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李密簡介
李密***582-619***,字玄邃, 一字法主,漢族,隋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隋朝李密人物生平
出身貴族
李密***582-619***,字玄邃, 一字法主,漢族,隋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祖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南***。出身貴族。曾祖父為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李弼。祖父李曜,為北周的邢國公。父親李寬為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郡公。李密襲父爵,為侍從官。
起兵反隋
越國公楊素途經李密隱居之處,看見李密在勤奮讀書。回府後楊素對兒子楊玄感提及此事,楊玄感遂與李密傾心相交。後因對隋朝廷不滿,於大業九年***公元613年***參與楊玄感起兵反隋。他曾向楊玄感獻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襲據涿郡,扼臨榆關,使隋軍潰散關外;中策是攻佔長安,佔據關中和隋煬帝對抗;下策是攻打洛陽。楊玄感恰恰採取了必敗的下策,攻打洛陽。失敗後李密被監禁,不久在押送途中逃脫。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翟讓在東郡***今河南滑縣東***發動農民起義,因以韋城瓦崗寨***滑縣南***為根據地,故稱瓦崗軍。李密投奔於翟讓軍中,向翟讓進獻“攻取滎陽,爭雄天下”之策。在李密的全力幫助下,翟讓很快實現了奪取滎陽的目標,隨後又在滎陽大海寺擊殺隋朝名將張須陀,李密因此深得翟讓的賞識和重用,他的實力和威望在起義軍中大增。李密曾擴修、佔據金墉城,並以此作為與隋朝廷對抗的大本營,金墉城位於今洛陽城東北大約15公里、孟津翟泉村東、漢魏洛陽故城西北角。多年來,考古工作者已多次進行重點發掘,部分夯土城牆仍保留在地面之上,最高者可達6米。
屢破隋軍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春,李密率精兵七千,攻取興洛倉***即洛口倉,因地處洛水入黃河之口而得名***,佔據倉城,開啟糧倉,賑濟災民,百姓紛紛歸附義軍,李密的隊伍很快壯大,並多次打敗隋軍,步步逼近東都洛陽。不久,在洛口倉城建立了政權。由於眾望所歸,李密被翟讓和眾將領擁戴為主,稱“魏公”,年號“永平”。接著,李密率兵攻克鞏縣***今鞏義市境***,輕取回洛倉***在隋唐洛陽城北七裡***,兵臨洛陽城,雙方戰於東都郊外。在此期間,李密大量起用隋朝的降官降將,和翟讓之間因處理隋降官、分配軍資等問題,發生火併,李密殺翟讓及從者數百人,從而取得了瓦崗軍的絕對領導權,然瓦崗軍的軍事實力也因此受到重創。
攻宇戰王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正月,李密率三十萬大軍,進佔金墉城,加緊修復城門、城牆和其他防禦設施,並兵屯邙山,直逼上春門***隋東都城東垣北門***,洛陽城告急。正在這時,政局突變,宇文化及在江都用練巾勒死隋煬帝,立秦王浩為傀儡皇帝,自率十萬大軍北上,訊息傳到東都洛陽,被稱為“七貴”的大臣們***段達、王世充、元文都、韋津、皇甫無逸、盧楚、郭文懿和趙長文***擁立留守洛陽的越王楊侗即位,改元皇泰。時王世充專橫跋扈,楊侗欲借李密之手除之,遂派人冊封李密為太尉、尚書令、東南道大行臺行軍元帥、魏國公,聲稱平定宇文化及之後便讓李密前來東都輔政。李密為避免兩面作戰,腹背受敵,接受了冊封,七月出兵東討宇文化及。兩軍在童山激戰,宇文化及兵敗北走。
正當李密和宇文化及竭力拼殺之時,王世充趁機滅掉了異己,獨攬洛陽隋廷朝政。李密得知王世充專權,拒絕入朝朝見,回到了瓦崗軍的根據地金墉城。當年九月,王世充趁李密戰後疲憊之機發動進攻,率精兵兩萬、戰騎兩千,威逼偃師,在通濟渠南岸安營紮寨,在洛水上架設浮橋,準備決戰。
此時的李密驕傲自滿,不再體恤將士,府庫中沒有什麼積蓄,甚至打了勝仗李密都不把戰利品分給將士們,使得瓦崗軍將領離心離德。賈閏甫、徐世勣等人數度相勸,遭到李密的疏遠;李密反而對貪財的邴元真言聽計從。
618年***唐武德元年***,王世充乘勢襲擊瓦崗軍,敗瓦崗軍數員驍將。李密得知後命王伯當據守金墉城,邴元真守洛口倉城,親率精兵到偃師迎戰。裴仁基建議李密偷襲東都,但李密不聽。王世充強渡洛河,雙方大戰於邙山腳下,王世充大破李密。瓦崗軍的裴仁基、祖君彥、程知節等被王世充所擒,邴元真、單雄信等人久不滿李密,相繼投降王世充。瓦崗軍遭到重創,李密東逃虎牢關,王伯當退守河陽。再後李密西逃長安,投奔李淵。當年瓦崗軍的戰將秦叔寶、徐懋功、羅士信、程咬金等也都先後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