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有哪些古塔遺址

  25000年前至約13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安陽一帶已經有人類居住。那麼,你知道安陽地區現在共存多少古塔嗎?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安陽的一些古塔遺址,歡迎大家閱讀!

  安陽古塔遺址:天寧寺塔

>

  安陽天寧寺塔,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大寺前銜。始建於五代後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宋、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

  該塔為密簷式磚塔,通高38.65米。塔體八角形,拱券門,南向。塔身上大下小,為傘狀的優美外觀,自下而上逐層外擴,塔簷隨之外展。一層四正面門除商門為實用門外,其餘三門為裝飾性假門。八面門窗上為磚雕佛傳故事,八根倚柱為精美的磚雕龍柱。塔內中空為筒狀,分五層,每層頂部為磚雕斗拱承托出簷,再由青磚疊澀成平座,中間用“井”字形木架組成上下相通的方形孔洞。塔剎為高10.8米的-塔式。

  2001年6月,安陽天寧寺塔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陽古塔遺址:修定寺塔

  修定寺塔坐落在河南省安陽縣西北35公里太行山區清涼山的南麓。

  修定寺塔坐落在原修定寺內,寺院四周峰巒疊嶂,山勢巍峨,清泉環繞其間,如練如帶,景色十分優美。修定寺相傳是僧人張猛於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建立的,原名"天成寺",北齊時擴建,並改名"合水寺"。寺院規模巨集大,供養僧人達百餘人,並有重兵把守,北齊文宣帝曾經三次駕臨寺院。隋唐時經過擴建,寺院更為壯觀,並更名為"修定寺"。清末時寺院毀廢,僅存一塔,即修定寺塔。塔創建於唐代貞觀年間***627-649年***,是一座單層磚浮雕舍利塔,因周身塗滿了硃紅色,當地亦俗稱"紅塔"。

  塔原高20米,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塔基座平面呈八角形,束腰須彌座。塔身呈正方形,南壁闢拱形門,門額上刻有多處佛龕和唐宋題,如有"鄴縣令裴□康古,鹹通十一年五月***870年***"的題記。塔頂為覆盆狀頂蓋,上置仰蓮承託寶瓶,頂端是球狀火焰寶珠剎。整個塔頂造型華麗端莊,絢麗多彩,在唐塔中極為罕見,但今已殘毀不堪。

  塔身是用模製成菱形、三角形、矩形、平行四邊形等圖案的5000多塊浮雕磚砌築而成。雕刻的內容豐富多彩,題材廣泛,有青龍、白虎、真人、武士、金剛、力士、侍女、飛天、童子、寶象、猛獅、天馬、蟒蛇、花卉、綵帶等72種圖案,雕刻的刀法渾圓有力,形象生動逼真,有飄然脫壁而出之勢,是唐代藝術的珍品。塔的南壁設有券門,門洞也以浮雕磚砌成,半圓形石質門額上為三世佛造像龕,雕刻有佛像、弟子、菩薩、天王像九尊,佛像背後有火焰紋背光,具有盛唐的藝術風格。

  安陽古塔遺址:高閣寺

  位於市區東大街北側,原名大士閣,是明趙王府旌教祠中最後一座殿,殿內的石雕、彩繪最為有名。

  該寺高約20餘米,為高臺樓閣式建築,頂部覆以琉璃瓦。0周圍有石板護欄,上面雕刻著石獅等圖案,0基座上有一米左右的石雕裝飾,上有飛龍浮雕,這些雕刻工藝精湛、形象逼真。閣內彩樑畫棟,壁畫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安陽古塔遺址:大興寺塔

  大興寺塔位於內黃縣城西南17.5公里處,因地屬裴村,俗稱裴村塔。該塔建在大興寺遺址上,東南倚大沙崗,西傍鸕鶿坡***今稱老塔坡***,四周萬畝森林環護,該塔建於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將近1400年的歷史。經過多次地震和洪水衝擊,仍巍然屹立。

  該塔為7層密簷式磚實八角塔,高18.7米,底層周長15.6米。塔身通體除磚雕外,全用條磚砌築,稜角分明,表面平滑,塔內為實心砌體,在第4層南面壁設一拱券門洞。塔身各層以條磚疊澀出簷,緊密相接,簷下飾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和蓮瓣承託。

  大興寺塔位於內黃縣城西南17.5公里處,因地屬裴村,俗稱裴村塔。該塔建在大興寺遺址上,東南倚大沙崗,西傍鸕鶿坡***今稱老塔坡***,四周萬畝森林環護,該塔建於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距今將近1400年的歷史。經過多次地震和洪水衝擊,仍巍然屹立。

  該塔為7層密簷式磚實八角塔,高18.7米,底層周長15.6米。塔身通體除磚雕外,全用條磚砌築,稜角分明,表面平滑,塔內為實心砌體,在第4層南面壁設一拱券門洞。塔身各層以條磚疊澀出簷,緊密相接,簷下飾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和蓮瓣承託。

  安陽古塔遺址:文峰塔

  河南安陽是一處擁有4千年悠遠歷史的古城,是殷都、鄴都兩古都的所在,也是歷代才子輩出的地方。位於安陽老城西北隅,天寧寺舊址的文峰塔,原名“天寧寺塔”,因位於舊彰德府文廟的東北方,代表當地“文風”的象徵,故又稱“文峰塔”。

  文峰塔的建築因富有獨特的風格而聞名,其特殊在於一反常規形制,由下往上一層大於一層,逐漸地寬敞,整體呈傘狀形式上大而下小,在中國古塔中以及國內外為所罕見。文峰塔,原名天寧寺塔,天寧寺始建於隋仁壽初年***公元601-604年間***,塔修造於後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五代、宋、元、明、清歷代均有增修。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當時任彰德***即今安陽***知府的黃邦寧,主持重新修葺天寧寺和塔。他認為塔與南邊的孔廟***在今安陽市西大街小學校內***相呼應,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門橫額上題了“文峰聳秀”四個大字,於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解放以後,人民政府進行兩次整修,並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長40米。磚身木簷。八角形的塔身立於圓形蓮花座上,蓮瓣共7層,上下交錯,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護塔基,把塔裝飾得更為美麗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