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音樂生涯是怎樣

  莫扎特的一生,可以說成績斐然,他給後世留下了許多經典的作品,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爭相學習和模仿的物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莫扎特的音樂生涯,希望對你有幫助。

  莫扎特初露鋒芒時期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宮廷樂師的家庭。3歲起顯露極高的音樂天賦,4歲跟父親學習鋼琴並開始作曲。

  ***1762~1773***1762年,6歲的莫扎特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慕尼黑、維也納、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試驗性的巡迴演出,獲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們先後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義大利等國作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獲得成功。他的作品前期積極向上。這些旅行演出對莫扎特的藝術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他有機會接觸到歐洲當時最先進的音樂藝術——義大利歌劇、法國歌劇、德國的器樂,又接觸到了作曲家J.S.巴赫、G.B.馬蒂尼、G.B.薩馬蒂尼等,並學習了他們的作曲技術,這使他以後能夠成為他那個時代在創作上風格最為廣泛的一位作曲家。

  這一時期,莫扎特在倫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或長笛***的奏鳴曲,寫作了3首交響曲和歌劇《虛偽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與巴斯蒂娜》***1768***、《本都國王米特里達特》***1770***、《盧齊奧·西拉》***1772***等作品。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響。這一時期的作品已經顯示莫扎特創作體裁的廣泛性和他對歌劇創作的興趣。

  莫扎特成熟時期

  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薩爾茨堡,在父親的輔導下,彌補被中斷了的音樂與文化的學習,同時利用旅行中獲得的知識與素材,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歌劇《假園丁》***1775年***和《牧人王》***1775年***。

  這時已經成人的莫扎特,對自己卑微的奴僕地位感到不滿。為了爭取人身與創作的自由,他經過激烈的鬥爭,終於在1777年9月獲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親進行了兩年的旅行演出。為了另謀職位,以便永遠離開薩爾茨堡,他先後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學、演出,進一步加深了對不平等制度的認識和體會。在曼海姆時,他得到一些市民音樂家的幫助與同情,並接觸到當時歐洲重要的曼海姆樂派,聽到第一流管絃樂隊的演奏。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由於母親病逝,加上未能謀到職位,不得不在1779年1月返回薩爾茨堡。

  這一時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創作了2首長笛協奏曲、1首雙簧管協奏曲、7首鋼琴小提琴奏鳴曲、3首鋼琴奏鳴曲,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樂派的影響。在巴黎,他還寫了巴黎交響曲、交響協奏曲、管絃樂序曲、長笛和豎琴協奏曲、長笛絃樂四重奏、4首鋼琴變奏曲、4首鋼琴奏鳴曲等。第2次途經曼海姆時,寫了一些宗教音樂、3部交響曲、小提琴中提琴的交響協奏曲、小夜曲、嬉遊曲、兩架鋼琴的協奏曲、3首風琴協奏曲等。1780年完成了歌劇《伊多梅紐》的創作。

  這一時期莫扎特的作品嚴謹,在內容上反映了當時狂飆運動思潮的影響,在形式上出現了新的要素,如奏鳴曲式第1樂章的呈示部,出現了與第1主題相對比的第2***或更多的***主題在再現部中,常常改換主題出現的次序,有時對主題材料也進行了不同於呈示部的處理,在第1、2樂章間,有了強烈的力度對比等等。這些手法,增強了他的音樂作品的戲劇性,使古典奏鳴曲式進一步形成。

  莫扎特維也納時期

  莫扎特再也無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毅然向大主教提出了辭職,到維也納謀生。他是奧地利歷史上第一個有勇氣和決心擺脫宮廷和教會,維護個人尊嚴的作曲家。但是以後他雖然名義上是一位自由作曲家,實際上仍然無力抗爭封建社會對他的壓迫。生活的磨難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維也納的10年,成為他創作中最重要的10年。1781年,他和大主教決裂後,寫出了著名的歌劇《後宮誘逃》。該劇於1782年7月首演,獲得很大成功。1782年,他在沒有徵得父親的同意的情況下,同一位曼海姆音樂家的女兒康施坦絲·韋伯結了婚。莫扎特和當時正在維也納的J海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向海頓學習了四重奏和交響曲創作的經驗,並寫了6首絃樂四重奏贈送給海頓。1784年,他參加了“共濟會”***也叫兄弟會,是拿破倫在埃及建立的,宣言自由平等,兄弟之愛***,是維也納第八支部的成員。他熱心地參加了這個帶有資產階級啟蒙思想色彩的祕密宗教團體的活動,對它所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有強烈共鳴,並在這種思想的啟示下寫出了許多作品。

  1785年,一度倒閉了的維也納民族劇院恢復,莫扎特有了從事歌劇創作的機會。他寫了一部滑稽戲《劇院經理》***1786年演出***。1786年完成並上演了《費加羅的婚禮》,該劇的影響很大,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戶曉。1787年《唐璜》完成並得到演出。在維也納,莫扎特發現了J.S.巴赫的作品。他對巴赫的復調技法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這對他後期的創作起了重要影響。

  17***4月,貧困中的莫扎特,由他的學生卡爾·利希諾夫斯基公爵帶領,到柏林,德累斯頓,萊比錫等地演出。雖然轟動一時,卻未能解脫他的經濟困境。1790年1月,他的歌劇《女人心》上演。2月,皇帝去世,莫扎特向繼任皇帝利奧波德二世請求接任宮廷樂長L.霍夫曼的職位,得到同意,但未實現。1791年,他寫了歌劇《蒂託的仁慈》,未獲成功。同年9月寫了最後一部歌劇《魔笛》,並在重病中寫作大型宗教音樂作品《安魂曲》,其中由於病入膏肓,甚至部分由人代筆創作,終未能全部完成,便與世長辭了。死後被葬在維也納貧民公墓的一個不知名的地方,享年35歲。

  莫扎特的死亡之謎

  究竟是誰或者究竟是什麼給予了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致命一擊?中毒、腎病、感染……這個問題至今仍然眾說紛紜,難下定論。兩位美國學者提出的“失血說”及“維生素D匱乏說”令這位早逝的天才在死後220年再度成為學界的焦點。

  兩個世紀以來,莫扎特之死一直籠罩在重重疑雲中。據美國演藝醫學協會前會長、前整形外科醫生威廉·道森介紹,莫扎特的遺體在死後三天內下葬,且從未有人提出對其進行屍檢。直到30年後,相關的證據及報告才被逐漸披露。即使如此,許多相互矛盾的細節或說法反而令莫扎特之死越發撲朔迷離。更糟糕的是,19世紀的醫學水平遠落後於現在,儘管莫扎特的醫生均是大名鼎鼎的學界泰斗,然而“他們不知道何謂維生素,不知道何謂細菌,也不知道何謂血壓,他們壓根兒沒有足夠的知識或技術來治療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