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資訊科技教師教學工作計劃範本

  初中階段資訊科技課程,教師要使學生初步具備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為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那麼教師具體的教學工作計劃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一***

  一、教學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工作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作為一名新的初中資訊科技的老師,明白自己對教材的生疏,故在課前做到認真備課,多方面去搜集相關進行資料。為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還採用多媒體多樣形式教學。通過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認真制定計劃,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彙報課,並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站在教壇,以熱情、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還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網路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三、學生分析

  按“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中“文書處理的基本方法”是較大的一個板塊,是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是日常生活和學習、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網路基礎及其應用”既是學生最想學的,也是實際中非常需要的知識。所以應把這些作為學生學習的切入點,在調查學生學習態度的統計結果中,有近60%的學生渴望多學,“不想學習”和“學不學無所謂”的佔40%,說明學生有一定的求知慾望;有選擇的學習者為21%,說明當代初中學生很思想,也有主見,這對教師設計教學計劃,制定教學策略以及設定學習任務都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激發不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是教好資訊科技課不可忽視的環節。因此要探索構建資訊科技課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上好資訊科技課,制定合理的、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策略。制定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互教互學,共同進步。教師則重點指導不熟練的同學,使他們儘快縮短與同伴在學習上的距離。

  四、學習目標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及資訊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資訊科技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系統及軟體,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創新措施:

  一、創設情景,啟發學生創新思維

  二、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增加學生的參與,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三、注意創設學生能主動參與、親自動手的教學環境。

  五、教學安排

  七年級

  1、簡單認識計算機的結構,認識計算機的各種裝置的名稱和作用。學會開機關機、重新啟動計算機。學習滑鼠的使用和用畫圖工具畫圖。

  2、學習用畫圖工具畫圖,瞭解用計算機畫圖的一些基本常識。3、認識鍵盤,掌握鍵盤操作的正確姿勢和擊鍵方法,學會26個英文字母和英文標點的鍵位,回車、退格鍵、空格鍵等常用功能鍵的用法。

  4、繼續進行鍵盤指法訓練,學習輸入上檔字元,進行英文全篇的綜合練習***區分大小寫、格式***。

  5、學習Windows常識,桌面、視窗和對話方塊的簡單使用,學習用微軟拼音漢字輸入法輸入漢字,中文標點符號。

  6、學習用畫圖工具畫圖,瞭解用計算機畫圖的一些較複雜的應用。

  7、文書處理的基本方法。

  八年級

  1、Windows系統和檔案的管理。

  2、學習使用寫字板進行中英文排版。

  3、學習網際網路常識,計算機網路的實現方式和簡單的通訊原理,學習使用網路瀏覽器,通過網路學習、下載檔案和資料。

  4、學習用郵件客戶端方式收發電子郵件。

  5、學習文書處理的基本方法。

  6、學習Excel的編輯使用。

  7、學習網頁製作的基礎知識。

  ***二***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八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體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資訊科技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資訊科技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說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最新2006版本:八年級資訊科技第二冊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用好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資訊的獲取與加工,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其中“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的內容佔本教材的50%,可見製作多媒體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計算機的基本硬體組成與特性,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安裝與解除安裝軟體,獲取影象、聲音、視訊等多媒體資訊、用powerpoint軟體製作多媒體作品重難點:用powerpoint軟體製作多媒體作品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資訊科技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科技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為他們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硬體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訊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課時 內 容

  第一課時 講解學好資訊科技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 檢視計算機的硬體配置,安裝新硬體

  第三課時 瞭解計算機作業系統,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

  第四課時 獲取、安裝和解除安裝軟體

  第五課時 瞭解病毒,防範惡意程式碼

  第六課時 掌握採集與拍攝影象的技巧

  第七課時 學會處理加工影象

  第八課時 採集、錄製聲音

  第九課時 掌握剪輯與合成聲音的方法

  第十課時 獲取與剪輯視訊

  第十一課時 初步認識powerpoint

  第十二課時 籌劃一份簡報

  第十三課時 新增文字、圖片、圖表

  第十四課時 幻燈片中新增表格、聲音、視訊

  第十五課時 設定物件的放映效果

  第十六課時 設定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第十七課時 釋出簡報

  第十八課時 綜合活動:製作演示作品

  第十九課時 複習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