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文綜試題

  高考文綜自主命題的發展空間並未彰顯出試卷地方命題的特點與優勢,無論在命題的廣度、深度、信度方面都沒能較好體現出區域性文化特色。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答案

  第1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CACBBDCDBCAD

  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ADACACBBCBCD

  題號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答案DBACACBCBDD——

  第2卷共4大題,共160分。

  36.⑴多活動斷層***近板塊交界處***;   山高坡陡。

  ⑵旅遊;    商***服務、手工***; 太陽能;   地熱能***風能***

  ⑶主要分佈在東部;  沿交通線分佈; 沿谷地***沿河流***分佈。

  ⑷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勢***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徑流量***;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答出4個方面即可***

  ⑸南部水電站靠近大城市、工業區。***或靠近能源消費地***

  ⑹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保持生物多樣性。

  37. ⑴儒家學說***四書五經***。讀書與做官緊密結合***教育為統治階級培養統治人才***。

  ⑵內容專取四書五經,文體採用八股文。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加強了專制主義***阻礙了中國科技的發展***。

  ⑶洋務派。適應了洋務運動需要,培養了翻譯、軍事和科技等實用性人才。

  ⑷添設西學課程,科目設定全面,經學仍佔據重要地位。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教育的基本特徵。

  ⑸自然科學學科增多,鼓勵科學研究***理性主義的影響增強***。德國科技高度發展,如電磁波、X射線、發電機、內燃機等;出現許多新興工業,如汽車製造、電力、化工等;德國成為歐洲強國,工業產值居於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⑹要加快社會的發展,必須優先發展教育。

  38.⑴結合材料一,談談你對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關係的理解。***8分***

  ①個人與社會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個人是社會中的個人,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社會起根本的、決定的作用。②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存在著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關係。③個人活動受社會發展的制約。改革開放為黃健民的命運提供了客觀環境和條件。④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的影響。黃健民從事的各種活動有助於社會進步。

  ⑵結合材料二,運用經濟常識分析為什麼“中國發展進步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12分***

  ①社會化大生產和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社會化大生產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日益融合。②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和競爭性要求各國充分利用國際資源,積極參與國際競爭。③各國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世界為中國提供了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就業機會以及廣闊的投資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繁榮。

  ⑶結合材料一、二,運用政治常識說明中國有信心讓世界認識中國的理由。***要求邏輯清晰******12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證。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使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顯著增強。

  39.⑴戰國農業生產發展***糧食產量提高***。鐵農具、牛耕的推廣,水利工程的興修***鄭國渠、都江堰***,各國的變法,封建生產關係確立***私田取代公田***。

  ⑵圈地運動,新農機、新技術的使用,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發展***。

  農業發展為工業革命奠定基礎,工業革命為農業提供了更多新農機,促進農業發展。

  ⑶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糧食產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人民公社化運動削弱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⑷提高生產力,改善生產關係。

  ⑸植樹造林;保護溼地***保護沼澤***;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用養結合***。

  ⑹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農業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⑺絕大多數省級行政區的人均耕地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級行政區的人均耕地已經在警戒線以下;人均耕地面積呈下降趨勢。

  ⑻指出圖11和圖12反映的經濟現象及其聯絡。***6分***

  國際食品價格出現了上漲加快趨勢;發展中國家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高於發達國家。食品價格上漲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大於發達國家。

  ⑼從供求與價格關係的角度,分析在材料四背景下我國糧食連續增產的經濟影響。***6分***

  ①供求與價格相互影響。②我國糧食連續增產促進國內糧食供求平衡。③國內糧食供求平衡有利於穩定國內糧食價格,從而有利於維護人民切身利益;國內糧食供求平衡有利於提高我國應對國際糧價波動的能力,從而有利於在國際競爭中保持獨立自主地位。

  ⑽結合材料五,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國糧食供求狀況及如何確保我國糧食安全。***12分***

  ①要全面分析矛盾。目前我國糧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長期基本平衡不容樂觀;既要看到糧食需求擴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約糧食供給的一面。②既要抓住重點,又要統籌兼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供給為重點,要嚴格保護耕地***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加農業投入等***;同時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糧食生產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長、倡導合理飲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