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李清照是什麼居士介紹

  李清照,是我國少有的才女之一,被稱為易安居士,那這位文人居士都有什麼經歷,關於她的思想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文學居士李清照生平經歷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齊州人,宋代時期著名的婉約派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出生於公元1084年,其父李格非進士出身,是蘇軾的學生,而其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頗有文學修養。李清照就是長在這樣一戶愛好文學藝術的家庭,從小耳濡目染,加上她本人聰慧,又才華過人,故其少時便能寫問作詩,且破得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的讚賞,其《如夢令》一詞更是轟動京師。

  公元1101年,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了二十一歲的趙明誠為妻,二人文學藝術有著濃烈的興趣,婚後的生活雖然清貧,但高雅和諧,充滿幸福。然而好景不長,二人成婚的第二年,李家被捲入了朝廷內部黨爭,李格非被罷官,不得不回到原籍明水,而李清照也受到牽連,被迫與趙明誠分開。後二人雖團聚,但因朝廷動盪,金兵入侵,二人的生活變得顛沛流離。

  趙明誠去世後,李清照曾改嫁張汝舟,但張汝舟覬覦她的珍貴收藏,然她的財務早年已大部分流失,令張汝舟非常失望,遂對她謾罵,甚至拳腳相加。後李清照發現了張汝舟的罪行,將其告發,自己卻因此被判三年徒刑,好在得到綦崇禮等人的營救,九日後獲救。公元1156年,李清照去世,終年七十三歲。

  文學居士李清照的思想有哪些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對宋詞有著巨大貢獻的人物。在她的詞作中,一般人們習慣根據她的經歷,將她的詞分成兩部分來解讀。第一部分,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她的詞作主要是寫閨怨為主。第二部分,她經歷了靖康之變和丈夫離世,詞風轉變成為對國事的感慨。

  綜合她一生的作品來看,李清照的思想主要分成以下幾個方面:

  一、熱愛生活和自然。在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中,有許多對自然美景的描寫,在這個時期,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條件相對來說比較優越,所以她在這時的作品,充滿了對大自然美景的嚮往和生活的憧憬。

  二、對愛情的憧憬。李清照在少女時代,對愛情充滿了無限的嚮往和憧憬,她敢於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大膽地抒發自己對愛情的渴望。在和丈夫離別的那段時期,她的作品大多充滿了對丈夫的思念,其中不乏對丈夫濃濃的愛意。

  三、愛國情懷。李清照不僅以寫閨怨情感詩詞見長,在她經歷了兩宋交替之後,更多地開始抒發自己對國家命運的感慨。

  四、鄉愁。思鄉也是李清照的作品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靖康之變後,李清照流落到南方,她的家鄉已經被金人佔領,尤其是當她在丈夫去世後,她開始懷念從前在家鄉的幸福生活,所以縱使在風景如畫的南方,也難以抑制她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