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向展開議論的高考滿分作文

  議論文寫作教學是中學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議論文的寫作也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滿分縱向議論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高考滿分縱向議論文800字篇1

  以心靈的寧靜感悟生活——題記

  靜是什麼?你也許很茫然。

  “忙”是什麼?你一定很瞭然。

  馬路上的風馳電掣,人行路上的行色匆匆,人們臉上無不寫著一個字——“忙”。“忙”是當下人們最普遍的感受。

  為什麼而“忙”?為生活,為生計,為賺更多的錢,為得更多的利,為有更大的權……我們會有一千個忙碌的理由。但是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是否讓我們丟失了什麼?是的,讓我們丟失了至為重要的——靜,心靈的寧靜。在忙碌的社會,更需要“靜”,因為“靜而知之”。

  莊子,兩千多年前的先賢,穿越時空告誡著行色匆匆的我們:“水靜尤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

  前有先賢,後有名士。清代李漁在家鄉建亭,命名為“且停亭”,且擬聯明志: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來者往者溪山清靜且停停。他勸解忙碌於名利場的人們,停一停,歇歇腳,在山水中獲得一份心靈的寧靜,獲得一種生命的從容。

  靜而知之。還是讓我們停一停匆匆的腳步,鬆弛一下繃緊的神經,以寧靜的心靈重新打量這個世界,你會真正感受到山間那歡悅的鳥鳴。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以他寧靜的內心享受著庸碌的世人無法感受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感受著明月、春鳥、溪流所營造的美妙意境,也讓我們後人感受到詩人那灣心湖的澄澈寧靜之美。

  靜而知之。只有保持心靈的寧靜,才能真正知曉自己內心的需求,獲得深邃的人生感悟。

  還記得那位不朽的蘇軾嗎?“烏臺詩案”,使其放逐黃州。在那段窮困潦倒的最失意的時光裡,他保持著心靈的寧靜,從而從容面對,淡然處之,並以他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美麗詩篇,抒發了曠達豪情,超越了世俗的榮辱譭譽,超越了成敗得失,“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實現了精神的昇華。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靜”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奢侈品,但更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讓我們以“靜”涵養我們的心靈,以心靈的寧靜感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萬物有成理而不說”的生活之理,以心靈的寧靜成就我們生命的從容與淡定。

  高考滿分縱向議論文800字篇2

  撥開雲霧,你會看見滿天的陽光。

  ——雪萊

  翅膀若是足夠堅硬,雄鷹便開始展翅;水滴若是足夠豐富,小溪便開始流淌;心志若是足夠堅強靈敏,人便開始前行。

  於是,伸出雙手,撥開漫天的烏雲,在黑暗中尋求光明,是下一個道爾頓、下一個安藤百福,亦或是下一個喬利。

  曾經,烏雲籠罩楚漢之地。

  項羽,那個曾經仰天長嘯的西楚霸王,擁有將阿房宮付之灰炬的不可一世,擁有橫掃江北的赫赫戰功,可最終,垓下的四面楚歌、草木皆兵,虞姬的鮮血染紅利劍,過不了這片心的烏雲,過不了江東。

  劉邦之智也許盡在於“愚”。“愚”忍鴻門之宴,“愚”納敵之降將。他真正懂得眼前只不過是一時陰霾,能夠用聰穎去尋求光陰,就能最終奪得天下。

  就像是衣袖上的汙點,項羽沉浸於它的骯髒,任憑它擴散;劉邦設法將它洗淨,化為生命的亮點。

  人生終究不能夠完美。烏雲遮天之時,是留在大觀園中淺吟低唱,用一曲《葬花》來葬魂?還是越束縛,用飛翔來成就人生?

  約翰-克里斯朵夫給了我答案。

  命運對克里斯朵夫是殘忍的,奪走他的財富,掠走他的愛情,搶走他的健康。掙扎,讓他痛苦,卻不能夠磨滅他的靈魂。在痛苦中,用他的生命,克里斯朵夫譜寫著動人樂章,也寫出他的頑強。

  博迪同他,用僅能夠眨動的左眼,他與助手配合,最終完成巨著。

  人生的不完美終究會不會是絆腳石?無需再問。抬頭看天,烏雲之後躲著陽光。關鍵在於心空是不是足夠開闊,心志是不是足夠機敏,你是不是做好了接納陽光的準備?

  感嘆於先賢的智慧,如果不是明白度過烏雲的必要,司馬遷不會在接受身心摧殘之後.重新站立:韓非不會在受嘲後重新備起;貝多芬不會耳聾後重新高歌;季羨林不會在“牛棚”生活後重新歡笑;道爾頓、安藤百福亦不會成功……

  莫畏浮雲適望眼,精彩在黑暗之後重現。

  紀伯倫之言時刻在耳:“上帝不會讓你的天空永遠陰霾.伸出你的手,用智慧之心開啟那一片烏雲。”

  不畏浮雲遮望眼,拔開雲霧,你我的世界陽光燦爛……

  高考滿分縱向議論文800字篇3

  周國平說:“人生由命運和對待命運的方式決定。相同的命運,方式不同,就成了本質上不同的命運。”正如營養豐富而又廉價的大豆,煮好的豆子讓人腸胃脹氣,而當豆子換一種方式,做成美味豆腐,它的命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方式改變命運,方式成就命運。信哉,不虛言也!

  最初,人生之為人,受造化的揉搓搗煉而萬代延衍,革故鼎新,存續不斷。千百年以來,代代相承,正因為有一群人不放棄尋找最佳的方式。

  猶如最初的陶器,被用作水器、米器,卑微不過如此,但經過烈火拉坯,終至成型成器。點點色釉,就使腳下的黃泥煥然而成瓷器,被奉之廟堂,受千萬人追捧。僅因方式不同,命運便重新洗牌,讓人不禁感慨:方式改變命運。

  然而,有多少人囿於平凡慘淡,終此一生?是的,不可否認,改變方式自有它的危險性,如跋山涉水或易墜入更黑暗的深淵,但是,僅因畏懼,我們就該墨守成規嗎?縱使尋找最佳方式需要揹負百座十字架,需要戴上荊棘冠,但只要心中有光,堅信方式鑄就命運,我們就能心懷堅毅,奮力前行,無懼無畏,終至那絢爛輝煌之境。

  不論尋找的過程有多麼艱辛,也一定不可放棄,就算找到天之涯、海之角,找到生命的終結,也一定要堅信最佳的方式才是生命的金鑰匙,是它讓陳舊別開生面,讓希望驀然綻放,讓未來豁然在眼前。如果有人問:“一滴水可以穿越沙漠嗎?”墨守成規者一定啞口無言,然而試著將一滴水化為冰,那麼,用凍成冰的水跨越沙漠,如何?最佳的方式,可以改變一滴水的命運,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哪怕生命是一匹千瘡百孔的綢子,有太多的破洞需要縫補,有太多的襤褸需要整葺,只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也可以織出經緯,織出燦爛華章。  漲潮時,魚吃螞蟻;退潮時,螞蟻吃魚。選擇退潮時出行的螞蟻就可以通過抓住最佳的方式從盤中餐變為對手的主宰者,螞蟻和魚並無絕對的強大,有的只是思維的強大方式改變命運,方式鑄就命運,於斯可見。

  破碎的葡萄可以成為甘醇的紅酒,軋碎的甘蔗可以釀出玉液瓊漿,……唯有改變,才有醍醐灌頂的醒悟;唯有改變,才有天眼乍開的洞見;也唯有改變,才有命運不敗的盛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