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宮廷繪畫
,中國清代宮廷畫家創作的作品及由此形成的流派和風格。在宮廷中供職的畫家,絕大部分為來自民間的職業畫家,另外還有若干歐洲來華的傳教士畫家。大致可分為紀實繪畫、裝飾繪畫、歷史題材繪畫和宗教繪畫等4類。
宮廷繪畫制度
中國曆代的宮廷中,都容納了眾多畫家供職,而且這部份畫家均有不同的職稱,以區別他們的地位、資歷、水平和待遇。比如宋朝畫院中的畫家就有待詔、祗侯、藝學、畫學生等若干等級的稱呼;明朝宮廷畫家則以錦衣衛的職務來表明身份的高低,“明多假以錦衣衛銜,以繪技畫工概授武職”***清·胡敬《國朝院畫錄》***,依次為錦衣都指揮、錦衣指揮、錦衣千戶、錦衣百戶、錦衣鎮撫。以上情形均散見於各類文獻之記載。
清朝依照前代,同樣也在宮廷內蒐羅畫家,進行繪畫創作。規模很大,流傳下來的作品也非常多。但是有關的畫史資料中,如胡敬所著的《國朝院畫錄》、《西清記》;集體編著的《石渠寶笈》等,均無清宮畫家劃分等級的記載。雖然清代較宋、明距現在更為晚近,但是對此類情形的瞭解,反倒沒有前者明晰。筆者曾經在北京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查閱過大量清朝的內務府檔案,從中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原始資料,其中就包括了清朝宮廷畫家等級劃分的記載,這些材料可補畫史記述之闕略。現將所見的有關資料歸納、整理,分述如下。
乾隆六年***公元一七四一年***清內務府“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記載:“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高玉傳旨:畫院處畫畫人等次,金昆、孫祜、丁觀鵬、張雨森、餘省、周鯤等六人一等,每月給食錢糧銀八兩、公費銀三兩;吳桂、餘 、程志道、張為邦等四人二等,每月給食錢糧銀六兩、公費銀三兩;戴洪、盧湛、吳 、戴正、徐燾等五人三等,每月給食錢糧銀四兩、公費銀三兩。欽此。”這是乾隆初年由皇帝定出了以上十五個畫家的級別。由此可以知道,清朝宮廷畫家與前代宮廷畫家一樣,也是有等級區別的。宮廷畫家共分為三等,每人每月的公費銀數量是一樣的,都是三兩,不同的只是食錢糧銀,每個級別間有銀二兩的差額。
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皇帝南巡至蘇州時,畫家張宗蒼、徐揚獻畫,隨後二人被召入宮內作畫,同年七月的內務府檔案中就有記載:“畫畫人張宗蒼、徐揚每月錢糧公費照餘省、丁觀鵬一樣賞給,於六月起。欽此”。根據以上所引檔案記載,餘省和丁觀鵬在乾隆六年是列為一等畫畫人標準的,那麼張宗蒼和徐揚同他們二人相同,也應當是一等畫畫人。一入宮馬上就得到最高級別的待遇,乾隆皇帝是非常看重這兩位畫家的。
那麼在乾隆皇帝之前宮廷中畫家有無等級之分呢?檔案內尚未見到明確直接的記載,但是對畫家的俸銀也有規定。雍正四年***公元一七二六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六品官阿蘭泰奉旨:著給畫畫人丁裕、詹熹、丁觀鵬、程志道、賀永清每月錢糧銀八兩、公費銀三兩。欽此。”如果按照乾隆時的等級來看,獲錢糧銀八兩、公費銀三兩的人應當是一等畫家。這則檔案中所列的丁觀鵬,在雍正、乾隆兩朝均為一等畫家的待遇,地位沒有變動;而程志道於雍正時享受一等畫家的待遇,到了乾隆時則改為二等畫家了,由此可見,清代宮廷畫家所定的等級並非是固定不變的,它可以根據畫家在宮廷中供職是否勤勉,藝術水平有無提高,亦或不同皇帝欣賞口味的區別而有所變動。也就是說,宮廷畫家的地位可能會有升有降,不是“鐵飯碗”。這就使得供奉宮廷的畫家必須兢兢業業,認真作畫,不能怠慢,以免遭到降級的命運,事態嚴重的話,還會被革除職務。
雍正四年***公元一七二六年***的另一則檔案中記載:負責內務府工作的怡親王允祥曾經下命令,讓慈寧宮新來的畫畫人張霖、吳桂、吳 、陳敏、彭鶴、王均、葉履豐等七人,“暫且行走試看”,在試用期間“每人每月暫給飯食銀三兩”。其中的吳桂、吳 二人到了乾隆時已分別列為一等和二等畫家了。從這則檔案中可知,在成為正式宮廷畫家之前,所有新來的畫家都有一個試用期,在這一期間內只有飯食銀,而沒有公費銀。也就是說只發給飯錢,不發給工錢。這種畫家的身份,就頗類似於宋代畫院中的“畫學生”。
由於清內務府的檔案資料,只見到雍正和乾隆兩朝的,所以我們對清朝前期順治和康熙兩朝時,宮廷畫家狀況的瞭解還是十分模糊和有限。按照常理,順治和康熙時,清朝入關定鼎中原未久,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為首要任務,不會有太多精力用在繪畫方面,宮廷繪畫的機構和制度想必不會很完善。
顯然,在清代宮廷中也和前代宮廷一樣,有著很嚴格的畫家劃分等級的做法,通過這些做法和其他很多制度,清廷對供奉宮廷的畫家進行著非常有效的使用和控制。清內務府檔案有關資料的披露,使我們對這一問題有了更多更進一步的瞭解。
繪畫作品
宮廷繪畫大致可分為紀實繪畫、裝飾繪畫、歷史題材繪畫和宗教繪畫 4類。紀實繪畫包括皇帝后妃及文武大臣的 肖像、皇帝日常生活的圖景和記錄當時重大事件的畫幅如《康熙皇帝朝服像》《康熙南巡圖》《雍正皇帝祭先農壇圖》、《雍正皇帝臨雍圖》、《乾隆皇帝歲朝圖》、《乾隆孝賢皇后朝服像》、《塞宴四事圖》、《木蘭圖》、《哨鹿圖》、《紫光閣賜宴圖》、《馬術圖》《萬樹園賜宴圖》《阿玉錫持矛蕩寇圖》、《乾隆平定準部回部戰圖》、《道光皇帝行樂圖》等均為代表作。裝飾繪畫包括大量貼上於宮殿牆壁和案頭觀賞的山水、花鳥畫。
歷史題材繪畫創作不多。宗教繪畫,佛道題材均有其中一部分受西藏嘛教藝術的影響,頗具特色。帝后肖像畫上作者不署名款,其餘作品署款有固定格式,須用工楷字型書寫,畫家姓名前必冠以“臣”字,如“臣丁觀鵬奉恭繪”、“臣郎世寧恭畫”。紀實繪畫中人物肖像、服飾、武備、儀仗、陣式、舟車等的描繪具體寫實,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部分山水、花鳥畫往往描繪塞外景物,在題材上有新的開拓。歐洲傳教士畫家帶來的西方繪畫技法,中西合璧的畫風,在傳統畫風之外,別具風格。作品與過去各代畫院繪畫作品一樣,宮廷富貴氣息濃厚,用筆細密繁瑣,色彩浮華豔麗,格式嚴整少有變化,這些均是它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