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偏難成語典故精選

  成語,是漢語表達形式的閃光點之一,其言簡意賅,體現了中華民族智慧的一面,大量的漢語學習者對成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拔山扛鼎的故事

  項羽是楚國下相人,他從小跟隨叔父項梁生活。項家世代為楚將,項羽的祖父就是楚國名將項燕。

  項羽年少時曾讀過書,但沒什麼進展,後又去學劍,仍然不行。叔父項梁生氣了,問他到底要學什麼。項羽說:“讀書只要能寫自己的名字就足夠了,學劍只能對付一個人,我要學能對付萬人的本領。”

  項梁只好教他兵法。項羽這才高興起來。

  後來項梁殺了人,為了躲避仇家報復,他帶著項羽到吳中居住。

  有一次,秦始皇到會稽巡遊,很多百姓在路邊觀看,項梁帶著項羽也在人群中。項羽指著秦始皇說:“這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急忙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要誅滅九族的。”但心中暗暗稱奇,覺得項羽不平常。

  這時項羽已長得很高大,大約有八尺多點,力氣大得能舉起青銅鼎,當地的年輕人已沒人是他的對手,對他非常敬畏。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隨後各地義軍蜂擁而起,項羽也隨著叔父項梁率軍起義。他憑著自己的勇氣和兵法在戰爭中逐步擴大勢力,併成為重要的義軍首領。

  他和劉邦率領的另一支強大的義軍共同推翻了秦朝的統治。隨後又同劉邦展開了爭奪天下的楚漢戰爭。

  項羽在戰爭中失利,被劉邦包圍在垓下。由於項羽部下大部分是楚國人,劉邦命人在四周唱起楚國歌謠,項羽以為自己的老家已被劉邦佔領,心中驚慌。軍士們也都無心戀戰。

  項羽預感到自己大勢已去。就作了一首《垓[gāi]下歌》,歌中唱道:“我力能拔山英雄蓋世,但天時不利連駿馬也不肯走了。駿馬不走我還有辦法,虞姬我可拿你怎麼辦呢?”

  不久之後,戰敗的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

  後來,“拔山扛鼎”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人力大無窮;或用來借稱項羽。

  篇二:求田問舍的故事

  有一次,許汜[sì]來到荊州,見了暫時投靠劉表的劉備。二人在荊州牧劉表那裡,議論天下人物。談到曾在徐州牧手下擔任典農校尉的陳登,許汜說:“陳登這個人,雖然很有名望之士,但是性情粗野,不能禮賢下士。”

  劉備說:“我在徐州住過,與陳登相熟。你說陳登性情粗野,不能禮賢下士,可有什麼例證嗎?”

  許汜回答說:“以前我曾經遭受禍亂,四處奔走。有一次我路過下邳[pī],拜見陳登。他見到我很不熱情,沒有一點主客之禮,很長時間不與我說話。到晚上睡覺的時候,他自己睡大床,讓我睡下床,真是有些傲慢。”

  劉備拈鬚微笑著說:“許先生雖有國士的名望,如今天下戰亂不已,你本來應在此國難之時憂國忘家,濟世救民,可你卻只顧置買田舍,把國家大事拋在腦後,這正是陳登輕視你的原因啊,更不用說和你促膝長談了。要是我呀,會自己睡在百尺高樓上,讓你睡在地上了,如果是那樣,哪會有什麼上下床之分呢?”

  許汜聽了面色通紅,低頭不語,滿臉羞慚。

  篇三:竭澤而漁的故事

  公元前632年,晉國為了援助宋國,和楚國在城淄***今山東淄縣南***打了一仗。當時,論實力楚國佔著明顯的優勢。晉文公見楚軍來勢洶洶,就間計於他的舅舅大臣狐偃說:“楚兵多,我兵少,這一仗該怎樣打才能取勝呢?”狐偃回答說:“我聽說善於打仗的人,不厭欺詐。你就用欺詐的辦法對付楚軍好了。”

  晉文公又去徵求另一個大臣雍季;並把狐偃的話也告訴了他。雍季不大讚成這樣做,就打了個比喻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蔽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意思是說:把池塘裡的水弄乾了才捉魚,那還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沒魚可捉了;把山上的樹林燒光了再去打獵,那還有打不到的?但到明年就將會沒有野獸可打了。欺詐的辦法雖然可以偶爾用一下,但以後就不能再用,這不是長遠之計啊!

  當時也想不出更好地制勝楚軍的辦法的情況下,晉文公還是採用了狐偃的計謀,假借遵守自己流亡時向楚莊王許下的“遲避三臺”的諾言之名,連續三次後撤,以避其鋒芒,為自己選擇了有利的時機和殲敵的地形;而楚軍呢?見晉軍一遲再遲,誤以為晉文公膽怯,不敢與之交戰,就緊逼不捨,結果被晉軍訂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這場歷史上有名的城猴之戰,終以楚國的失敗,其領兵大將成得臣被迫自殺而告結束。

  根據這個故事,後來人們引出“竭澤而漁”這個成語,比喻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長遠打算,不顧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