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簡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紀群星燦爛的俄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表,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他所走過的是一條極為艱辛、複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複雜、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說“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生平

  1842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受命成為,並在一年後從軍事工程學校畢業。1843年,他將巴爾扎克的小說《歐也妮·葛朗臺》譯成俄文,可惜並沒有人因此而關注他。於是在1844年他退伍後,陀思妥耶夫斯基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

  陀思妥耶夫斯基於1840年代結識了涅克拉索夫,在涅克拉索夫的鼓勵下,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出他的處女作--書信體短篇小說《窮人》。1846年1月《窮人》連載於期刊《彼得堡文集》上,廣獲好評。據說任雜誌社主編的涅克拉索夫在讀完小說後興奮地衝進俄羅斯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的辦公室,大叫:“又一個 果戈理出現了!”別林斯基和他的追隨者看後都有一樣的感覺,別林斯基更稱陀思妥耶夫斯基為“俄羅斯文學的天才”。

  《窮人》的單行本在一年後正式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在24歲時成為了文學界的名人。但是不久之後由於文學上的分歧,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決裂。

  1847年 1847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對空想社會主義感興趣,參加了彼得堡拉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同年果戈理髮表《與友人書信選》別林斯基撰寫《給果戈理的一封信》對其觀點給予駁斥。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喜歡別林斯基這篇文章,並尋找到手抄本在小組上朗讀。1849年4月23日他因牽涉反對 沙皇的革命活動而被捕,並於11月16日執行死刑。在行刑之前的一刻才改判成了流放 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他的思想發生了鉅變,同時癲癇症發作的也愈發頻繁。1854年他被釋放,但是要求必須在西伯利亞服役。1858年他升為,從此可以有自己的時間來思考與寫作。從假處決事件到西伯利亞服刑這十年時間是他人生主要的轉折,他開始反省自己篤信宗教。也正是在在西伯利亞,他遇到了今後的妻子-瑪麗亞·季米特里耶夫娜·伊薩耶娃。

  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聖彼得堡,次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 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他前後期的過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對社會苦難人民的描寫,又帶有後期的宗教與哲學探討 。這段時間他文學上有所進展,但生活卻連遭打擊。 1863年 1864 年他的妻子和兄長相繼逝世,他還需要照顧兄長的家人,這使得他瀕臨破產。他希望通過賭博來還清債務,卻欠下更多債,整個人陷入消沉之中。

  為了躲避債主,他被迫到歐洲避債。 出版商答應給他預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內寫一部長篇小說。陀思妥耶夫斯基當時正在寫《 罪與罰》,沒有時間再寫一部,但是出於生計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與罰》出版,為作者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事實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許多世界文學傑作都是先發表於報章文藝副刊,受到俄國人普遍歡迎欲罷不能,再予出版社出版;受歡迎程度達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口述說話方式,同時說不同三篇小說故事給三位祕書寫,堪稱文學特技。而另一部長篇離交稿一個月,還沒有寫。在朋友介紹下,他認識了速記學校的高材生安娜 ,兩人高效率的工作,一個月內完成了《賭徒》,於1867年出版。同年兩人結婚 ,在安娜的鼓勵與幫助下,他的生活才開始***下來 。

  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 。這部小說中,拿破崙和1812年的衛國戰爭是重要的背景題材。在1863年6月17日寫給屠格涅夫的信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回憶起1812年:"那時整個俄羅斯、軍隊、社會以及全體人民都充滿了愛國主義。"這一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多次重複。在"關於俄羅斯文學的系列文章"中作家指出,"1812年俄羅斯唯一要做的就是拯救祖國。"1876年四月出版的月刊《作家日記》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藉著他所虛構的離奇人物之口把戰爭當作一件強大的、能夠鼓舞和淨化人心、團結全社會的現象進行了謳歌:"1812年地主和農奴並肩作戰,他們相互之間比在村子裡、在和平的莊園裡時更親近。戰爭給予了大眾尊重自己的理由,因此人民也喜歡這場戰爭。"

  1872年完成了《 群魔》。1873年開始他創辦“作家日記”期刊,很受歡迎。1880年他發表了 《卡拉馬佐夫兄弟》這部他後期最重要的作品。

  而1880年發表的《卡拉馬佐夫兄弟》***或譯《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更是作者哲學思考的總結,被稱為人類有文明歷史以來最為偉大的小說。有作家點評:“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執著於研討人與上帝的關係,經常擺盪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穿梭於神性與魔性的兩極,直到他年屆六十,終於寫下《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在人類精神領域中,豎立了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影響,遠遠走出俄國以外。現實主義派的作家從他的創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營養,現代派作家則把他的作品奉為經典,而稱他本人為他們的先驅和導師。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學思想

  陀斯妥耶夫斯基最擅長的並不在哲學,甚至不僅他個人,他所屬的民族相對於有些民族***如日耳曼民族***來說也不是最擅長於此。但他有他所擅長的表達思想的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是一個藝術家,他的最大才能也就在這裡。當然,這樣說可能還不夠,還沒有說出原因的全部,也許還有一些原因,比方說,正是他所持有的或在他心中經歷的思想的性質,即這種思想的問題性和對話性,使他沒有用哲學的方式去直接陳述思想。簡言之,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思想正是作為一種問題的思想存在的,其思想的獨特和深刻所在正在於其問題性,在於其作為問題的未完成性和開放性,以及問題本身的深刻和根本性,這種作為問題的思想的確很難被整理成系統的理想,甚至它本身就拒斥被體系化,它甚至很難被概念準確地表達,它必須與人物形象和情境緊密聯絡在一起才能夠和盤托出,才能夠保持其生動性和緊張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寫的專家,醉心於病態的心理描寫,不僅寫行為的結果,而且著重描述行為發生的心理活動過程,特別是那些自覺不自覺的反常行為、近乎昏迷與瘋狂的反常狀態。而人物的思想行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點。他對人類肉體與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寫是其他作家難以企及的。他的小說戲劇性強,情節發展快,接踵而來的災難性事件往往伴隨歸檔心理鬥爭和痛苦的精神危機,以此揭露闕關係的紛繁複雜、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劇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惡矛盾性格組合、深層心理活動描寫都對後世作家產生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