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讀書名言

  朱熹是宋明“理學”的集大成者,關於你看過哪些呢?今天小編為你分享的是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精選

  1***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2***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

  3***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後之人則以石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4*** 書冊埋首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 ——朱熹

  5*** 立志不堅,終不濟事。 ——朱熹

  6*** 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 ——朱熹

  7*** 聖人之所以為聖也,只是好學下問 ——朱熹

  8*** 慎勿談人之過,切勿矜己之長。 ——朱熹

  9*** 十年浮海一身輕, 歸對梨渦卻有情。 世上無如人慾險, 幾人到此誤平生。 ——朱熹

  10*** 世路無如人慾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朱熹

  11***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熹

  12*** 唯能不為,是以可以有為,無所不為者,安能有所為耶 ——朱熹

  13*** 禮即理也。 ——朱熹

  14***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慾自累 ——朱熹

  15*** 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 ——朱熹

  16*** 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 ——朱熹 《近思錄》

  17*** 學者須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18*** 虛心順理,學者當守此四字。 ——朱熹

  19***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 ——朱熹

  20***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集錦

  1*** 有所不為,為無不果。有所不學,學無不成 ——朱熹

  2*** 為學讀書,須是耐煩。 ——朱熹

  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朱熹

  4*** 聖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 ——朱熹

  5*** 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 ——朱熹 《論語集註》

  6*** 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 ——朱熹 《朱文公集》

  7***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朱熹

  8*** 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

  9***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朱熹

  10***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

  11***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 ——朱熹

  12*** 人之進學在於思,思則能知是與非。 ——朱熹

  13*** 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 ——朱熹 《朱子家訓》

  14***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15*** 百學須先立志。 ——朱熹

  16*** 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 ——朱熹

  17*** 天下事,壞於懶於私 ——朱熹

  18*** 守正直而佩仁義 ——朱熹

  19*** 自古聖人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信 ——朱熹

  20***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

  推薦

  1*** 當務之急,不求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朱熹

  2***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朱熹 《宋名臣言行錄》

  3*** 志者詩之本也 ——朱熹

  4*** 仁者,以天下為已責也 ——朱熹

  5*** 不能感人,皆誠之不至。 ——朱熹

  6*** 朋友,以義合者。 ——朱熹

  7*** 不以小惡掩大善,不以眾短棄一長 ——朱熹

  8*** 涵養、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9*** 心平則氣自和。 ——朱熹

  10*** 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 ——朱熹

  11*** 師嚴道尊,教乃可施 ——朱熹

  12*** 嘉賞未嘗喜,抑挫未嘗懼。 ——朱熹

  13*** 憂在內者本也,憂在外者開也 ——朱熹

  14*** 責己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 ——朱熹

  15*** 我們的性格即我們的自身 ——朱熹

  16*** 讀而不曉就思,思而不曉就讀。 ——朱熹

  17*** 月盈則虧,日中則昃 ——朱熹

  18*** 四書五經之所以能獲得這樣至高無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於它從各個方面提出了封建社會人們安身立命、治國齊家、交往相處的法則。 論語的”仁者愛人“宣揚的是忠恕;周易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提倡的是堅韌;詩經 教會人們感受和抒發;尚書 教會人們開拓和創新 禮記 是人際關係的準繩;春秋 是治理國家的法寶 ——朱熹 《四書五經》

  19*** 年份:南宋光宗紹熙年間,一代大儒朱熹將儒家經典 禮記 中的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彙集一起刊刻,合稱 四書。再加上 先秦的 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 ——朱熹 《四書五經》

  20*** “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朱熹 《論語集註》

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