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斐洛是誰

  亞力山大的斐洛是希臘化時期重要的猶太思想家,他的思想是聯絡希伯萊文化、希臘文化、基督教文化紐結。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哲學家斐洛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哲學家斐洛的簡介

  亞力山大的斐洛***約公元前20年-公元后40年***是希臘化時期重要的猶太思想家,他的思想是聯絡希伯萊文化、希臘文化、基督教文化紐結。生活在當時各種文化宗教思潮彙集的大都市--亞力山大城,斐洛自身受過很好的希伯萊文化和希臘文化的教育。面對多元文化的挑戰,作為猶太思想家,斐洛堅信自己的宗教是一種普世宗教;認為各種哲學之間有共同的思想基礎,那就是來自上帝的真理;而許多希臘哲學思想在摩西五經中早已有所闡述,因此,借用希臘哲學觀念和語言來向大眾論述摩西五經是合理的,當時已經有許多人這樣做。應該說,作品中對希臘哲學大量的精當使用:比如在《論〈創世記〉》正文第一部分“論摩西有關創世的敘述”***第三十-四十三節***關於創世的第七天的討論中,對數字七的討論涉及新畢達哥拉斯主義以及雅典政治家梭倫、希波克拉底、柏拉圖等人的思想;在論述上帝用塵土造人時***第四十六節以下***,吸收了柏拉圖的理念論中的分有模仿說、亞里士多德的潛能和現實學說、斯多亞的世界主義和自然法思想,批判了伊壁鳩魯的快樂學說***儘管有曲解***,都表明了斐洛對其它文化的開放、出自內心的尊重、批判地接納的態度。

  哲學家斐洛的哲學思想

  斐洛主觀上是要解釋聖經、理解信仰、傳承猶太教思想,但是長期以來,人們比較重視的是他對基督教的影響:著重其作品提供給理解同觀福音書的希臘-猶太教背景、邏各斯思想對早期基督教神觀的影響,研究其將希臘思想***尤其是柏拉圖主義和斯多亞主義***與理解舊約結合起來的方法——寓意解經法對基督教解經學的意義,而且將他稱做“中世記宗教哲學之父”。

  邏各斯思想是斐洛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寓意解經法,斐洛將猶太傳統的智慧觀和希臘哲學中的理念論、邏各斯思想結合起來,邏各斯概念在《論〈創世記〉》中,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層意思:

  1,用來解釋上帝創造和治理世界的過程

  2,邏各斯是世界公民必須遵守和了解的“憲法”和“自然的正確理智”。

  斐洛的邏各斯學說是通向新柏拉圖主義太一、心智、靈魂之三位一體的本體說和“流溢說”的門戶,更是早期基督教內部各種思想滋生和發育的土壤,“在斐洛身上,可以找到許多諾斯底主義的思想素材***儘管他有點象、但其實不是諾斯底主義者***。”

  哲學家斐洛的事蹟

  斐洛主要受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新畢達哥拉斯主義、犬儒學派和斯多噶哲學等思想的影響,他特別推崇柏拉圖的學說。斐洛認為人無法理解上帝,上帝是超乎一切界限的,只能知道上帝是存在。既然不能理解神,自然便不可能用任何名字稱呼上帝。斐洛認為神對世界的作用須通過“邏各斯”﹐作為上帝與人之間的中介。斐洛主張人除了血肉軀體外,還有一個不死的靈魂。而靈魂的死只不過一種比喻說法,靈魂是不死的。由於運用柏拉圖的哲學思想,這為新柏拉圖主義的思想模式和理論提供了基礎藍圖。斐洛對早期的基督教教父們,如俄利根,影響是顯然易見的。雖然斐洛不是基督徒,但因其哲學促成了早期基督教的希臘化,故此作家恩格斯在著作《布魯諾·鮑威爾和早期基督教》中,更稱斐洛為“基督教真正的父親”。Philo 在新約研究方面頗具影影響力,雖然他早期的許多研究是以其他範疇著稱,尤其是昆蘭研究。Philo的目的在指明舊約,甚至是希臘思想的起源,因此他時常大量運用諷寓方式來詮釋舊約經文。他不僅引用希臘的作品,甚至試圖把猶太、希臘的思想合併。他在亞歷山大城的影響力相當大,但卻不見得滲透進新約的作者群***保羅和約翰等活動時間在公元35到90***中。比如,長久以來,人們完全相信約翰福音的卷首語,是採用Philo的思想,他們認為Logos這一概念,完全屬希臘的語彙。但如今,許多學者已相信這卷首語可歸諸猶太的影響,這意思並不是說兩種來源是互相排斥的,而是說Philo詮釋舊約的支配力大大減少了。另一受到Philo影響的是希伯來書。這主要是因Philo懷有柏拉圖對世界的看法,以為在眼見真實的世界背後,有另一真正的世界。這種空間二元論,在希伯來書神學觀中確實有些相像,因其中曾說過地上可見之事乃天上事物之影像等。只是,除了這一處比喻外,全書所有的問題,都脫離Philo的立足點。希伯來書作者***保羅***真正受到Philo影響的,幾乎是微乎其微了。希伯來書與Philo的研究,純屬二件事。希伯來書的目的在於欲求人看到基督為何完全應驗了舊約中屬靈的真正意義。舊約的敬拜禮儀雖然已經廢除,但舊約本身的權威卻仍存在。

  
哲學家斐洛的簡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