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如何形成的

  骨折顧名思義就是指骨頭或骨頭的結構完全或部分斷裂。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時有發生。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骨折的相關知識。

  

  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種情況: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則往往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軟組織破壞。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2***間接暴力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槓桿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下足部著地時,軀幹因重力關係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椎體受折刀力的作用而發生壓縮性骨折***傳導作用***。

  ***3***積累性勞損


  骨折的症狀

  長期、反覆、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如遠距離行軍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幹骨折。

  一、全身表現:

  ***1***休克:對於多發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嚴重的開放性骨。患者常因廣泛的軟組織損傷、大量出血、劇烈疼痛或併發內臟損傷等而引起休克。

  ***2***發熱:骨折處有大量內出血,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二、區域性表現:

  骨折的區域性表現包括骨折的專有體徵和其他表現。

  骨折的專有體徵: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縮短;

  ***2***異常活動:正常情況下肢體不能活動的部位,骨折後出現不正常的活動。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後,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時,可產生骨擯音或骨擦感。

  以上三種體徵只要發現其中之一,即可確診,但未見此三種體徵者,也不能排除骨折的可能,如嵌插骨折、裂縫骨折。

  相關閱讀:

  骨折急救五原則

  骨折通常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兩大類。閉合性骨折指面板軟組織相對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連通;開放性骨折則是指骨折處有傷口,骨折端已與外界連通。全身各個部位都可發生骨折,但最常見的還是四肢骨折。 一旦懷疑有骨折,應儘量減少患處的活動,轉送時儘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後急救的5個原則。

  搶救生命

  嚴重創傷現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如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或瀕於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病人有意識障礙者可針刺其人中、百會等穴位;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紮止血。嚴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分鐘應放鬆1次***每次30至60秒鐘***,以防肢體缺血壞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險的骨折病人,應快速運往醫院救治。

  傷口處理

  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地止血外,還應立即用消毒紗布或乾淨布包扎傷口,以防傷口繼續被汙染。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傷口,以免汙染深層組織。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後再包紮、固定。

  簡單固定

  現場急救時及時正確地固定斷肢,可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損傷,同時也便於傷員的搬運和轉送。但急救時的固定是暫時的。因此,應力求簡單而有效,不要求對骨折準確復位;開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準。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懸於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嚴重外傷後,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藥。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劑,如***10毫克或***50毫克。但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注射***,以免抑制呼吸中樞。

  安全轉運

  經以上現場救護後,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到醫院救治。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適當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