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放錯地方便是廢物話題作文
人生有太多的悲劇,區區一點悲劇又算得了什麼。 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除非它是金子。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鬆咬石縫而撐起蒼穹,梅傲霜雪而報早春,蘭生幽谷而益芳香。若非逆境何來此自強不息也。自古良禽擇木而棲,何況人也!凡有識之士。必覓得專屬舞臺,方能一展所長。 龍困淺灘被蝦欺,虎落平陽被犬欺,寶貝放錯地方便是廢物。
我們若將蒼鷹困禁於牢籠中,必然無法目睹蒼鷹昔日雄風,因為鷹是屬於浩瀚長空的,只有在這個專屬舞臺上,鷹才能展翅翱翔。
如果讓烏龜和兔子賽跑,你覺得哪隻動物會鷹呢?也許有人會選擇兔子,也許有人會選擇烏龜。不同的選擇是因不同的角度。可是我說是烏龜和兔子都有可能贏,因為它們有著不同的天賦。如果賽道是陸地,兔子會贏;如果賽道是水路,烏龜會勝。事情沒有絕對,但是隻要揚長避短,便能事半功倍,馬到成功。
栓釋別人的生活,感悟自己的人生。
在迷惘茫然的生活中,我也曾經尋找過自己的專屬舞臺,可是闇然回首,卻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多年的流浪,卻只是走馬觀花,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
也許是自己懵懂世事,不明白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也許是足跡不曾努力,不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可是等我大徹大悟之時,必然奮起直追,為理想而戰鬥,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冥冥之中自由定數,我也會找到自己的專屬舞臺。
在彷徨與憧憬交融時,你是否感到艱辛,再夢中與現實相斥時,你是否感到迷茫。
清不要再這片藍天下哭泣,當你在失敗中呻吟,再無助發奮,在寂寞中咆哮的時候。你便能找回自我,全新的舞臺已為你搭起,你就隨著歡呼聲在舞臺上舞動奇蹟吧!
2:
佛大學教授哈恩曼曾說過:“即使你再羸弱,再貧窮,再普通,你仍然擁有別人羨慕的優勢。對於夢想成真的人來說,不是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對自己才能的發現,缺少對自己人生價值的開發利用。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不是成功的商人,卻是成功的作家。這是因為他發現自己不是經商的料,而在寫作上卻不乏才華。這恰好驗證了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所說的:“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這樣的例子在中國也不少。我們熟悉的歌手劉歡原來是學習法語的,專攻法國文學,1985他奪得北京首屆高校英語、法語歌曲比賽雙料冠軍,從此走上了音樂的道路,成為中國歌壇的“大哥大”。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是個蹩腳的中學數學教師,但調到社科院數學所後,卻成了我國採摘數學王冠上寶石的第一人。因此一個人要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千萬不要把“寶貝”放錯地方。對此,我也有切身的體會。
我從小學開始,就對數學很不擅長。總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成績總是上不去。看到數字就會覺得頭暈。從小學到高中,數學總是我的弱項。在高三的時候,為了考上比較好的大學,我簡直是拼了命地去學習數學,但最後的成績還是不理想。這麼多年學習過程中,我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長處不是數學,而是語言方面。不知怎麼的,我從小學開始就對英語感興趣。每當學習到新的單詞和語法,自己都會很興奮,對於很多人感到枯燥而煩惱的記單詞,我卻感到輕鬆有趣,記起來也特別感到容易。
到高中分科的時候,我選了文科。報志願的時候,我好不猶豫地報了語言類。這引來了媽媽的不高興,因為她堅持要我報會計類,她認為學會計好找工作。我明白,媽媽的想法是很現實的,但如果我按媽媽的意願選報我不熟悉也不擅長的會計類,那簡直是把自己推向火炕。在我與媽媽相持不下的時候。爸爸出來說話了。他說:“女兒,你長大了,你自己決定吧,只要以後不後悔就行了。”爸爸的話讓我堅持了自己的決定。我不能把寶貝放錯地方。我選擇了自己沒有學過的日語作為自己的專業。雖然是從零開始學起,但因為是語言,我還是學得較為輕鬆。
成功者的祕訣就是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使自己的人生增值。我們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們一定要找準自己最擅長的優勢去發揮,否則,做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情,到頭來只能是失敗。
3: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揭曉了,很遺憾的是,仍然是一箇中國人的名字都沒有.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去摘取這項桂冠.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日本的小柴昌俊先生的回答令我大吃一驚.他說:“我是以倒數第一的成績畢業的,但東京大學卻接受我當了講師、教授,我非常感謝東大的知遇之恩.”
有意思的是,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荷蘭烏特勒支大學教授霍夫特博士於近日作客《文匯報》時的一席談,竟然與小柴昌俊的感想不謀而合.他以多年學與教的經驗,認為“最聰明的優秀學生,不是那些對老師言聽計從的學生,而是那些不那麼聽話的學生.”他說:“當一個學生在思想上不再追隨他的導師而是有自己的看法時,那麼就可能成為一個好學生.在科學的領域裡,有時候一些正確的理論剛開始時並不為人們所承認,而且有可能被認為是錯誤的,科學史上相當多的例子說明了這一點.重要的不是怕錯誤,而是堅持做下去.”
我們再來看這一組現象,據江蘇省各大中小學校學生的雙休日活動安排的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94.12%的學生的週末都奔波於各個培訓班之間.“素質教育”、“減負”喊了幾年,學校的課程、作業不僅不減有增,課外的各種輔導班反而越辦越紅火,並且變“非法”為“合法”.奧語、奧數***或者叫“思維訓練班”、“語文興趣班”等***幾乎成了每個三年級以上學生的課外必修課,許多家長早早地為孩子能順利地進入“重點”學校作起了準備,此類培訓班對他們而言似乎發揮了催化劑作用,不管孩子有無興趣,能否接受,總之一個字:上!每年的高中招生都在轟轟烈烈進行.但近兩年,局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就江蘇地區來說普通高中異常火爆,特別是重點示範高中門庭若市,有許多家長甚至把達不到分數線的孩子高價送到重點中學;而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則門庭冷落,很少有人問津,儘管有主管部門的硬性指標,初中畢業班教師苦口婆心的勸說都無濟於事.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現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壓力,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等等.但要是冷靜下來想,對孩子的培養教育應該是“因材施教”“量力而行”,是“獅子”不必要它吃草,是“羚羊”讓它吃肉也不行.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孩子能是什麼就培養他什麼,他喜歡什麼就讓他去學什麼.長期以來,教育把社會的需要作為出發點,學生完全成為無主體的被塑造物件,教育按統一規格製造“標準件”,削足適履,求同去異,扼長補短.學生的天賦、愛好、才能不能充分發展,變成了應付考試的機器,唯分數論英雄更是扭曲了不少孩子稚嫩的心靈.這樣教出來的學生磨平了個性,沒有獨立思想,更談不上創新精神.想起了韓愈的《馬說》.我們首先應該辨“馬”,然後依“馬”而“分槽飼養”,方可使“千里馬”得以馳騁千里,使駑馬得以得心應手駕車轅.各得其所,方為正道.而我們往往忽視了診斷,只關注了“治療”.
4:
《漢書》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叫張湯的孩子,他的父親是長安縣裡的佐官。有一次父親出門辦事,要張湯好好看家,等父親辦完事回來,發現家裡的肉被老鼠拖走了,他責怪張湯沒有看好家,將張湯一頓痛打。張湯因此對盜鼠恨之入骨,發誓即使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那隻老鼠。結果真的找到了那隻老鼠和被盜的那塊肉,張湯拷打那隻老鼠,還煞有介事地記錄盜鼠的供辭和罪狀,並以肉為罪證,判決老鼠絞刑。這些情景被其父看到,大喜過望,於是讓兒子去學習法令,後來,張湯繼任父親的職務,成為長安縣裡著各的治獄能手。
張湯的成長,同父親有著密切的聯絡,因為是父親及時發現了他的天賦,發展了他的愛好。不過在千年之後的今天,筆者卻發現為數不少的家長仍未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們總是懷著一種“父母不會害孩子”的一廂情願的想法,依據“流行趨勢”、憑藉主觀願望決定著孩子發展的方向,不管孩子是否願意學、是否適合學、強灌硬輸,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雙方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望子成龍,人之常情。但孩子的未來是難以根據父母的設計來實現的,不切實際、迫使孩子過早就範的定向教育,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極不可取。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師就曾告誡過廣大家長:“教育孩子應當以循循善誘為依據,不應當以力迫威脅為能事。”
孩子生性好動、好奇,有探求世界的強烈願望,有多種多樣的興趣愛好,作父母的就應當像張湯的父親那樣發現孩子的長處,可以從小培養,使其發揮特長,說不定孩子終生追求的事業就從這裡開始。我曾教過一位酷愛運動的男孩,父母為了讓他“安心”唸書,嚴禁他打籃球,結果孩子心不在焉,成績越來越差。後來,父母從尊重孩子的選擇入手,允許他參加籃球隊。孩子在比賽中表現突出,受到同學們的注目,他的自信心強了,榮譽感有了學習反而認真起來,成績扶搖直上,令父母欣喜不已。
所以說,讓孩子經營自己的長處,庸者也可變天才。也就是說,對孩子的期望,必須建立在正確對待孩子的稟賦的基礎上,這既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自已將來也不至於失望。從大的方面說,這樣才能使我們的社會“人盡其才”、“事得其人”,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富蘭克林說過:“寶貝放錯了地方便是廢物。”不知能否給今天的為人父母者一個借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