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頤和園教學反思
《頤和園》這篇課文,展現的是頤和園的美景,按照很清晰的遊覽順序進行描寫,讓人讀來琅琅上口,又美不勝收。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作為我校語文組合作教學整體構建的實驗課,我講授了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18課《頤和園》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課後結合董主任的講評,反思如下:
一、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學習,欣賞頤和園的美,感受頤和園的美,培養審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與此同時學會默讀課文,學習遣詞造句的準確,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領悟課文的寫作順序,學習並體會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同時我又抓住“仰望——俯視——東眺”這一寫作順序,使學生對於這一部分的寫作順序思路清晰。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根據合作教學整體構建的教學模式,這節課分為五個教學環節:1、明確目標,匯入新課;2、初讀課文,整體掃描;3、自學合作,層層推進;4、總結全文,激發情感;5、交流資料,拓展延伸。
在這一課時中我首先安排了出示本單元知識樹,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再展示本課的知識樹,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然後由複習匯入,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出示自學提綱一,在學生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再出示自學提綱二,指導學生用讀一讀、議一議的方法分組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在分組自學過程中,分別出示相應的自學提綱引領學習。細讀課文時,注重引導學生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本文用詞準確,語句優美,從重點詞句內容和表達方式上引導學生探究,使學生體會到,長廊、佛香閣、昆明湖等景物的特點不同,作者描寫的方法也不同。教學過程中安排的兩個拓展練習,旨在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描寫順序,激發學生無盡的想象力,積累優美詞語。在教師總結全文後,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再次感知文章的優美語言與寫作順序時,運用配樂朗讀的形式,讀出欣賞、讚美、陶醉的情調,形成情感共鳴。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比較符合整體構建所提倡的整體性原則。
不足之處是對於本節課知識樹的展示僅限於初讀課文後的整體感知,而不是課上根據學生對文字的層層理解動態生成的。
三、對教學效果的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獲,通過小組自學、探究、合作學習,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交流討論,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在多種觀點的碰撞與交流的體驗中,獲得了閱讀的樂趣,使語文課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一。課堂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不僅引導學生讀懂文字內容,還使學生領悟文字的語言藝術和表達方法,同時還讓學生懂得怎樣運用這些方法去寫作,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一節課下來,留給自己的是太多的思考,我願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在專家的引領下,在同行的幫助下,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不斷創新。
範文2
《頤和園》全文共有八個自然段,它是一篇說明文,不同於一般的遊記文章,記敘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生動優美,全文如一幅展開的山水畫卷,再現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蘊含著對建造頤和園的古代勞動人民的讚美,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民族自豪感。
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能理清文章的順序,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寫景的方法。
根據語文教學及教材的特點,本著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宗旨,在教學頤和園這一課時,採用了大量與頤和園景點相關的圖片,配以優美的音樂,運用文中的重點詞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並結合開放式、討論式、競賽式等教學方法加強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使課堂呈現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場面。
有幾點做的不錯:
一.在上課之前我大量的查閱了頤和園的有關知識、圖片,並且認真閱讀教材,力求走進文字,感受美,理解美,課上更能遊刃有餘的傳遞美、感染學生體會美。
二.課前,帶領學生實踐去量一量20米,41米,15 0米有多長,使學生頭腦裡建立起數的概念,在教堂中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在吃透教材上下功夫,所謂站的高看的遠,才能更後的引領學生理解課文。在講授課文第3自然段時我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體會佛香閣的高,挖掘的較深,使學生髮自內心的感受到佛香閣真高!
四.把學文與學習寫文有機結合。這是一篇非常好的寫景的文章,文章抓住景物的特點、詳略得當,這正是學習寫作的好教材。
當然也有些地方處理的不是很巧妙,因此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範文3
《頤和園》這篇課文,展現的是頤和園的美景,按照很清晰的遊覽順序進行描寫,讓人讀來琅琅上口,又美不勝收。頤和園不單純的是個美麗的公園,它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深厚的底蘊,它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之一的。
從課文來講,學生能夠把握這種移步換景的寫法,感受其中對景物描寫的優美語句,能夠在寫作中恰當運用,就很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若真能從深層次上去把握歷史文化、中華文明的話,那也是一種情感的教育,也讓我們的學生更加慨嘆我們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
我在講述這篇課文時,先處理好字詞和難懂的解釋,然後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通讀,要求讀通順,讀準確。在讀中感悟是一種很好地語文教學方式,我指名讓學生說他最想要去頤和園哪個景點拍照留念,當他說出來後,就讓所有的同學站起來美美地品讀這個套餐,學生們都能準確地對文段進行把握。在讀完之後,學生們對課文有很多話想表達,他們都會認真地說這一段有哪些地方寫得美,美在哪裡。
在講長廊時,體會橫檻上五彩的畫,而且是沒有一幅畫是相同的,提問學生:我的眼中看到的畫裡面有_______,大家都發揮想象,有美麗的花草樹木、特殊的人物、還有龍的圖騰等等,只要他們能說得出名字就好。還有那花香讓人神清氣爽的,到底有哪些花在風中搖擺呢?同學們都能積極的把熟悉的花說出來。在講昆明湖的時候,
感受欄杆上小獅子的不同神態,發揮他們的想象,述說我的眼中看到了_______的獅子,說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體會寫湖水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面碧玉。的句子時,讓學生自己感受比喻的貼切,同時學會運用。還有動詞滑的巧妙,感受水的清與靜。由此,總結出這個美麗的大公園真的是美得說也說不盡,感受作者移步換景的寫法以及總分總的結構安排,從這樣的遊覽順序清晰的安排文章,角度的不同感受頤和園不同的美景。
整體而言,我對這堂課還是比較滿意,讀與說的相互結合,寫的點滴輔助,讓學生更好地得到鍛鍊。不過在課堂的細節處理上還是存在些許問題,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學生的能力還沒有全面釋放,我還是存在干預過多的現象,在以後的教學中,多與其他老師學習討教,爭取有更大的進步。
看了的人還看了:
1.有關頤和園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