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歷史故事介紹
紙上談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紙上談兵歷史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趙括從年輕的時候起就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認為天下沒有人能夠抵擋他。
***趙括***曾經跟他的父親趙奢議論過用兵打仗的事,趙奢不能駁倒***他***,然而***趙奢***不說他好。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趙括把它說得輕而易舉。假使趙國不讓趙括做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擔任,那麼毀掉趙國軍隊的一定是趙括了。”
趙括隨即代替廉頗***擔任抗秦大將***後,全部更改***原有的***紀律和規定,撤換並重新安排軍官。
秦將白起聽說了這些事,出動變化莫測的軍隊,假裝敗退,截斷了趙軍運輸軍糧的道路,把趙國的軍隊一切為二,***於是***軍心離散。
經過四十多天,軍中兵士飢餓,趙括帶領精銳的兵士親自上陣戰鬥。秦軍射死了趙括。趙括的軍隊大敗,於是幾十萬兵士投降於秦國,秦國把他們全部活埋了。
紙上談兵成語質疑
戰國時沒紙,作史記時紙未廣泛應用,這就很明顯,這個成語不可能是戰國時的,也不可能是司馬遷所作。
紙上談兵的雛形大約出現在唐宋,正式作為成語最早是在清代,但都是指書生用兵,跟趙括一點關係都沒。連《東周列國志》也沒有這個說法。
關於所謂趙括紙上談兵的最早記載,應該是《上下五千年》第40節“紙上談兵的趙括”,這是評價趙括為紙上談兵,評價是否正確不提,但這顯然不能說這個成語源自趙括。
至於該觀點的發明,大概就是《現代漢語詞典》的功勞了,這本書是明確把該成語的出處定義在長平之戰的,依據說不定就是《上下五千年》。
紙上談兵用何紙
慕京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
後來引申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紙上談兵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成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貿然進攻,結果被秦軍打敗。
***注:現今經常用於形容長平之戰失利的趙括,但是戰國時無紙,何以談得上“紙上談兵”?本成語也不在史記原句中,查詢該詞句的話,清朝之前的典故中也未出現過該詞,據說是現代的某些書上聲稱是對趙括的形容造成的影響,因此成語出處存疑***
《史記》為西漢司馬遷所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 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本紀、書、表、世家、列傳五種形式。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侯之事。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史記》約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來是沒有書名的,司馬遷完成這部鉅著後曾給當時的大學者東方朔看過,東方朔非常欽佩,就在書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馬遷的官職,“公”是美稱,“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誰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漢書·藝文志》在著錄這部書時,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後人則又簡化成“太史公記”、“太史公書”、“太史公傳”。《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一般稱為“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 “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近人梁啟超稱讚這部鉅著是“千古之絕作”***《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漢文學史綱》***
紙上談兵歷史故事的人還:
1.紙上談兵的趙括
2.紙上談兵的歷史典故
3.紙上談兵的故事
4.成語紙上談兵歷史人物介紹
5.關於紙上談兵的成語故事
- 紙上談兵歷史故事介紹
- 成長的煩惱作文帶評語
- 女性經期容易便祕的原因
- 簡單鄒立寅閱讀答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檢測題
- 夢見一袋蘋果丟了的含義
- 電子廠的實習總結範文
- 國慶去哪裡旅遊人少
- 春季寶寶有肝火旺應該怎麼處理
- 公安機關內務管理規定
- 排毒養生湯有哪些
- 短篇勵志課前演講稿範文
- 畢業生自我鑑定需要怎麼寫呢
- 工作未滿一年的年終獎怎麼按照工作年份來算
- 鷓鴣天十里樓臺倚翠微閱讀答案
- 自己在家怎樣去除黑頭
- 七年級下冊英語教研工作總結
- 中學政治教學工作總結及工作目標
- 世上最長的電視劇
- 關於小動物的童話小故事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