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為什麼會被貶

  王安石是北宋年間著名的政治家,王安石與很多有才之士一樣通過考取功名入仕。不過在王安石當官期間先後被貶了兩次,為什麼會被貶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王安石被貶第一次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援下,王安石官至宰相,頒佈新法,進行了一些列的變法。1074年,天災人禍,天下大旱,百姓們無家可歸,飢不果腹,守舊派們將這些怪罪於王安石變法,給宋神宗施加壓力,還繪製流民旱災苦圖給宋神宗看,一條條羅列新法的過失,上書要求罷免宰相王安石。

  同年,宋神宗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有大臣的控訴也有太后的哭訴,最終心有懷疑,罷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職位,將其貶為知江寧府,吏部尚書。王安石被貶後,他的麻煩並沒有結束,呂慧卿害怕王安石威脅自己的地位與權力,多次迫害王安石及其親人。

  王安石被貶第二次

  1075年,王安石二次被任命為宰相,第一次的失敗就是因為守舊派的強烈反對,沒有人支援王安石變法,那麼王安石第二次上臺同樣也是反對者多於支持者。與此同時,變法引發了嚴重的內部矛盾,外部又有很多的壓力,內因外因導致新法無法推行。

  1076年,王安石主動辭職,先後任判江寧府,左僕射等職位。

  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是北宋年間的人物,宋神宗時期其政治生涯達到了巔峰,世稱王荊公。王安石於1021年出生,1086年去世,享年66歲,王安石被稱為4大家***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學家***。

  王安石在21歲的時候考中進士,從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一直擔任著地方官吏,且頗有建樹,從此在北宋有著很好的名聲。1058年,王安石針對其10多年為官經驗第一次提出變法,要求對國家進行全盤改革,但是沒有被宋仁宗所採納。此後,王安石拒絕入仕,朝廷多次徵召他依然找各種藉口推辭不願出仕。

  1063年,王安石已經42歲,宋神宗即位,因為仰慕王安石的名氣,於是重用了王安石。1069年,宋神宗同意變法,此後開始了長達16年的熙寧變法,又稱之為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是一場全面的社會改革運動,由王安石發起,宋神宗做支援的變法運動,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社會格局,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強烈的反對,最終以失敗告終。王安石也曾被兩次罷相,最終辭官回鄉開始了隱居生活。

  拋去王安石在政治上的作為,其在文壇上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王安石在詩歌,散文,詞都有涉獵,並且有著傑出的成就。王安石更是推動了詩***新運動,掃除了宋初的浮華餘風,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也有紕漏,他的作品杜絕了浮華,偏向於實用,但是這種對於藝術形式的表現力就遠遠不夠了。

  王安石對於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對其個人卻是褒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