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文明樹新風倡議書

  告別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爭做文明使者,為創造文明和諧環境貢獻自己的光和熱。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僅供參考!

  “講文明,樹新風” 倡議書【1】

  親愛的同學們:

  文明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標誌,千年中華自古便是禮儀之邦,所謂“倉廩實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站在時代發展的浪尖,我們更應該展現財院學子良好的風貌,傳承文明的旗幟,揚起文明的風帆。對此,院團委特向廣大同學提出如下“講文明、除陋習、樹新風”的行動倡議:

  一、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加強道德修養。充分認識建設文明校園,提高自身文明素質的重要意義,身體力行,投入文明校園的建設中。我們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的未來,在建立文明校園過程中,我們更應加強道德修養、培養高尚的人格、規範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言語文明,展現儒雅風範。 語言是一門藝術,提倡文明用語,見到老師和長輩時,應該主動問候,生活中要主動與同學打招呼,對於學校的工作人員應以禮相待,言語文明。微笑常常也是一種無聲的文明語言。

  三、著裝打扮文明,凸顯青春風貌。大學生充滿著青春活力,衣著打扮要體現身份特徵,提倡樸素、大方、整潔,應該大力倡導:“不比吃穿比學習,不比貧富比能力,不比消費比理財”的理念,打造青春活力、美麗自信的自我形象。

  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打造文明形象。得體的舉止能夠反映一個人的修養,作為一名文明的大學生,要具備文明的舉止。有較強的時間觀念和誠信意識,做任何事情都要守時守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遵紀守法、刻苦學習、講究衛生、文明交往、助人為樂、不遲到早退、不吸菸酗酒、不打牌賭博、不打架鬥毆、不說髒話、禮貌待人、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集體,做一個道德高尚、舉止高雅的大學生。

  五、端正學習態度,維護教室環境。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場所。在教室等公共場合保持安靜,自覺關閉通訊工具,自覺遵守教室使用管理制度,杜絕課桌文化、佔座等不良習慣,共同保持優雅高效的學習環境。

  六、保持宿舍文明,營造溫馨家園。宿舍給人帶來溫暖舒適的感覺,保持宿舍的乾淨整潔,形成良好的舍風;不抽菸喝酒,不違章使用電器,不沉迷於網路遊戲。此外,還應該保持公共衛生,為自己為他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七、倡導和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做文明禮儀的實踐和傳播者,自覺學習禮儀知識,自覺踐行文明禮儀,破除封建迷信,崇尚科學,爭做文明使者。

  “講文明,樹新風” 倡議書【2】

  全縣廣大城鄉居民朋友們:

  今年是紀念“向雷鋒同志學習”51週年。雷鋒是我們中華兒女共同學習的楷模!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的雷鋒精神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激勵著華夏大地上每一位炎黃子孫。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學雷鋒活動,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有力載體。為了秉承雷鋒精神,在此特向全縣人民發出如下倡議:

  1、爭做“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的踐行者。積極身體力行,爭做一名“文明靖州人”。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不破壞綠化,不損壞公物,不違反交通法規,爭做踐行文明的模範。

  2、爭做“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的先行者。每位公民都要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自覺遵守居民文明公約和行為守則,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堅決同不文明行為作鬥爭,勇敢地站在開創靖州文明新風尚的最前列。

  3、爭做“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的倡導者。積極宣傳雷鋒精神,鼓勵帶動身邊的人,加入並壯大學雷鋒活動志願者隊伍,開展交通安全知識、法律知識、低碳環保理念、水資源保護等宣傳活動,讓靖州大地“人人學雷鋒、天天有雷鋒、時時做雷鋒”。

  4、爭做“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的推動者。積極支援和參與學雷鋒活動,社會各界要通過送醫療、送技術、結對子、辦實事等形式,推動學雷鋒活動深入開展。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朋友們,弘揚雷鋒精神是時代的要求,人們的願望。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傳播文明,引領風尚,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青春、智慧和汗水讓雷鋒精神伴隨文明、和諧、美麗靖州熠熠生輝。

  “講文明,樹新風” 倡議書【3】

  親愛的同事們:

  集團公司將於11月份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通過這次活動,大力弘揚“友愛、勤勞、奉獻”的精神,促進企業精神文明的建設。

  作為集團公司的所有成員,我們要求大家,每天早上清理自己和身邊其他同事桌面的衛生清潔,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公司號召全體員工行動起來,通過從一點一滴做起,提高自我修養,為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您將愛心奉獻,他人所得到的溫暖和幸福,您播種了善良的種子,您將會收穫愉悅,也會收穫尊敬。

  有關講文明樹新風的倡議書四

  全縣廣大市民朋友們:

  江蘇省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集中反映了一座城市科學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是體現城市經濟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金招牌”,也是非常重要的無形資產和戰略資源。建立省文明城市,對於推動響水城市轉型發展、提升城市內涵、廣集發展資源、造福城市居民、打造城市品牌,促進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立省文明城市,是我縣繼建立省級衛生城市之後的又一項系統性建立工作。當前,我縣建立文明城市工作已經到了衝刺迎評階段,這關係到響水城市未來發展,更關係到我們每個市民的切身利益。在此,我們向全縣廣大市民發出如下倡議:

  一、積極參與,形成建立合力。響水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美好的家園需要我們共同建設,文明城市需要廣大市民共同建立。希望廣大市民牢固樹立“響水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觀念,大力弘揚“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的志願服務理念,積極參與志願服務等各種公益活動,人人爭當志願者,人人為建立做貢獻,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建立。大力倡導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以主人翁的姿態為建立省級文明城市增添光彩。

  二、從我做起,爭當文明市民。要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傾情書寫中國夢的響水新篇章,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從小事做起;不亂貼亂畫,不亂潑亂倒,不亂停亂靠,不破壞公物;不講粗話髒話,不隨地吐痰,不闖紅燈,不亂穿馬路,不踐踏草坪。革除陋習,倡導文明,養成良好的習慣,樹立文明禮貌新形象。

  三、弘揚正氣,樹立文明新風。大力弘揚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範,遵守公共場所秩序,愛護公共設施,和諧家庭鄰里關係,敢於向一切不文明行為說“不”。讓人人成為文明城市的建立者、驗收者、享受者和維護者,形成“知響水、愛響水、建響水、美響水”的良好風尚。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以文明之行動,興文明之風尚,為建設繁榮、生態、和諧、文明的新響水而努力奮鬥!

  有關講文明樹新風的倡議書五

  1_

  山西省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間習俗眾多,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科學知識的普及,一些習俗已明顯不合時宜,特別是婚喪嫁娶等活動中的鋪張浪費、封建迷信、低階粗俗等陳規陋習,敗壞社會風氣、損害人際關係、浪費社會財富,有悖中華傳統美德,影響社會文明程序,廣大人民群眾不勝其煩、欲罷不能、反應強烈。為進一步弘揚優良傳統,淨化社會風氣,建立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領全社會以實際行動移風易俗,革弊立新,我們向全辦幹部職工倡議:

  一、婚事雅辦。提倡不比排場,不比彩禮,不給家庭增添不必要的負擔。提倡舉辦莊重儉樸、溫馨祥和的新式婚禮,以參加公益活動、夫妻共植紀念樹、文明旅遊等方式紀念新婚。避免婚車堵路、炮聲擾民等不良現象。文明迎新娘、文雅鬧洞房。

  二、喪事簡辦。提倡厚養薄葬,縮短下葬時間,減化喪葬程式,有條件的地方儘量火葬。儘量不在街道、廣場和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搭建靈棚、演奏高音哀樂。提倡以“獻一束花、植一棵樹、敬一杯酒、開一個家庭追思會”等方式祭奠逝者。堅決摒棄設道場、搞占卜、撒紙錢等封建陋習。

  三、節儉操辦。提倡節儉辦理婚喪嫁娶等有關事宜,儘量降低宴請的次數和標準,儘量減少邀請的物件和範圍,儘量降低使用車輛的數量和檔次,儘量減少餐桌上、車輪上的浪費。老人過壽、新居落成、子女滿月、升學等喜慶事宜,儘可能只在直系親屬範圍慶賀。

  革弊立新,勢在必行;移風易俗,利國利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激濁揚清,以健康文明、勤儉節約、崇尚科學為榮,以大操大辦、奢侈浪費、愚昧無知為恥,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新風正氣的積極倡導者、主動傳播者和自覺實踐者,不斷為社會注入正能量,讓山西更文明,讓生活更幸福,為我省“淨化政治生態、實現弊革風清、重塑山西形象、促進富民強省”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