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構建優質高效課堂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要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我們現在所提倡的"高效課堂"研究,就是要做到兩個減輕,兩個提高。即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水平和質量的目的。

  一、創設真實的問題情景,是構建和諧課堂的關鍵

  教學與活動是不可分割的,知識的根本是從實踐中來,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活動中體驗知識的產生、積累與發展過程。“發現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得多”,思維總是從疑問開始的。在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的物件產生注意,增強學習針對性,在心理上形成一種預期,由此啟用與學習新知識有關的原有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對整個的學習活動起到積極的定向作用。只有在真實問題情景中學生才能使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自己的潛能和諧發展。

  二、 建立新型的人際關係,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前提

  在實施和諧課堂的教育過程中,建立新型的人際關係尤為重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首先要在師生之間樹立民主平等思想。實現師生民主平等,教師要放下架子,融入學生之中,給人一種親切感,如果學生怕答錯問題被老師批評而不舉手或站在那裡有話不說,那麼這常常是由於教師居高臨下,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而造成的,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無錯原則”,那麼,課堂上必然會出現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的場面。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消極地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讓他們在平等的基礎上合作學習,促進彼此之間關係的和諧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利用競爭比賽,加強自主合作學習

  和諧高效課堂提倡教師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書本讓學生讀,問題讓學生提,意見讓學生講,規律讓學生找,總結讓學生寫,錯誤讓學生改。凡是學生看得懂的,要讓學生去看,凡是學生講得出的,要讓學生去講,凡是學生想得出的,要讓學生去想。凡是學生寫得出的,要讓學生去寫,凡是學生做得出的,要讓學生去做。學習過程中學生一定要動起來,但最主要的還是心“動”起來。心動了才能做好事情,如何讓學生心動,積極主動地“我要學” ,那就得靠老師的鼓動。有人說,一個教師應該具備半個演講家的口才,半個作家的文才,半個演員的表演藝術 ……正如商家搞好了宣傳策劃就贏得了市場,同樣,能把學生鼓動起來了,老師就贏得了課堂。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製造一種積極的氛圍,對學生的行為會起到強化定向作用,有利於充分發揮參與者的創造力和競爭力。在每節課上我都要或多或少的運用競爭機制,展開各種各樣的競賽活動,每個學生都是躍躍欲試、積極投入、踴躍表現,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習效率相當高。

  四、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

  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鬆、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總而言之,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0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只要我們投入其中,從自身做起,從每節課做起,從每一個環節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性就會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