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有感

  國學,猶如浩瀚沙漠中一朵豔麗的鮮花,猶如湛藍天空中耀眼的太陽,猶如漆黑夜裡熠熠生輝的燭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今天,我看過《經典朗讀大賽》後,發現,好多的國學,在我的眼裡,都是一片模糊、朦朧,即使我學過的國學,他的廬山真面目,由於我身在此山中,所以依然看不全,看不透。

  《“國學小名士”經典朗誦大賽》裡的人主要包含中學生,他們的國學積累出乎了我的意料。我熟悉的,我不熟的,甚至還有生僻的居然都會。真可謂是無事不知啊。這讓我體會到了他們積累國學的多少,他們不只是會背古文,還理解國學。

  國學,是一個在漸漸消亡的一門知識,從過去的家喻戶曉,到現在的沒人知道多少。國學中的意義也被人更改,就比如說,有的人看《孫子兵法》,卻利用《孫子兵法》想怎麼讓自己升職。國學現在就像天邊的彩霞,看上去美好,可是卻轉瞬即逝;又像地上的花朵,聞著香氣撲鼻,可有怎麼樣?依然隨時會凋謝、枯萎。但是如果想挽救國學,傳承國學,那只有讓陽光不再溜走,讓花兒分撒種子,這樣,重拾遺棄的明珠,才能挽救國學,讓國學繼續傳承下去。

  現在的國學,只有往下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才能發展下去,可是光背是沒有用的,國學,是靠做到的,國學是什麼,是中華民族的道德品行。

  但是,如今,人們為什麼學國學呢,我猜,可能是為了傳承國學、為了完善自己的品行而學國學,但是真正這樣想的人又會有多少呢?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少年,就只能擔任起傳承國學的事,讓國學不再像小花、彩霞,而讓他像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竹子一樣,紮根在我們炎黃子孫的心中。

  篇二

  少兒頻道播出的《國學小名士》,主要考察了選手們對國學文化的掌握程度。選手們個個身懷絕技,冷靜對待老師出的國學題目,對答如流,使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那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比賽,堪比一部部扣人心絃的大片,吸引著我。有遺憾的感動,有溫馨的力量,這是一場重塑我們精神的啟蒙運動。“創意誦讀”展示了選手們的獨特個人魅力,讓人讚歎不已;一項項公益活動,更形象直觀地詮釋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我愛記詩詞”環節中,小選手對答如流,妙語連珠,觀眾禁不住熱烈鼓掌,更激發了我學習習國學的興趣。特別精彩的是“楹聯對決”,小選手個個才華橫溢,令人羨慕。小選手根據提供的上聯,對出下聯。如上聯“一元二氣三陽開泰”,對出的下聯是“四書五經六藝貫通”、“四海五洲六合同春”,評委老師從不同角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真讓我大開眼界,也明白了什麼是平仄。原來小小的對聯,蘊含著那麼多豐富的知識,這與選手們平日對詩詞的積累是分不開的。

  觀看《國學小名士》,讓我更加了解中國經典詩文和它們的含義,也感受到了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滿招損,謙受益”已深深印在腦海中,我會把它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時時刻刻激勵我前進;“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的愛國精神,深深地將我折服。每一句詩詞都給了我前進的動力,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啟發著我們去開發更美好的東西。

  我專注於每一個節目的表演,聽著他們充滿激情的朗讀,看著他們微笑而平和的表情,讓我也身臨其境,跟著他們一起緊張著,一起思考著,一起微笑著,在答題的過程中,我才發現自己掌握的知識是那麼的少,有一句話說的好,“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如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是呀,只有飽讀詩書,才能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呀!從今往後,我也要多學習積累古詩詞,擷取民族智慧的結晶,把祖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國學,猶如浩瀚沙漠中一朵豔麗的鮮花,猶如湛藍天空中耀眼的太陽,猶如漆黑夜裡熠熠生輝的燭光……古人用驚人的智慧,為我們的文化藝術發展鋪好了道路。我們新一代年輕人,就應該要把它繼承發揚下去,這也是我們的使命。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誦讀經典,傳承美德,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篇三

  歷史就如同夜空中劃過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間,而那美卻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

  什麼是詩詞?如果讓小時候的我來說,那就是那一句兩句難理解的句子;或者說是,隊形排列整齊的幾十個字。而現在讓我說,那就是中華文化中的顆顆珍珠,那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或者說,那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

  對於文學而言,我最佩服的便是語言的鬼斧神工,那些古代文人用千言萬語匯聚成幾句簡短的詩句,而且又有那麼豐富的內涵,並且富有藝術魅力。我想,只有特別好的詩詞才會流傳至今吧,畢竟歷史都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

  就好比浩瀚的沙漠中的一朵豔麗的鮮花,湛藍的天空中那個耀眼的太陽,漆黑夜晚裡熠熠閃耀的燭光……詩詞在我們的心中變成了唯一而有記憶的東西!

  歷史悠久的華夏民族,文化豐富的華夏民族,地大物博的華夏民族,有多少英雄兒女為你而死,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捍衛你而不屈不撓,造就瞭如今我們擁有豐富內涵的不屈不撓的藝術傳承!

  世界那麼大,為什麼我會出生在這個地方?學習這種語言?長成這種樣子?因為有種文化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需要我們美化和改造!然而,我唯一不解的是,這偉大的文化究竟是從何而來?是從睡夢中忽然領悟,從遊戲中忽然獲得啟發,還是……都不是!那都是古代文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是他們智慧的結晶,而那結晶封存到現在被我們再次開發,提煉出了更美的東西——詩詞!但這並不是我們改變或者改造,而是對它的深度利用,比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早汗青”的愛國精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深邃理念!以及“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的深刻領悟!每一句詩詞都啟發著人們去開發更美的東西……

  現在的我在想念著古人時,覺得他們竟有如此智慧,為我們文化藝術鋪好了發展的道路!那時候的人們,有鑿壁偷光的精神,有聞雞起舞的意志,有懸樑刺股的決心……而那些所謂的精神熬到現在,卻都是化為烏有,就好像跟著梁山伯與祝英臺一起化蝶飛走了!

  其實沒有!

  那些所謂的精神只是被一步步篩選掉了,因為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我們不再需要那老掉牙的精神灌輸。現代並不等於過去,往事隨風,一吹就散,剩下的就只有回憶、悼念!

  中國,隨著語言發展而發展,從文言文到白話文,而現在那些過去的語言卻又被髮掘出了另外一種價值。哦!它們應該是無價的!

  黑夜中流星劃破了天空……就在那一瞬間留下了最美的風景——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