主代詞的句子並畫下來,如:“Is this your ruler?Is that your schoolbag?The blue pen is his.They are her keys.”進行語言結構的觀察比較,然後觀察思考每個句型用的是哪種物主代詞,最後根據句型特點歸納總結出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的具體用法,即句子中有名詞要用形容詞性物主代詞,相反沒有名詞就用名詞性物主代詞。

  對這種預習策略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教師在佈置預習任務前必須分析知識內容,指引學生把那些要求識記、理解、思考的知識找出並畫下來,然後充分發揮學生觀察的智慧,思考句子之間的異與同。簡而言之,語法模組預習有“五步原則”:一找,二劃,三觀察,四歸納,五總結。

  3.合作型預習作業

  以前的英語預習,過於片面地強調獨立思考,沒有將合作作為重要的素質來培養。其實,英語的學習應該以用於交流為最終目的,語言環境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在組內互相交流、有效合作,互相幫助、互相鞭策、互相促進。在杜郎口中學,學生為主角、教師當配角的教學模式已成為一種主流,課上的合作學習顯得尤為重要。當然,這裡還牽涉如何恰當分組的問題。因此,如果對預習作業進行有效整合,讓學生平時就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組內合作,然後在課堂中以小組合作形式予以反饋,勢必將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

  教師可以在課內學習小組中設相對固定的成員,分別由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組成。課外的小組成員既可以按課內設定的形式分組,又可以顯得更寬鬆,可以是同質成員,也可以是自發形成的***如座位、家庭等***,然後一起預習自己感興趣的課內外拓展題。

  如在教新目標Go for it!七年級上Unit7的SectionB時,課前筆者根據家庭所處位置,將學生分成六人一小組,引導組內學習2b部分的價格類短語,把不會讀的單詞標出來,相互交流後還有不會的,再通過電子詞典或者錄音機自主學習,等上課時比比哪個小組學會的短語多。同時,依據本課時內容,課前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家附近的服裝店,記錄各類服裝的價格,併為這家服裝店設計一張海報。

  通過學生的課前合作預習,課堂效率有了較大提高,學生之間也取長補短,體會了合作學習的快樂,獲取了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除了合作預習詞彙、短語之外,學生還可以以小組形式朗讀背誦課文,讓組內其他成員幫助糾正不到位的地方,共同收集整理與課本內容有關的英語廣告詞、標識語、諺語、格言,等等。

  合作型的預習只在有必要、合適的時候有,並非天天進行,也並非整堂課全程進行。這種合作不僅在課堂中,而且可以在課堂外。

  4.有聲型預習作業

  英語教學重在聽說讀寫,教材錄音為我們提供了標準的英語語音語調錶達技巧。聽錄音模仿聽說,耳聽口說能使學生從具體實際的語言環境中直接領會這一語言的準確表達技巧。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筆者,只要堅持朗讀課文的同學,聽力就不可能差。每個學生都有配套的課文磁帶,對於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要求,可以要求學生有目的地聽,也可以在早上起床時間、吃飯時間作為背景播放,聽到多少、聽懂多少無所謂,這樣既不給學生額外的負擔,又能起到作用。

  有聲型預習作業分為以下型別:

  ***1***模仿性有聲作業

  要求學生對每課生詞、課文反覆聽錄音,進行模仿性朗讀練習,基本熟練後,進行錄音。這類作業在於培養模仿能力,強化語音、語調的訓練。英語語音語調技巧很多,如升降調、輕重讀、連讀、爆破、停頓、連綴、節奏、起伏及語速等。教師要結合錄音和教材進度情況,指導學生逐漸、認真地從示範錄音中體會和把握,向學生講清這些技巧的掌握要領,以便學生以後脫離錄音材料也能運用此類技巧進行表達。教師可以要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做此類作業,如果能堅持下去,就應該鼓勵。

  如Go for it!八年級下Unit7的Reading一課,生詞和生句多而雜,發音難,像pick it up,criticize,would you的連讀,等等,難度都十分大。基於此,筆者便在課前讓學生在家用錄音機反覆跟磁帶,試把每個音都發得標準、到位。學生在跟讀課文的過程中既初步感知了語言,訓練了語感,又為有效學習新課做好了鋪墊。

  ***2***熟練性有聲作業

  內容包括拼讀單詞、背誦課文等。這類作業,目的在於強化記憶。拼讀單詞能脫口而出,背誦課文能熟練流暢。中等學生可以多做此類作業,這不但能減少遺忘,而且對掌握句型、習慣用語,進而培養語感都是十分有利的。

  2012版的Go for it!在每個單元Section A部分的第二頁都增加了2d這個內容,這部分內容並不要求每位學生都能掌握,所以筆者通常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聽讀、背誦。

  ***3***練習性錄音作業

  內容包括回答課文問題、句型替換練習、翻譯練習、複述課文等。優秀學生在完成***1***、***2***類作業的同時,完成此類作業,能夠較好地把聽、讀、寫的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的技能。

  Go for it!七上Unit9的SectionB 2b是一封Yu Mei給Jenny的信,信中講到了Yu Mei喜歡和不喜歡的科目,筆者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脫離課本說一說讀懂了什麼,並把文中較難理解的句子挑出來試著讓學生翻譯。然後學生反覆朗讀初次閱讀沒讀懂的問題,在第二次閱讀時,頭腦裡始終要帶著這些問題,深入思考,仔細鑽研教材。

  朗讀與識記是預習的最低要求,也是最簡單的預習方式,可以說適用於各個年級、各類課型的預習方式。只需要學生在課前用十幾分鍾時間,通過反覆拼讀記住所學單詞,通過多次試讀達到能流暢朗讀所學句型和課文,並能初步理解和熟悉課文內容。之後,再用心說一說讀懂的內容,這將事半功倍。第二次閱讀的速度可以適當放慢一些,遇到困難,可以停下來,翻翻以前學過的內容,或者查閱有關的工具書,爭取依靠自己的努力攻克難關,把問題解決,把沒讀懂的地方讀懂。對於自己經過努力仍未解決的問題,也不必勉強解決,這樣會花費太多時間。可以把這個問題記下來,留待課堂上聽課時解決。

  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途徑,英語有聲作業,尤其是錄音作業,突破了傳統書面作業的侷限性,解決了學生的聽說作業難以及時得到反饋,從而影響了學生英語能力發展的難題,使教師能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增加教學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好勝心,培養他們的自覺性,提高他們對英語聽讀說的熟練性,從而圓滿地實現教學目標。

  五、成效和設想

  創新預習作業的設計使預習不再僅僅停留在口頭形式,而以多種形式記錄下學生的預習過程,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目的。同時,編制一系列的創新預習作業,需要教師對教材、課程標準的全面認識,對各種難度的準確把握,只有不斷反思調整,才能完成真正促進學生髮展的材料,這一過程將極大地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可見,創新預習作業使“教學生學”不再是一句空話,今後我們要重視深化研究、資料整理和推廣應用,使課題研究走向系統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梁平.新課程與學習方式的變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靳繼亮.高中英語教學中預習能力的培養與探究.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10***.

  篇2

  淺談初中英語的創新教學

  摘要:創新教學是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為目的,以啟發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新是科學進步、社會發展的動力。

  關鍵詞:創新教學 師生關係 教法 評價

  在英語教學中,實行創新教學,培養創新人才,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在日常實踐中,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深入探討各國實施創新教學的對策,把握時代的特點,制訂出合理、科學的英語創新教學措施。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英語教學是教和學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不但要積極主動地教,而且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勤于思考,勇於探索,大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現代教育的基本觀點是要順應學生的身心特點,培養有個性的主體,教育不再是傳播知識、技能,製造千人一面的工具。學生有自己的情感、志向、興趣和愛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英語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其作用在於培養、發展學生的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於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特別是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這是營造創新環境發揚教學民主環境的表現。學生在輕鬆環境下暢所欲言,敢於發表獨立的見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集體創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讓學生處於明顯的從屬地位,教師應細心把握,責任確定到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充分合理地利用身勢語呈現教學內容,能為學生創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一位教育學家說過:“由活的人說出來的話不單是隻靠它的內容來激發對方的思想和感情的,這裡有交談者一副興致勃勃的面孔,有一雙一會兒在科學的豐功偉績面前燃燒著讚美的火光,一會兒又好像在懷疑所作結論的正確性而眯縫起來的眼睛……”馬卡連柯也曾指出:“凡是不善於模仿,不能運用必要的面部表情……的教師,都不會成為良好的教師。教師應當善於組織,善於行動,善於運用詼諧,既要快樂適時,又要生氣得當。”可見,課堂上教師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飽滿的精神、輕鬆愉快的表情、親切的目光、和藹的態度、大方的舉止、與話語相配合的到位動作,很快就能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語言教學的效果,收到表情達意、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變傳統的教法

  在日常 英語教學中,教師本身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法,那種重教法不重學法,重主導不重主體的傳統思維觀念和教學方法是一種漠視學生,把教師凌駕於學生之上的被動教法,完全跟不上創新教學、素質 教育對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

  如在教學“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時,筆者拿著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盒,走到一名學生跟前說:“Today is your birthday!Happy birthday!Here's your present.”他收下禮物後馬上不假思索地說:“Thank you very much.”接著筆者指著後面的學生,示意用同樣的方法往後傳遞。於是該學生拿著這份禮物轉向下一名學生說:“Today is your birthday!Happy birthday!Here's your present.”在這樣的情境中伴以有效的連鎖操練,學生既理解新呈現的語言知識,又獲得英語口語交際的鍛鍊。

  四、進行激勵性評價

  對於教師的評價指導思想,應該擺脫過去那種單純以知識為中心評價的方法,比如從注重課外延伸,促進學生學習自主性的 發展,指導學生綜合實踐與研究性學習等方面來看。在評價教師的方式上,不能只看學生 考試成績以及教師如何輔導學生學,如何讓學生學得輕鬆,如何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等,對學生的評價以往是單一的終結性價值導向,這種模式,極大地制約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的形成,因此對學生的評價必須向多樣化發展。

  學生在求知慾的過程中屬於不成熟的個體,在探索著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是難免的,也是允許的。教師不要急於評價,出示結論,而是重在幫助弄清出現錯誤的原因,從而讓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承認並且改正它,與文過飾非相比在對待錯誤的態度上,這個不正是一種創新態度嗎?作為教師對發展中的個體要以辯證的觀點,發展的眼光,來實行多元化的發展的評價。從客觀上保護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