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踢好足球

  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走進足球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生踢足球的技巧

  有句話叫“熟知不等於真知”,雖然全天下的球迷那麼多,可大家對足球的理解和認識卻大不相同,肯定是有高有低有深有淺。想要踢好足球,最關鍵的就是基本功,球感,左右變向,傳球,停球等等的技術必須到位,平時沒事可以顛球,多練習傳球,身體的柔韌性,腿部的爆發力。關於過人,不要因為過人而過人,這樣的話就太狹隘,其實過人很累,不如和隊友打配合,節省體力還能調動對手。其實對於初中生足球來說,身體和速度是兩大必要條件,只要這兩樣過硬,基本沒有對手。

  其實足球運動技術只是一方面,雖然它是很重要的方面,但絕對不是全部。還有身體素質***包括各種速度、力量、耐力、彈跳力、爆發力、靈敏性、柔韌性等等***,心理思想素質***就是所謂的精神面貌比賽作風一類***,在我看來最主要的是球員的戰術素養戰術意識,一個真正會踢球的人不光技術好,更重要的是怎麼踢如何踢,怎麼支配球如何處理球,這就是所謂的戰術素養戰術意識控制的,知道怎麼配合怎麼傳球怎麼跑位,進攻時如何接應支援同伴,防守時怎麼封堵卡位協防,真正踢球時技術是為戰術服務的,戰術統領指揮協調技術更好的發揮。可以這麼說有好的技術不一定會踢球,不一定踢的好,相反技術水平不是很優秀很好的人他有較強的戰術意識卻能踢的比較好,最完美的是技術和戰術兩者兼備那樣在球場上就瀟灑自如從容不迫隨心所欲了。

  練技術應該從小抓起,偉人說“足球從娃娃抓起”是很有道理的,年齡大了以後身體各方面沒有多大可塑性了,技術動作已經定型,再想練出好的技術動作不太容易。當然作為一般的業餘遊戲玩耍要求門檻不高,多練多實踐,多踢球多比賽,多看歐洲高水平的足球聯賽,看看外國球員怎麼踢球的,多用心琢磨,下點苦功勤能補拙笨鳥先飛,要有信心要有毅力,平時多提高自己的戰術素養和意識。到圖書館找幾本足球的訓練教材或賣幾個學踢球的音像光碟,那裡面就有足球技術動作的指導和介紹,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初中生踢足球的意義

  一、加強初中生堅強意志的培養

  1.給予初中生積極的暗示。足球訓練過程中,受初中生自身素質差異性的影響難免犯一些錯誤。考慮到初中生多為獨生子女,具有較強的自尊心,此時,體育教師應給予其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其樹立繼續訓練的信心和勇氣,而不是進行挖苦和諷刺。體育教師的一次微笑、一次肯定的點頭都會給初中生帶來強大的精神動力,從而激發其訓練的潛能。因此,足球日常訓練中要求體育教師充分地瞭解學生,學會主動體貼學生,尤其應多鼓勵、多肯定,不斷提高其抗挫能力。要鼓勵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充分發揚吃苦精神,為足球訓練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條件。

  2.制定嚴格的足球訓練制度。足球訓練是一個系統性較強的運動,要求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離不開訓練制度的支撐。在良好的足球訓練制度下,初中生才會你爭我趕、不願服輸,踏實地進行訓練。相反,沒有良好的訓練制度,初中生相互取笑,猶如一盤散沙,訓練效果可想而知。為此,體育教師首先應結合初中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制度,督促其自覺完成足球訓練專案。其次,要制定嚴格的懲罰措施。體育教師制定懲罰措施時應給學生們說明,懲罰制度不是為了懲罰學生,而是為了鞭策學生,以取得學生們的理解,從而積極地配合足球訓練。

  最後,足球訓練過程中,要及時詢問學生對訓練制度的意見,並及時調整足球訓練制度,以保證足球制度在提高學生足球水平的基礎上更加人性化、民主化,為足球訓練更好地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加深初中生對足球訓練的認識

  初中生正確認識足球訓練,才會從心理上接納足球訓練,從而主動獲取和關注與足球相關的知識。為此,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優勢資源,提高初中生對足球訓練的認識。首先,要重視足球訓練知識的灌輸。體育教師應合理安排一定數量的室內體育課,為學生講解有關足球訓練的方法與技巧等理論知識,並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足球訓練的視訊。在播放過程中體育教師要進行積極的講解,以加深學生對足球訓練的深刻理解,使其明白訓練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團員之間該怎麼配合等內容。其次,要積極組織觀看足球比賽。體育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觀看高年級學生間舉行的足球比賽,使學生充分理解足球訓練中防守、進攻、補位、跑位等概念,並要求其及時記錄有疑問的地方,而後在足球訓練時給予解答。最後,足球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師應重視戰術方面的講解,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足球水平。在講解過程中應具體到每一個動作,以促進學生的充分理解;並注重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避免學生畏難情緒的出現。

  三、重視初中生身體協調的培養

  足球需要用腳控球,而腳又是支撐身體的重要部分,因此,足球訓練過程中培養初中生的身體協調能力顯得至關重要。同時,初中生正處在身心不斷髮展成熟的重要階段,培養身體協調能力還有助於其智力的開發。既然培養初中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如此重要,那麼具體該怎麼實施呢?

  首先,足球訓練實踐中,體育教師應重視學生肢體協調能力的訓練,例如讓學生單腳著地進行反覆的起身、下蹲訓練等。當然,為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體育教師可進行分組訓練,通過小組間競賽提高訓練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們訓練的信心。其次,要適當地進行突破訓練,即要求學生用腳帶球突破障礙。通過突破障礙訓練,可提高初中生帶球時身體的靈活性以及處理突發事情的應變能力。例如,突破訓練時體育教師可將一些假動作教給學生,以迷惑對方球員,通過一些假動作的靈活運用,實現足球綜合素質的提高。最後,足球訓練過程中可適當穿插走平衡木、爬繩梯等內容的訓練,使足球訓練和協調力的訓練相互融入,既不會因單一訓練使學生產生枯燥感,又達到了提高足球訓練效果的目標。

  四、總結

  初中生足球訓練看似簡單,其實涉及較多的專業內容。為達到良好的足球訓練效果,避免足球訓練中的盲目性,體育教師應從整體上進行考慮,重視初中生意志的培養,增強其對足球的認識。同時,因足球訓練對身體協調能力要求較高,體育教師還應將初中生協調能力的訓練當作重點,從而為足球訓練的順利實施奠定紮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