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

  在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測試中,做題要不放過一點疏漏,不放棄一分希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蘇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測試題,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目

  一、知識積累***15分***

  1.讀下面的句子,根據拼音提示,把恰當的字填寫在橫線上。

  九寨溝是一個佳景薈cuì①_____、神奇莫測的kuàng②_____世勝地;是一個不見xiān③_____塵、自然純淨的“童話世界”。只是由於人的到來,它變得喧huá④_____和雜亂了。

  ①②③④

  2.從下列詞語中任選三個,寫一段60左右的文字,描繪一個畫面。

  瑰麗蔥鬱清澈斑斕嫵媚點綴

  3.默寫。

  ①__________________,一覽眾山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淺草才能沒馬蹄。

  ③____________________,自緣身在最高層。

  ④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4.下面是某學生的作文片斷,請按要求修改三處劃線的語句。***3分***

  ①每當站在祖國的地圖前,使我都不禁感嘆***。②西雙版納的密林,神奇秀麗;海峽對岸的阿里山,風光如畫;柳宗元描寫小石潭有清幽的環境;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別具魅力……③美麗的江山,需要我們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去開創,去裝扮。

  第①處句子成分殘缺,修改的方法是。

  第②處句子雜糅,應修改為。

  第③處有一個動詞使用不當,宜改為。

  二、實踐運用***10分***

  5.名著閱讀。***3分***

  19世紀後期,美國著名現實主義作家撰寫的長篇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作品中***故事概述***是你最喜歡的一次歷險過程。

  6.仿照劃線部分續寫一句話。***3分***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更應親近傳統文化。讓我們走近杜甫,去體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_________。這樣,我們才能找到精神的寄託。

  7.根據下面天氣預報材料,請你以導遊的身份,給從西雙版納到昆明的遊客以人性化的提配。***30字以內***

  西雙版納晴25℃~32℃

  昆明多雲轉小雨7℃~12℃

  美文共欣賞

  三、閱讀理解***45分***

  ***一*** 閱讀《小石潭記》選段,完成8——13題。***共15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記》***

  8.選擇下列各組中加點的字意義或作用相同的一項*********3分***

  心樂之全石以為底

  AB

  念無與樂者***《記承天寺夜遊》***何以都不聞訊息***《人琴俱亡》***

  乃記之而去潭西南而望

  CD

  楚王聞之***《晏子使楚》***好逸而惡勞***《治水必躬親》***

  9.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4分***

  ⑴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⑵悽神寒骨,悄愴幽邃。

  10.拋開作者的憂愁,小石潭是一處絕妙的景緻。認真閱讀文章,你一定會發現許多令人難忘的景點。選擇其中的一個景點,為之擬一個富有情趣的名字,把它填在表格中,並寫出你題這個名的文字依據。***3分***

  例

  景點名 文字依據

  聽水徑 聞水聲 如鳴佩環

  11.作者在文中抒發了什麼情感?如果你是柳宗元的好朋友,面對他表露出來的情感,你會對他說些什麼?***5分***

  ⑴抒發的情感***2分***

  ⑵你對柳宗元說的話***3分***

  ***二***閱讀《阿里山紀行》的選段,完成12—16題。***13分***

  山間的曲徑幽路全被青苔染綠,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這是濃陰遮蔽下的青苔路,離開了那森森萬樹,離開了那濃濃團陰,決計長不出這麼密、這麼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條條綠地毯,緊緊地貼在地表上、臺階上,甚或依附在樹幹上。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其盤曲之勢,如幢項,如傘蓋,又如古寺寶塔,真不知樹軀有多少圍、樹身有多麼高。它們排列之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樹幹都是溼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間霧氣之中了。雖是盛夏亭午時分,正是驕陽噴焰,卻透不進日光來。我們的身上也分明有點薄溼。忽然間,我覺得,這不就是唐詩中所說的“入雲深處亦沾衣”嗎?

  12.第一段主要抓住什麼特點描寫“青苔”的?***2分***

  13.第二段從哪幾個方面寫森林的?***3分***

  14.這兩段文字十分優美,令人百讀不厭。你能欣賞語言上的美點嗎?請簡要說明。***3分***

  15.從第二段來說,阿里山風光最容易觸發遊人怎樣的情思?由此探究阿里山的旅遊價值。***3分***

  16.文中的粗體字“有點”為什麼不刪去?***2分***

  ***三***閱讀《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完成17—22題。***17分***

  ①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名人,但沒有誰能像諸葛亮這樣引起人們長久不衰的懷念;中國大地上有無數座祠堂,但沒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這樣,讓人生出無限的崇敬、無盡的思考和深深的遺憾。

  ②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區略偏南的鬧市,兩棵古榕為屏,一對石獅拱衛,當街一座硃紅飛簷的廟門。進門是一庭院,滿院綠樹披道,雜花映目,一條五十米長的甬道直達二門,路兩側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這綠陰的清涼和古碑的幽遠先教你有一種感情的準備,我們將去造訪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

  ③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晉,以後多有變遷。先是武侯祠與劉備廟毗鄰,諸葛祠前香火旺,

  劉備廟前車馬稀。到清康熙年間,改建為君臣合廟,劉備殿在前,諸葛亮殿在後,並正名為昭烈廟***劉備諡號昭烈帝***。但是朝朝代代,人們總是稱它為武侯祠,直到今天。

  ④諸葛亮殿殿柱矗立,殿門前敞。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龕臺上,頭戴綸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歷史的風塵不能掩遮他聰慧的目光,牆外車馬的喧鬧也不能把他從沉思中喚醒。殿的左右兩壁書著他的兩篇名文:左為《隆中對》,條分縷析,預知數十年後天下事;右為《出師表》,慷慨陳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A***透過他深沉的目光,看到他在國亂家喪之時,耕讀山中,心繫天下;***B***初出茅廬,羽扇輕輕一揮,八十萬曹兵灰飛煙滅;***C***你會看到他在斬馬謖時那一滴難言的濁淚;***D***在向後主自報家產時那一顆坦然無私的心。

  ⑤一千七百年前,諸葛亮輸給了曹魏。“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仗英雄淚滿襟”,唱出了這個悲劇的主調。諸葛亮殿南面東西兩廊的牆上嵌著岳飛草書的前後《出師表》,筆走龍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長夜閃電。讀著“臨表涕零,不知所云”,讀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涕如淚,筆鋒如槍如戟,彷彿聽到了這兩位忠臣良將遙隔九百年的靈魂共鳴。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七百年來就這樣始終為諸葛亮的英氣所籠罩,並慢慢積聚而成為一種民族魂。

  ⑥歷史早已過去,我們現在追溯舊事,對諸葛亮倍覺親切。在他的一生中,諸葛亮實踐著自己做人的規範,嘗試著把聰明才智發揮到極限,努力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他藉此實現了作為一個人,一個歷史偉人的價值,從而得到永恆。***選文有改動***

  註釋:①[武侯]諸葛亮死後,諡為“忠武侯”。

  17.文段②的環境描寫,渲染了一種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圍。***1分***

  18.文段③既交待了武侯祠的變遷,又反映了人們對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

  19.閱讀文段④中劃線的句子,用簡潔的語言填寫下表。***4分***

  20.文段①中“深深的遺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21.賞析下面的句子,說一說它的表達效果。***3分***

  筆走龍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長夜閃電。

  22.品讀對聯,聯絡選文回答問題。***5分***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①上聯中的“酬”字型現了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格魅力,下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字突出了諸葛亮作為“一個歷史偉人”的巨大影響。***2分***

  ②請你思考一下,作為“一個人”,有哪些東西可以穿越“一千七百年”的時空而“得到永恆”?***3分***

  傾訴你真情

  四、寫作實踐***30分***

  你外出旅遊過嗎?肯定有一處地方給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請你以遊記的形式把它記下來,題目自擬,字數在600字左右。

  【寫作點撥】

  寫景遊記的散文,側重描寫景物,其主要特點是:無論寫自然景觀***如山川草木***,還是寫人文景觀***如亭臺樓閣***,都必須完全真實,不許虛構,但又不能照相式地實錄,而是透過作者獨特的觀察,發現其獨特的美,並融入自己的感情,從而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寫遊記要突出今景物的地方特色,才能給人以鮮明的印象。遊記中的寫景應該有詳有略,詳略處裡可以根據內容需要而定,一般主要景點和有特色的景物詳寫,次要景點或感受不深的景物可以略寫或乾脆不寫。

  【例文連結】

  美麗原來也可以如此

  丘悅

  初識張家界的山水,便被這裡的一切陶醉了。那景,是不曾見過的,此時自詡為已將天下美景盡收眼底的我,竟一時無語了。

  行走在流水落花的山路上,清風拂發,細霧拂面。那些赤紅色的山體,在一路狂奔的行人身旁悄然滑過,不覺已登上了山頂。當一幅千山萬壑的全景圖展現在我眼前的那一剎間,作為人的一種渺小感頓時全然消失了。俯瞰著這腳下的千山萬壑,一種偉大感無法釋懷,不禁感慨萬千……

  這裡的山是如此壯麗,那赤紅的岩石、刀刃般的山體無不表現出它的巍峨。深深的裂縫溢位咄咄逼人的寒氣,橫七豎八地將山峰分割得支離破碎,儀態萬千。那些山峰,有的如同一障屏風,用天地之英氣將地平線收入到自己黝黑的肌肉裡;有的如同一把利劍倒插或正置於樹木叢莽間,寒光四射;有的如同一道彩虹從天而降,沿著那白雲疊成的臺階即可走進阿里巴巴神祕的大門。或許是山峰太有魄力,連天地間最自由的浮雲也甘願圍繞在它的腳下,做它的忠實僕人。

  有人說,這裡的山秀於黃山而險於桂林。是啊,在高山的峭壁上矗立著許多巨鬆高柏,猶如大鵬般地搏擊著漩渦一樣的氣流。巨鬆高柏在夾縫中攝取著每一絲力量,又迎著風雨堅強地站立著。也許樹最美的也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而保持堅韌之本性,人亦何嘗不是如此。可樹在山面前又是如此地渺小,如此地柔弱。山才是大地最有力的肌肉,最高大的靈魂。

  在那深深的裂痕中,我幾乎觸到了山的靈魂。在那些歲月送上的禮物中,有著隱藏在堅硬軀殼中柔美的靈魂。那山億萬年不斷地忍受著風雨的侵襲,繼續用佈滿傷痕的身體去抵擋風雨。也許山已感到很累,想成為一攤黃沙,不再想做高山。可人與萬物生靈卻需要高山,需要有高山來支撐這片奇異的天地。也有脆弱的山體倒下,可那堅強者卻始終聳立在雲霄之上,將地平線當腰帶緊緊地纏在身上,將萬物生靈、太陽、月亮高高地托起……

  在起伏的石紋上,我看見海的包容、雲的自由、江河的執著,我看見了歲月的滄桑,風雨的足跡。儘管山不能擺脫如此厚重去作海、雲、河,但力量卻體現在其中,魄力亦體現在其中。我想,原來做高山也可以是美麗的。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是何夕。那山還在長時間地誦著永恆的傳說,還在風雨中做著柔美的夢,還在敬仰中唱著無字的曲,一切還是那樣美麗……

  【點評】這篇記遊散文,沒有直接描寫張家界自然景觀的全貌,而是以人的主觀感受為主線,讚美了張家界帶給他的感悟,語言生動,富於感情,在初中生所寫的遊記中很特別。

  答案

  1.萃曠纖譁

  2.秋天,清澈湍急的溪水奔流於紅色的岩石之上,輔之以蔥鬱的林木,在陽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斕,令人稱奇,讓人陶醉。

  3.①會當凌絕頂②亂花漸欲迷人眼③不畏浮雲遮望眼④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4.①刪去“使”②“柳宗元描寫”改成“柳宗元筆下的”③“開創”改為“開發”

  5.馬克·吐溫第二空不設統一答案,只要是小說中的情節即可

  6.讓我們走近李商隱,去感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執著***奉獻***/讓我們走近王安石,去學習“莫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堅毅***無畏***;讓我們走近陸游,去體味***體會***“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赤誠***衷心/雄心/熱烈***,可以寫其他詩人作家,只要句式相似語意貫通即可。

  7.通過閱讀提供的材料可知,西雙版納天氣晴朗,氣溫較高,而昆明則天有陰雨,氣溫較低,所以有必要提醒遊客攜帶雨具和禦寒衣物,而且表述語言要具有人文關懷,溫情提醒的特點。

  8.C***3分***

  9.⑴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綴著,參差不齊,隨風飄蕩。⑵使人感到心神悽楚***涼***,寒氣透骨,寂靜極了,幽深極了。***錯一處扣半分,錯三處本句不得分***

  10.不設統一答案。示例:觀魚臺“潭中魚可百許頭”一段。***3分。題名2分,依據1分。***

  11.***1***借景抒發了悄愴悲涼的感情***情緒***或者嘆息它***秀麗奇特的自然風景***的被埋沒,寄託自己憤懣不平***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情***意思對即可******2***可以引用古詩句、名言警句或者用自己的話來表述,只要是勸慰或鼓勵柳宗元或理解柳宗元處境的話即可。

  12.主要抓住又厚又密、公佈廣泛***到處生長***的特點描寫“青苔”。

  13.從公佈面積——無邊無際;形態陣容——盤曲、整肅;密度溫度——溼漉漉等方面描寫森林。

  14.語言典雅、凝鍊、和諧、暢達、具有音樂美和情韻美。善用比喻,青苔“像一條條綠地毯”“森林恰似一片汪洋”“其盤曲之勢,如幢頂,如傘蓋,又如古寺寶塔”“它們排列之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等。這些描繪生動形象、逼真傳神,充分調動了讀者的想像和聯想,使讀者憑藉熟悉的事物形象去感悟未曾耳聞目睹的事物,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15.思古情思。作者聯想的一切都與古代文化有關,如“古寺寶塔”“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唐詩“入雲深處亦沾衣”等。可以說阿里山的美是一種原始、古典、淳樸的美,它滿足了現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覺。

  16.“有點”準確說明了“溼”的程度較小,符合實際;與上文“霧氣”相照應。

  17.莊嚴肅穆***評分:1分,意思對即可***

  18.喜愛***或敬仰******評分:2分***

  19.B句: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C句:治軍嚴明,不徇私情***評分:每空2分***

  20.出師未捷身先死***評分:2分。答“諸葛亮輸給曹魏”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得1分***

  21.本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語言生動形象,節奏感強,富有感染力。***1分***表現出書寫者慷慨激昂的心情和壯志凌雲、精忠報國的性格特點。***2分******評分:3分***

  22.①知恩必報***或“士為知己者用”等***千秋***評分:每空1分***

  ②能從個人品格、聰明才智、民族氣節、歷史成就等方面,答出其中3點即可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