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水韻重點句子賞析
《周莊水韻》一課以先總後分的結構形式抒寫了周莊的水,還有與水連在一起的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周莊水韻,以供大家閱讀。
周莊水韻原文
一支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一來一回悠然攪動,倒映在水中的石橋、樓屋、樹影,還有天上的雲彩和飛鳥,都被這不慌不忙的木櫓攪碎,碎成斑斕的光點,迷離閃爍,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綵綢,沒有人能描繪它朦朧眩目的花紋……
有什麼事情比在周莊的小河裡泛舟更富有詩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緩緩滑行,拱形的橋孔一個接一個從頭頂掠過。貞豐橋,富安橋,雙橋……古老的石橋,一座有一座的形狀,一座有一座的風格,過一座橋,便換了一道風景。站在橋上的行人低頭看河裡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頭看橋上的人,相看兩不厭,雙方的眼簾中都是動人的景象。
周莊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樓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橋,石橋巧妙地將古鎮連綴為一體。據說,當年的大戶人家,能將船划進家門,大宅後院,還有泊船的池塘。這樣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見到。一個外鄉人,來到周莊,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這裡的水,以及一切和水連在一起的景物。
我曾經三次到周莊,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遊鎮,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
第一次到周莊,正是仲春,那一天下著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那天打著傘坐船遊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
第二次到周莊是初春,剛剛下過一夜小雪,積雪還沒有來得及將古鎮覆蓋,陽光已經穿破雲層撫摸大地。在耀眼的陽光下,古鎮上到處可以看到斑斑積雪,在路邊,在屋脊,在樹梢,在河邊的石階上,一灘灘積雪反射著陽光,一片晶瑩斑斕,令人目眩。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簷下在滴水,石拱橋的欄杆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彷彿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彷彿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從地下嫋嫋迴旋上升。
最近一次去周莊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個溫暖的春夜,周莊正舉辦旅遊節,古鎮把這天當成一個盛大節日。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色彩斑斕的光帶。坐船夜遊,感覺是進入夢境。船孃是一位三十歲的農婦,以嫻熟的動作,輕鬆地搖著櫓,小船在平靜的河面慢慢滑行,我們的身後,船的軌跡和櫓的劃痕留在水面上,變成一片漾動的光斑,水中倒影變得模糊朦朧,難以捉摸。小船經過一座拱橋時,前方傳來一陣音樂,水面也突然變得晶瑩剔透,彷彿是有晃盪的熒光從水下射出。船搖過橋洞,才發現從旁邊交叉的水道中划過來一條張燈結綵的船,船艙裡,有幾個當地農民在擺弄絲絃。
還沒有等我來得及細看,那船已經轉了個彎,消失在後面的橋洞裡,只留下絲竹管絃聲,在被木船攪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飄繞不絕……我們的小船劃到了古鎮的盡頭,燈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平靜的水面上閃爍著點點星光。從河裡抬頭看,只見屋脊參差,深藍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們曲折多變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瑩的光點從黑黝黝的屋脊上飛起來,像一群沖天而起的螢火蟲,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暗紅的光線。隨著一聲聲清脆的爆炸聲,小小的光點變成滿天盛開的繽紛禮花,天空和大地都被這滿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經隱匿在夜色中的古鎮,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萬變,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線變成了活潑流動的彩光。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燦,全都落到了水裡,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七彩斑斕的光帶,隨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樓屋倒映在水裡,像從河底泛起的一張張仰望天空的臉,我來不及看清楚他們的表情,他們便在水中消失。當新的一輪焰火在空中盛開時,他們又從遙遠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換了另一種表情。這時,從古鎮的四面八方傳來驚喜的歡呼,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地上的驚喜卻在蔓延……
我很難忘記這個奇妙的夜晚,這是一個夢幻一般的夜晚,周莊在寧靜的夜色中變得像神奇的童話,古鎮幽遠的歷史和繽紛的現實,都盪漾在被竹篙和木櫓攪動的水波之。
周莊水韻原文賞析
讀完了,講完了,聽完了,可是“周莊水韻”卻如一首清新樸素、優雅舒緩、情意綿綿的古曲,久久縈繞在心間。那飄搖的細雨、古老的石橋、靜默的老屋;那質樸的小船、唉乃的櫓聲,還有流連其間、徘徊不去的雲影、飛鳥……這一切無不顯現著江南水鄉的風致、情趣。作者以“周莊‘水韻’”為題,實在是再恰切不過了!
在這個題目的引領下,作者又以兩句話為全文經緯,將滿盤“珠玉”輕鬆有序地穿連起來,組合成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什麼比在周莊的小河裡泛舟更富有詩意呢?”一句為“經”,概括了全文景物特點,領起文中作者行蹤,“詩意”一詞與題目相呼應:“‘周莊水及與之連在一起的事物有何韻致?’——‘充滿詩意’”;“一個外鄉人,來到周莊,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這裡的水,以及一切和水連在一起的事物。”一句為“緯”,交待了文章所寫內容範圍,連綴起了全文所寫景物。
在這兩句話的統領下,作者又分兩部分完成了整篇文章的寫作:在文章前三自然段,作者先介紹了對周莊的整體印象;四至六段詳細描述了自己三遊周莊的見聞。無論是整體印象還是具體描述,都是圍繞著“周莊的水及與水連在一起的事物”來寫,都體現了“在小河裡泛舟富有詩意”這一特點。但每一段內容又各有側重:
第一段側重於水:“一支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攪動。倒映在水中的……都被……攪碎,碎成……”。本段出現了“石橋、樓屋、樹影、雲彩、飛鳥”,還有“木櫓、水面” 景物瑣碎繁多但絕無雜亂之感,反倒顯得錯落有致、情趣橫生。這當然要歸功於包容萬物的“水”。是“水”給其它景物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風采的、共同的舞臺,——這些景物都被“倒映”於水中。而那支彎曲的“木櫓”卻充當了舞臺指揮的角色,各種景物在它的指揮下舞動起來:它輕輕地在水中一攪,便將這些影子“攪碎,碎成斑斕的光點……”最後一句比喻“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綵綢”。在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漾動的水面景色的同時,也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前面這些景物只是一處處彩色的點綴,點綴於水光之中,使水變成了“彩”帶。同時水也使這些景物更加靈動,更加鮮活。小河泛舟的詩意,也因此而生。
第二段側重於“橋”:在小河裡泛舟,一個接一個的、古老的、形態風格各異的石橋以及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人,都成了船上人眼中一道道動人的風景——這不正是卞之琳的詩嗎?——“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古老的石橋,詩意的風景。
第三段側重於“人家”:水饒有興致地將街道樓宅分隔開來,橋又執意地將其連線起來,多麼巧妙而又有趣的配合!“據說,當年的大戶人家,能將船划進家門,大宅的後院還有泊船的池塘。”一句將水上人家特有的生活狀況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水上的人家,詩意的生活。
三段文字,三首小詩“流水,小橋,人家”,在這裡,作者將馬致遠的名句“小橋流水人家”進行了生動的演繹,將江南水鄉特有的景象以最溫柔的情愫、最清新的筆觸殷殷地捧到讀者眼前。
全景介紹已畢,作者將鏡頭轉向自己先後三次遊周莊的見聞描述。第四段首句概括:“我曾經三次遊周莊,每一次都乘船遊鎮,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交代了遊覽次數,遊覽方式和所獲印象不同。也明確領起下文三遊周莊的內容:
一遊周莊:時令:仲春;天氣:小雨。
“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朦朧、清新、樸素,不著色彩不加雕飾的畫面,正是作者乘船所見——“周莊‘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作者以“霧”比“雨”,生動的展現出春雨之細小;以“飄動”飾“雨霧”悄悄地將縷縷春風藏匿於雨霧之中;以“飄忽”畫“雨霧”,將風的羞澀、雨的溫柔以動態的方式展現出來並增加了畫面的朦朧隱約之感,給石橋、屋脊蒙上了一層輕輕的面紗,微風一吹,面紗微微飄動,石橋屋脊便“隱約出沒”了。多麼空靈的畫面,多麼秀美的景象!其實,畫中的景物又何止這些——還有那飄移在水中的小舟,那小舟上“醉景”之人——“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的詩吧——遊者雖不戴笠、不披蓑,但那迷醉於周莊古韻之中的人,雨中撐起的那把“油紙傘”,那一葉扁舟,那秀美的船孃,船孃手中那支彎曲的木櫓,還有木櫓搖動時那絲綢般緩緩拂過心房的軟柔而醇厚的水聲,不都是入畫之景嗎?這春雨清韻不也是一首最柔最美最清新的詩麼?
二遊周莊:時令:冬天;天氣:小雪後初晴。
雪有多小?——“還沒‘來得及’將古鎮覆蓋”,怎見“初晴”?——“陽光‘已經’‘穿破雲層’撫摸大地。”小雪對古鎮的疼愛是多麼的細緻,陽光對古鎮的憐愛又是多麼迫切。古老的小鎮,像是一位美麗的仙女,含著羞,帶著笑,從一個古老的夢境中踽踽走來,有誰不願意將自己滿腔的愛意獻給她呢!所以雪來了,她壓低了愉快的聲音,放緩了匆匆的腳步,只輕輕地將一襲素衣披在周莊身上,又細細的給她整理衣角……;所以陽光來了,他急紅了臉膛,莽撞地推開擋住他去路的烏雲,看見周莊安然無恙,他笑了,笑得那樣溫暖,那樣甜蜜。他滿懷柔情地捧出一領金色的婚紗,將周莊裝扮起來,做他美麗的新娘……
作者放寬視野,舉目遠望,“古鎮上‘到處’可以看到‘斑斑’積雪”,然後視線逐漸轉移到近處“‘在路邊,在屋脊,在樹梢,在河邊的石階上,’一‘攤攤’積雪反射著陽光”。同是狀寫“積雪”之態,“斑斑”是就整體觀感而言,而“攤攤”是針對“屋脊”“樹梢”“石階”各個區域性位置來說。 兩個詞語準確地將不同視角所見景物特徵表現了出來。陽光照耀著積雪,積雪反射著陽光,陽光與積雪交相輝映,晶瑩炫目;“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不,僅僅是“版畫”未免太呆板了,你看,“在陽光下”,薄薄的積雪正在悄悄“融化”,於是,一切都變得靈動起來:“小街”“簷下”“橋欄”“橋洞”和“小河的石河沿上”,滴滴、縷縷融化的雪水正在悠然墜落、蜿蜒而從容地緩緩流淌……“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重重疊疊,如訴如泣”,那是怎樣的一種聲音呢?作者“細細諦聽”努力回想,覺得“彷彿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卻又無法用人類的樂器模仿。可不,這是寧靜而幽遠、純淨得不染半點塵滓的天籟之音。——“此曲只應天上有”僅僅用一幅版畫怎麼能描畫出周莊的神韻呢?即使是畫,那也應該是一幅“神”畫,穿越時空,驚現於我們的眼前,徐徐展開,漸漸生動:飛來了玉龍,惹急了陽光;撒白了屋脊,染紅了池塘;潤溼了纖足,喜啼了鴛鴦。有色有聲,情意綿綿。是畫?還是詩吧。
三遊周莊:時令:春夜;天氣:“?”。
第五段以遊蹤為線,移步換景,將遊歷所見的眾多景物貫穿起來,使各項內容顯得井然有序,層次分明:
第一步:小船在靜靜的河面慢慢“滑”行。***一個“滑”字,將河面的平滑如鏡形象地展現出來。***景物:船孃、船軌跡、櫓的劃痕、水中倒影。
第二步:小船經過一座拱橋。見聞:音樂、水面。
第三步:船搖過橋洞。景物:花船、農民。
第四步:花船已經轉了個彎,消失在後面的橋洞裡。見聞:絲竹管絃聲、河面。
第五步:我們的小船劃到了古鎮的盡頭。見聞:燈光、小河、水面星光、屋脊、天幕、禮花;天空、大地、古鎮、屋脊、河水、樓屋、歡呼。
而這一切景物又被這個神奇的、童話般的夜晚巧妙地編織成了一個奇妙的夢境,在水波盪漾之中,演繹著周莊古老的歷史與繽紛的現實。
春天本就是多夢的季節,再加春夜溫暖,節日盛大而熱鬧,處處彩燈閃爍,連小河都變成了一條多姿多彩的光帶。一切都變得虛幻起來,怎不讓“坐船夜遊”者產生“夢境”之感呢?“夢境”一詞可以說是對下文景象最貼切的概括,作者也由此進入了對這次夢幻之旅的激情描述——
“船的軌跡和櫓的劃痕‘變成’了光斑;水中倒影“變得”模糊朦朧,難以捉摸;水面也“變得”清澈剔透,“彷彿”……;還沒“來得及”……那花船……消失……,只留下……聲……飄繞不絕;燈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復”了……;……屋脊……“曲折多變”的黑色剪影;……光點……飛起來,……劃出……;……光點“變成”……禮花;……古鎮……面目一新,瞬息萬變;……屋脊……凝重的墨線“變成”了……彩光;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綵帶;“忽明忽暗”的樓屋……我“來不及”看清楚……便在水中“消失”;當……時,他們又……泛起,……“換”了另一種表情;天上的美景“稍縱即逝”……
天上、樓屋、水中;忽明忽暗,有靜有動;有人、有物,有光、有影,有色、有聲,有趣、有情。人在緩緩移動,周圍景象卻如憧憧幻影,光怪陸離,變化萬千。這不正是奇妙的夢境嗎?如果要從夢境中找出詩意的話,我想應該是一首表現“意識流”的新詩。詩寫完了,夢也醒了,作者的遊歷結束了,可是這“夢幻般的夜晚”卻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難忘什麼?難忘旅遊節夜晚五彩繽紛的景象,難忘周莊的人們:那位動作嫻熟、“輕鬆”搖船的年輕船孃;那幾個“擺弄”絲絃,留下飄繞不絕的樂音的農民;那發出“驚喜歡呼”的“四面八方”的人們。這裡的人不僅僅是一位船孃,不僅僅是幾個農民,“從古鎮的‘四面八方’傳來驚喜的歡呼”一句就點明瞭許多甚至是所有周莊人的精神面貌——他們的心境是如此的輕鬆愉快,生活如此的幸福紅火。這一切都該感謝養育了他們祖祖輩輩的周莊,是她敞開了自己的門扉,拋露了千百年來深居的容顏,吸引了眾多看膩了燈紅酒綠的景色,過煩了紙醉金迷的生活的人們,讓他們忽然發現了這樣一片世外淨土,於是摩肩接踵而來,在他們驚歎周莊的驚世之美的同時,也為周莊的人們帶來了滾滾財源。
周莊的人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我們都應該像作者那樣感到高興才對,可是我怎麼只想哭呢。我哭周莊的偉大奉獻,哭古老的周莊的逐漸消隱。我找遍了整個夜空,尋遍了整條小河,搜遍了整條小街;我找到了禮花的彩光,尋得了水中的倒影,搜出了樓屋的剪影,可是周莊呢?那個清秀端莊的周莊到哪裡去了?——終於,我找到了,就在那“古鎮的盡頭,燈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周莊終於可以在繁重的勞作之後脫掉那華麗的外衣,卸下那厚厚的妝粉,稍作喘息了。 “平靜的水面上閃爍著點點星光”,終於讓我看到了——夜空是“晴朗”的。前面的“?”終於有了答案。可是那“點點星光”不正是周莊真實的眼淚嗎?周莊為自己不幸的命運而哭,哭自己就像落入風塵的女子,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身受踐踏卻還要強顏歡笑,迎來送往……“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點從黑黝黝的屋脊上飛起來……”,周莊馬上收起了眼淚,整理殘妝。她知道,今夜,她不能入眠……
再次品讀《周莊水韻》,再次欣賞作者自然而巧妙的寫法、優美而多變的語言,但我不想也不忍再看旅遊節的周莊,只願再次沉浸於“古老的周莊”這個江南第一水鄉如詩如畫的情韻之中,讓自己慢慢融化——化成石河沿上那綹雪水,靜靜、緩緩地流淌,一點點、一滴滴,融入石橋下那溫婉清靈的河水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