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十大動物

  這個地球上已知的種群中最大的動物,它們每一個都不得不讓人驚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世界上最大的十大動物

  藍鯨

  藍鯨***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 藍鯨亦稱“剃刀鯨”,是地球上最大與最重的動物,屬於哺乳綱、鯨目、鯉鯨科。分佈廣泛,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中都有。藍鯨的身軀瘦長,背部是青灰色的,不過在水中看起來有時顏色會比較淡。目前已知藍鯨至少有三個亞種:生活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B. m. musculus;棲息在南冰洋的B. m. intermedia與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B. m. brevicauda***也稱侏儒藍鯨***。在印度洋發現的B. m. indica則可能是另一個亞種。與其他鬚鯨一樣,藍鯨主要以小型的甲殼類***例如磷蝦***與小型魚類為食,有時也包括魷魚。藍鯨在晚秋開始交配,並一直持續到冬末 ,雌鯨通常2~3年生產一次,在經過10~12個月的妊娠期後,一般會在冬初產下幼鯨

  最大的陸地動物:非洲大象

  活在從海平面至海拔5000米的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雄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

  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北極熊

  又稱白熊,是在北極裡的熊,他是陸地上最龐大的食肉動物。在他的生存空間裡,他位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北極熊的毛是白色而稍帶淡黃色的,但它的面板是黑色的,黑色的面板有助於吸收熱量,這是保暖的好方法。按動物學分類屬哺乳綱,熊科。頭部較小,耳小而圓,頸細長,足寬大,肢掌多毛。是僅次於阿拉斯加棕熊的陸生最大食肉動物之一,體重可達750千克,體長可達2.7米,用後腿直立時,可平視大象。白熊棲居於北極附近海岸或島嶼地帶。獨居,常隨浮冰漂泊。性凶猛,行動敏捷,善游泳。2013年8月一則北極熊餓死的新聞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

  灣鱷,又名河口鱷、鹹水鱷、馬來鱷,因二戰末期的蘭裡島之戰而出名,因此又名食人鱷,位於溼地食物鏈的最高層次,為23種鱷魚品種中最大型的一種,也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由於它是鱷目中唯一頸背沒有大鱗片的鱷魚,所以亦被稱為“裸頸鱷”。灣鱷與鱷魚種群中的其他鱷魚一樣,屬於恐龍家族,大約在兩億年以前就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變化,它的凶狠殘忍與其他鱷魚無異,但它們是所有鱷魚和遷徙動物中最具耐力的一群,可以遊過1000多公里的海洋。灣鱷具地盤意識,擁有適應高鹽度水質的生理結構。中國已採取行動,爭取讓已在中國絕跡千年的灣鱷重生。

  最高的陸地動物:長頸鹿

  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 。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顏色花紋有斑點和網紋型,頭的額部寬,吻部較尖,耳大豎立,頭頂有1對骨質短角,角外包覆面板和茸毛;頸特別長***約2米***,頸背有1行鬃毛;體較短;四肢高而強健,前肢略長於後肢,蹄闊大;尾短小,尾端為黑色簇毛。牙齒為原始的低冠齒,不能以草為主食,只能以樹葉為主食;舌較長,可以用於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面板覆蓋。

  最大的鳥:鴕鳥

  鴕鳥,非洲一種體形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 ,特徵為脖子長而無毛、頭小、腳有二趾。高可達3米,頸長,頭小,脖子長裸,嘴扁平,翼短小,不能飛,腿長,腳有力,善於行走和奔跑。雌鳥灰褐色,雄鳥的翼和尾部有白色羽毛。也是現存最大的鳥。

  最大的兩棲動物:中國娃娃魚

  娃娃魚學名大鯢,Andrias davidianus,因“唔哇、唔哇”的叫聲酷似嬰兒啼哭而得名,是中國獨有的珍稀兩棲有尾動物,主要棲息在洞穴、暗河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素有“活化石”之稱。它也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最大兩棲動物,最大體長能達到1.8米。

  最大的魚:鯨鯊

  鯨鯊***學名:Rhincodontypus***:僅1科1屬1種。身體龐大,全長可達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體表散佈淡色斑點與縱橫交錯的淡色帶,有如棋盤。鼻孔位於上脣的兩側,出現於口內。牙多而細小,排成多行。鰓裂5對,鰓裂基大,幾乎達身體的背緣與腹緣,最後1對鰓裂位於胸鰭基部的前方。背鰭2個,無棘,第1背鰭位在腹鰭前方,有臀鰭。尾柄具側稜,尾鰭呈新月形,下葉短於上葉。如鯨鯊,有二背鰭,大小不同,胸鰭大,位於第三對鰓裂下,腹鰭小,尾鰭叉型,口寬,端位,鰓耙如海綿狀。屬大洋性魚類。食大量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每年五、六月洄游到中國北部灣。廣佈於各熱帶和溫帶海區,中國各海區夏、秋季節都有分佈。性情溫和。由於大量捕殺,數量銳減。

  體重最大的昆蟲:巨人甲蟲

  巨人甲蟲生活在熱帶非洲,他們靠樹上的果子和濃汁為食,成熟的巨人甲蟲身長可達10釐米、重100克。從尺寸、重量和體積來看,它都可以算是最大昆蟲的之一。

  個人認為:恐龍也很大

  恐龍***學名:Dinosauria***是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2億3千萬年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6千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滅絕事件。在1861年發現的始祖鳥化石,與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自從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現代鳥類極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後代。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惟一倖存發展至今的恐龍,而少數科學家甚至主張它們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恐龍、鳥類、鱷魚都屬於爬行動物的主龍類演化支,該演化支首次出現於二疊紀晚期,並在三疊紀中期成為優勢陸棲動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