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祭祖的節日之一。不過,在南昌的清明節習俗中,除了掃墓和祭祖之外,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習俗。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昌清明節的食俗,歡迎大家閱讀。
南昌清明節的食俗一、美食“清明果”源於寒食節傳統
和耕牛一樣,南昌人自己在清明節也不忘一飽口福。這天雖然懷著對逝者的思念,但同樣是個美食節。
《新建縣誌》中就記載著“俗沿春餅,城面以麥,鄉面以米,薄者佳。”《玉山縣誌》寫著“米粉雜艾萌作果,謂之清明節果。”南昌人在清明時節會吃芥菜糰子;萍鄉當地則製作“艾米果”,還有“三月三,地菜當靈丹”的諺語。
清明前後,江西各地大多都有用艾草或者野菜製作食品的習俗,被稱作“嘗青”。據民俗學者介紹,江西各地製作各種米果糰子,都是源於寒食節不生火做飯的傳統。紀念介子推而形成的寒食節,其習俗已基本融入清明節之中。
南昌清明節的食俗二、食貢麵糰製成“魚肉”供奉先人
與茶葉祭祀有著異曲同工之效的,是在贛縣流傳的用麵糰製作成“魚肉”祭祀先人的習俗。製成的祭品名叫“食貢”,與一些地方大魚大肉祭祀的鋪張相比,食貢以其“素”而顯得與眾不同。
用麵糰製作成的食貢十分多樣,有鯉魚、雞、鴨等不同造型,外觀惟妙惟肖,堪稱藝術品。據食貢製作技藝傳承人鍾兆福介紹,所有作為“食貢”的物品都有一個贊號。如“雞”的贊號為“德禽”,源於《幼學故事瓊林》中“雞有五德,故稱之曰德禽”的說法;“鯉魚”的贊號為“金鱗”,源於“鯉魚跳龍門”的說法;“桃子”的贊號為“仙果”,象徵延年益壽;辣椒的贊號為“辛味”等。據《贛縣鍾氏志》記載,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贛縣當地舉行祭祖就使用了食貢。學者認為,食貢的產生是中原文化以麵食祭祖之俗與當地融合的結果,加上舊時食糧緊缺等因素,用麵食祭拜折射了先人勤儉節約的智慧與美德。
南昌清明節的食俗三、茶葉茶水祭祖可追溯至魏晉
祭祖是清明節的主題,一般在清明當日或“前三後四”,人們會到祖墳和故去親人的墳塋前,清理墳頭長出的雜草,並平整土地。而在江西一些地方,流傳至今的茶葉祭祖習俗則顯得獨特而雅緻。
九江德安一帶流傳著祭祖拜神時敬獻一碗茶湯的風俗。人們認為,敬神後的茶能夠消除病痛,保佑人健康。清明節敬奉祖宗的牌位,或祭掃祖宗墳墓時,除了擺放各種祭品之外,還要斟上一杯茶,且往往要選用最好的茶葉。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江西省中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餘悅認為,以茶祭祀的淵源最早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據其介紹,清明祭掃期間,有些人會在故人墳前灑上一些茶葉,以表示先人的恩情如茶葉的清香存於後人心中。
- 南昌清明節吃什麼
- 企業文化如何建設
- 有關植樹節繪畫圖片大全
- 適合高中學生聽的歌_2017年高中生喜歡聽的歌曲
- 小學寒假學習計劃應該怎麼制定
- 什麼方法去紅血絲最有效
- 汽車長時間停放注意事項
- 教師有哪些必讀的教育類書籍
- 豐胸美容湯的食譜有什麼
- 中學生期中語文考試反思作文
- 臨床醫學論文的範文集錦
- 家長對初中畢業生評語
- 暑假通知書教師評語
- 校園法制手抄報圖片大全
- 關於二年級語文手抄報的內容素材
- 怎樣種植生薑才能高產的方法
- 給寶貝的第一封信
- 衝動的幸福個性簽名
- 肝炎患者的飲食禁忌事項
- 社團嘉年華宣傳海報圖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