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電力電網規劃相關問題

  一、電網建設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十二五”期間,隨著新一輪全國電網規劃的全面實施和資本、能源、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產業轉移,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福建電網又迎來了新一輪建設高潮。220千伏電網將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沿海經濟帶將形成雙鏈式輻射結構供電網,各地州將以500千伏變電站為核心,圍繞城市、工業區等負荷中心形成220千伏雙環網。110千伏電網將進一步優化網路結構,依託220千伏電網,形成單迴環網、雙回輻射、鏈式結構,逐步提高供電可靠性。

  電網規劃是通過電網電力建設來實施的,電網規劃的目的主要在於指導日常的電網建設和改造,通過日積月累的工程建設使得電網達到規劃的目的。但長期以來,電力建設重主網、輕配網,使電網規劃存在主配網發展不平衡最終導致出現區域性地區網路混亂、裝備陳舊落後、供電半徑大、線路負載不平衡、配變容量不足和自動化水平較低等薄弱環節。

  面對電網建設的艱鉅任務,前期工作需要理清存在的問題,創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為工程順利實施打下良好基礎。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電網規劃及工程可研階段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二、關於建立城市電網規劃資訊化系統的設想

  1.電網規劃的意義

  電網規劃是電網建設和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科學的規劃對於指導電網建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電網規劃工作涉及到電網現狀資料分析和評估、電力需求分析和預測、規劃方案分析和研究、相關電氣計算校驗、經濟性評價以及工作流程管理等方面,具有工作量大、複雜性突出、涉及面廣、相關資訊繁瑣等特點。現階段大部分電網規劃工作完全依靠人工完成,規劃結果受規劃人員相關專業知識和經驗水平影響較大,且主觀性較強,“先有結果,後做規劃”的情況較為普遍,整個規劃過程協同工作效率較低。福建電網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規劃工作日益繁重,在保證規劃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效率是對電網規劃工作的必然要求。

  而城市是電力系統的主要負荷中心,城市電網運作是否良好取決於城市電網的規劃與建設是否科學、是否經濟合理。對於固定資產額巨大的供電企業而言,城網規劃工作在供電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中始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供電企業首先要根據公司的財務狀況合理安排資金進行電網規劃及電網投資,其次需根據使用者對供電能力、供電質量、供電可靠性的差異及對電價的承受能力,按照定製電價的思路來確定其具體區域的規劃工作。

  2.建設電網規劃專業的資訊化系統

  目前供電企業的營銷、排程部門均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專業輔助計算機系統,為科學謀劃、決策和管理提供了高效、有力的支援。大規劃作為“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應儘量減少電網規劃環節中人為的主觀因素,遵循規劃的客觀要求與規律。因此,應考慮建設電網規劃專業的資訊化系統,利用計算機輔助完成基礎資料管理、規劃業務管理和規劃輔助決策等工作,以提高電網規劃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為電網規劃方案的決策、實施跟蹤及後評估,乃至電網發展規劃的全壽命週期管理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援,促進電網建設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城市電網規劃資訊化支撐系統依託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科學合理的業務流程建立,必須要具備原始基礎資料分析、規劃業務管理、規劃輔助決策三項基本功能。

  原始基礎資料分析平臺實現了對城市規劃相關的各類基礎資料的管理,包括社會經濟類資料、電源類資料、電網裝置類資料、電力需求類資料、負荷特性類資料等,同時為規劃業務管理模組和規劃輔助決策模組提供了資料支援。城市電網規劃的最終結果主要取決於原始基礎資料及規劃方法。沒有足夠的和可靠的原始資料,任何優秀的規劃方法都不可能取得切合實際的規劃方案。一個優秀的電力系統規劃必須以堅實的前期工作為基礎,包括蒐集和整理系統電力負荷資料、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情況、電源點和輸電線路方面的原始資料等等。

  規劃業務管理模組涉及省公司和地州公司的大部分規劃業務,並將部分業務抽象為工作流,實現各種規劃業務的流程管理。

  規劃輔助決策模組提供規劃分析和規劃專案管理過程中必需的一些輔助決策分析功能,具體可包括負荷預測、電力電量平衡、電網規劃等功能,並提供與潮流、穩定、短路電流計算、經濟分析等現有成熟軟體的資料介面。

  三、工程可研階段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通過多年的努力,福建電網輸變電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可研審查中仍暴露出以下問題:變電站通用設計方案不能與省內實際情況完全有效結合、變電站進出線缺乏統籌規劃、通用設計應用率不高,以下就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

  1.完善細化變電站通用設計方案

  以福建省泉州市為例,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1年底,泉州市轄供電佔地面積683.94平方千米,最大負荷為1065MW,全年售電量為54.85億kWh。

  泉州部分地區110千伏變電站由於徵地困難和政府要求,需建設全戶內變電站。通用設計中全戶內變電站方案主變均採用本體與散熱器分離佈置及高壓側均採用電纜進線,此類方案建築面積較大,投資較高,而且執行單位提出電纜執行不方便。因此,建議公司相關部門委託設計單位補充全戶內變電站主變本體與散熱器合併佈置,且主變高壓側採用架空進線方案上報國家電網公司基建部批准。

  2.加強變電站出線規劃管理

  泉州地處沿海,經濟發達,輕工業發展迅速,往往造成區域性負荷突增,線路過載。目前,泉州市轄供電區仍有39個臺區存在低壓問題。其中,線路供電半徑過長是造成該問題突出的主要原因。這就要求變電站進出線需要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在滿足電網結構需要的同時不斷優化網路結構,增加線路間聯絡迴路,以便在用電負荷高峰合理調節線路執行方式,緩解過載線路供電壓力。

  對於新建220千伏變電站,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各級電壓出線統籌規劃。設計單位一般會對變電站出線做出一個整體規劃,但不可能對終期規模出線一次規劃準確到位。由於各地州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客戶用電工程激增,這些專案大多不在規劃當中,且設計單位由使用者自行委託,設計質量良莠不齊,有些設計單位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和便利佔用出線間隔,如果監管不到位,勢必造成出線間隔佔用不合理,後續出線相互交叉,倒換間隔現象發生,並造成停電和投資浪費。各地州公司對此應高度重視,必須對所管轄220千伏變電站的110千伏出線統籌規劃,並根據新變化、新情況及時調整。新建工程接入時,都要按規劃實施,不在規劃中的專案尤其是客戶工程,更要認真分析研究,合理分配出線間隔,杜絕由於人為因素造成出線交叉、倒換間隔的現象發生。出線規劃要遵循優化、美化與簡化的理念,變電站進出線應儘可能做到“直進、直出、歸併整齊”,不採用斜進斜出方式,以美化變電站周邊環境,達到節約資源和環境友好的目標。

  3.加強設計管理,提高通用設計應用水平

  在設計管理方面,浙江、安徽、山東、江蘇等省公司都有非常好的經驗做法,例如開展設計競賽、設計評優、對重點工程組織施工圖設計審查、制定輸變電工程設計激勵考核辦法等等,目的都是為了從源頭上把好工程質量關。福建公司在這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嘗試。為了引導和鼓勵設計單位開展設計優化和技術創新,相關部門對2011年特一批專案可行性研究成果進行了設計評價,作為後續專案委託的重要依據。

  可研階段還應加強通用設計的應用。福建地區屬於丘陵地帶,氣象條件複雜,相關設計人員在深入瞭解國網頒佈的通用設計的同時,還要依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要努力汲取設計管理方面優秀省份的工作經驗以及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完善自身通用設計,提高通用設計應用水平,不斷擴大通用設計覆蓋面,提升效率,滿足福建電網快速發展要求。

  四、結束語

  電網規劃是電力網路建設和改造中的重要環節,實施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1***電網規劃不但要切合實際情況,還需適當超前。在正確處理近期建設和遠期發展關係的同時,需要考慮到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綜合效益。

  ***2***電網規劃需要得到城市規劃部門的認可,並且應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使規劃不僅具有權威性,也具有靈活性。

  ***3***當前電網電氣自動化建設尚缺乏成熟經驗,可以根據先試點、後推廣原則進行,市區可先做試點,如先建立電網地理資訊管理系統,這是日後電網電氣自動化缺一不可的,對於目前的執行管理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有用的系統。

  ***4***把滿足負荷的增長以及工地可靠性作為重要的理念貫穿在整個電網建設當中。

  ***5***不但要儘量按照規劃目標進行實施,還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分階段地實現電網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