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是怎麼死的

  太史慈三國孫權手下的名將,太史慈弓馬熟練,箭法精良。這也許是太史慈的厲害之處了,那太史慈後面究竟是怎麼死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太史慈怎麼死的

  後來劉繇兵敗,太史慈保護劉繇來到了豫章。但是孫策已經平定了大部分地區,只差涇縣以西的六個縣沒有被評定,太史慈就立即帶兵駐紮進了涇縣。後來孫策親自帶兵攻打涇縣,太史慈不敵,被孫軍囚禁起來了。但是孫策卻親自為太史慈鬆綁,還和太史慈促膝長談,當即就拜太史慈為門下都督。劉繇死後,留下數萬士兵,孫策派太史慈前去撫卹,眾人都說太史慈一定不會回來,但是太史慈卻如期歸來。

  後來太史慈還跟孫策討伐麻寶賊,因箭無虛發而聞名,用箭矢貫穿賊寇手腕,還釘在了城樓的柱子上。曹操聽說了之後,還以“當歸”為信,想勸服太史慈。但是後來孫權掌管東吳之後,命太史慈管理南方,在建安十一年的時候,太史慈就不幸去世了。

  後世寫贊詩稱讚太史慈,“陳韓昔日嘗投楚,豈是當歸召得伊”一句話,表達了太史慈對東吳的忠心,並非是曹操所能夠動搖的。太史慈以善射聞名,被孫策、曹操等人賞識,但太史慈卻忠心於孫策,並無其他。

  太史慈厲害嗎

  太史慈,出生於公元一百六十六年。太史慈所處的年代是一個戰亂的年代,身為男兒的太史慈抱著為國為民的思想,參與了孫權的軍隊,率領部下四處征戰,護得一方安寧。

  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太史慈身高七尺七,換成現在的高度就是二米三左右。太史慈最擅長使用的武器是弓箭,每射每中,從不落空,被人譽為“神箭手”。據這些相關記載看來,太史慈在武藝方面十分厲害。在太史慈墓上我們也不難看到太史慈的形象,高大威武,身披一身盔甲。

  然而太史慈的厲害之處並不僅僅表現在於武藝方面,更在於他的為人方面。只因太史慈的母親告知他北海的孔融對母有恩,所以當北海被賊人重重所圍困之時,太史慈奮不顧身地衝出重圍,向劉備借兵救北海。後來在神亭,太史慈與自己今後的明主孫策相遇,二人大戰數十回合之後相識,正因不戰不相識,太史慈最終向孫策臣服,併為孫策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後人謂之,太史慈實為厲害也。

  然而即使是武藝甚高的太史慈也沒能逃過重病的糾纏,在臨離世前,太史慈掛念的仍是自己還沒有完成不世之功的志願。正因為後人久久難以忘記太史慈這名將領,在《三國演義》中,將太史慈的死亡年限往後推遲了幾年,這讓太史慈在小說中向自己的夙願進發,得以參與後來發生的戰役,發揮自己領兵打戰的作用。

  太史慈死於哪次戰役

  太史慈終其一生,在這世上共走了四十一年,在他去世時,享年四十一歲,他的折損為孫吳的一大損失,在他死後,吳國越發的衰弱落末下去了。

  那麼太史慈究竟因何而死,是死於交戰還是因病去世呢?

  這裡有兩種說法,結局卻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是死在戰場之上,另外一種沒有仔細描述死因,只說了他死時的年齡並留下太史慈的千古名言。我們接下來分別來談談這兩種結局。

  在正史中,對於太史慈的最後描述,是孫權為了防止劉磐的勢力擴大,便派出太史慈長期對抗劉磐,太史慈幸不辱命,一直能夠有力防守劉磐的進攻,然在太史慈四十一歲時去世,留下千古感慨如今我的志向未能完全實現,但奈何上天不肯多給我一點時間啊,太史慈死後,劉磐的勢力便得以擴張。

  在《三國演義》中,太史慈死於與魏國大將張遼的交戰中,此戰役發生在現今的合肥。太史慈自從棄暗投明,歸屬於吳國之後,深受孫策的重用,拜為吳國的大,在孫策被謀害後,孫權繼位,對太史慈也未有半分看清,仍常常將重任交於太史慈處理。後在赤壁之戰中,吳國依舊派出大將太史慈,魏國當時派出大將張遼對戰,太史慈在合肥一地遇到魏國的伏擊,太史慈大戰 ,但不敵於張遼,被張遼用月牙戟重創,最終重傷回營後,經過軍醫盡力搶救後無效,不治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