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長避短的典故

  揚長避短的意思是發揚長處;避開短處。大家對的瞭解有多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秦孝公二十四年***前338年***,縱橫家蘇秦遊說秦惠文王失敗後,身上穿著破舊的衣服,腳上穿著破草鞋,肩上挑著擔子,十分狼狽地徒步回到自己的故鄉洛陽。他不顧兄嫂和妻子的嘲笑,關起門來勤奮讀書,睏倦時便以錐刺股。一年之後,學業有成,蘇秦又開始了他的遊說活動。

  此次出行,蘇秦的目的是要使燕、趙、韓、魏、楚、齊六國締結聯盟,共同對付秦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合縱抗秦”之策。蘇秦首先北上說服了燕文候,燕文候十分高興地對蘇秦說:“我的國家是個小國,力量薄弱,西邊受到強秦的威脅,南邊又靠近齊國和趙國,齊、趙兩國都是強國,現在你以合縱抗秦之策來開導我,讓燕國參加合縱以***燕國,我願意率領全國百姓聽從你的安排。”

  燕文侯死後,燕易王即位,齊國趁燕國辦喪事之機向燕國發動進攻,奪取了燕國的十個城池。蘇秦得知此事,便為了燕國去遊說齊威王,齊威王以上賓的禮節接見了蘇秦。蘇秦首先向齊王跪拜兩次,祝賀齊國奪取了燕國的十座城地,緊接著又仰面朝天,為齊國弔喪。齊王非常震驚,按戈倒退了幾步對蘇秦說:“你這個人先是慶賀,後又弔喪,究竟是何居心?”

  蘇秦不慌不忙地回答說:“人們在飢餓的時候,所以不吃毒藥附子,是因為它雖然暫時可以吃飽肚子,終究還會死去,這同飢餓而死,同樣都是令人痛苦的。現在燕國雖然弱小,卻是強秦的女婿,燕易王的妻子正是秦惠文王的女兒,大王貪圖燕國的十座城池,卻和強秦結下了深仇。您的這些做法,是想促使燕國成為進攻齊國的先鋒,使強秦作為燕國的後盾,把天下最精銳的秦兵招來進攻齊國,這恰恰如同是吃了毒藥附子一樣。”

  齊王聽了,非常恐懼,問蘇秦說:“如此說來,那該怎麼辦呢?”蘇秦回答說:“聖人處理事情,就是要‘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大王如能聽取我的建議,不如歸還燕國的十座城池,謙恭地向秦國謝罪,秦王知道大王是因為秦國的緣故才歸還燕國的十座城池,一定會感激大王;燕國不費吹灰之力而收回了十座城池,也一定會感激大王,這就是擯棄深仇而建立厚誼的辦法。如果秦國和燕國都侍奉齊國,大王發出的號令,天下諸侯各國誰敢不服從?這種做法,就是使您以空洞的言詞去順從秦國,並以退還燕國十座城池換取了號令天下的成果,這也正是稱霸天下的事業,轉禍為福、轉敗為功的事業,大王您為什麼不趕快去做呢?”

  齊王聽了,高興萬分,馬上將燕國的十座城池奉還,並贈送黃金一千斤給燕國的王后,向燕國表示歉意。蘇秦離開時,齊王一路上不斷叩頭,表示願意與燕國結為兄弟之國,並且向秦國表示謝罪。

  當蘇秦離燕使齊時,有些大臣因嫉妒蘇秦,便在燕易王面前說蘇秦的壞話,挑撥蘇秦與燕王的關係。他們對燕王說:“蘇秦是天下最不可相信的人。大王以萬乘之國君主的身份甘居於區區蘇秦之下,在朝廷上尊崇他,這是在向天下顯示燕國的君臣與小人為伍。”

  燕易王聽信了讒言,當蘇秦從齊國回來後,燕王不但不表彰蘇秦收回燕國的十座城池,使齊國向燕國請求修好之功,反而疏遠蘇秦,不再任用蘇秦為官。

  蘇秦見自己對燕國的忠信舉動得不到燕王的賞識,反而遭到燕王的冷落,知道是有人在燕王面前中傷於他,便面見燕王說:“我原是東周洛陽的一個鄙陋之人,當初步行數千裡來拜見大王的時候沒有一點兒功勞,大王卻親自到郊外來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當官做事。如今,我作為大王的使者,從齊國索回燕國的十座城池,使處境危險的燕國獲得了***,而大王卻不相信我。這一定是有人在大王面前中傷我,我的忠信之舉卻深深得罪了大王身邊的人。可見,講忠信是有罪過的。”

  燕王說:“講忠信又有什麼罪過呢?”蘇秦回答說:“大王有所不知,臣請求得到允許向大王報告一件因忠信而獲罪的事。我的鄰居有一個人到遠方去做官,他的妻子難忍寂寞,便與別人私通。當得知丈夫快要回家時,同她私通的那個人非常擔心,坐臥不安。那位妻子卻說:‘您不必害怕,我已經準備好藥酒等著他了。’過了兩天,她的丈夫回來了,她指使小妾將藥酒送給她的丈夫。小妾知道那是一杯毒酒,如果獻上去,就要毒死自己的男主人;而講實話,男主人就會驅逐自己的女主人。於是,她假裝摔倒,把酒灑在地上。男主人大怒,揚鞭痛打了她一頓。她故意摔倒把毒酒灑掉,對上救活了男主人,對下保住了女主人。她的忠心達到了這種地步,竟然免不了一頓鞭打,她就是因為忠信而獲罪的人。我的事,不幸正像那個棄酒的小妾一樣。我忠心侍奉大王,出使齊國,伸張了燕國的大義並且有益於燕國,如今竟然獲罪。我擔心,以後侍奉大王的人,恐怕沒有人再對大王講忠信了。況且,我遊說齊王,如說不出打動齊王的那番話,即使有堯、舜那樣的智慧,也不能索回被齊國侵佔的那十座城池。”

  燕易王聽罷,知道錯怪了蘇秦,連忙向蘇秦表示歉意,仍舊像以往那樣重用蘇秦。

  揚長避短的解析

  [釋義] 揚;發揮;避:迴避;避開。發揚長處;避開短處。

  [語出] 《蕭山農工商聯合企業顯示優越性》:“因地制宜;揚長避短。”

  [正音] 長;不能讀作“zhǎnɡ”。

  [辨形] 避;不能寫作“癖”。

  [近義] 避實擊虛 取長補短

  [反義] 因陋就簡 以短擊長

  [用法] 含褒義。用於工作。一般作分句、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揚長避短的故事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