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元的歷史

  銀圓:是大型銀質鑄幣通稱,也稱“洋錢”“洋鈿”“花邊錢”“大洋”等。15世紀末始鑄於歐洲,16世紀由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大量鼓造。明萬曆年間***1573-1620***開始流入中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銀元歷史介紹

  近百年來,銀元一直在中國的流通領域裡佔有重要的位置。銀元,起源於上海銀餅。清朝末年,上海一些富商經營“沙船”生意,這種船專營由北方運鹽到上海,由南方運黃沙到北方,這種黃沙混合石子和泥土叫作“三合土”,是建築物的主要材料。這種運沙船廠,僱用大量員工,每月發工資時,為避免秤量碎銀引起爭執,故就讓富商王永盛、鬱深盛等人自鑄銀餅,規定每一銀餅值白銀5錢。目前在市面上見到的是清朝咸豐6年所鑄。

  後來,墨西哥商人到中國購買物品,帶進來墨西哥的銀元,也叫墨銀,它是用機器鑄造的,分量更準確,每個含銀7錢3分,庫稱是7錢2分,上面有一隻鷹,俗稱“番餅”,又稱“鷹洋”或“洋鈿”,有人甚至稱作“番佛一尊”,可見當時一般人對銀元的重視。 光緒年間,銀元大量鑄造,上面有一條龍,稱為“龍洋”。民國初年,先後鑄造有孫中山側面頭像和袁世凱側面頭像的銀元,俗稱“孫小頭”和“袁大頭”,重量均為7錢3分。 100個銀元的重量有73兩,不可能帶在身上,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時,都用錢莊的“莊票”。銀元放在身上,鏘鏘有聲,白花花的光澤更是炫眼,所以攜帶大量銀元容易發生事故,俗語“財不露白”,“白”便是指銀元而言。

  20世紀初,一個銀元可換128-140枚銅元;一個銀元可買雞蛋150個,或150根油條。 1935年前,中國的貨幣制度採取銀本位,白銀包括銀兩和銀元。1933年4月,國民黨政府“廢兩改元”後一律使用銀元。而帝國主義國家由於實行金本位,所以白銀屬一般商品。 1933年上半年,世界銀價一度從每盎司16.5便士上漲至20.5便士,此時中國一下子便出口白銀3400萬兩。而那些帝國主義把中國的白銀運到倫敦高價出售,每裝運1000萬銀元,即可獲暴利400萬元。在1934年一年中,僅上海流出的白銀至少有2億多元。

  1935年11月3日,國民黨政府公佈“幣制改革”的命令,決定由中央、中國、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紙幣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白銀收歸國有。當時國民黨政府一下子奪取了3億多銀元。並把法幣定為一元合英鎊一先令二便士半,但照當時市場的銀價折算,每一元法幣是一先令十便士半,這中間實際價值相差8便士。一元法幣的實值已被壓低了6角5分。法幣政策的實施,從發行指數和物價指數看,通貨膨脹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銀元鑑定方法

  鑑定銀圓的首要條件是熟悉錢譜和重視普品,這是鑑定的最基本的要求。熟悉錢譜,對各種銀圓的形制,圖案做到心中有數。多觀察研究普通品種的銀圓,可以瞭解機制銀幣的基本特徵,對銀圓的銀色,邊齒,包漿等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為準確的鑑定銀圓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我從具體方面談談銀圓的鑑定要領以及我自己在收集鑑定銀圓中的一些個人體會

  銀色

  銀色,即是銀圓呈現出的金屬色彩。真銀圓的銀色白色中透著滋潤,光澤柔和,顏色中透出一種自然沁色。假銀圓雖是白銀製造,但是由於金屬成分的配方,它的銀色和老銀圓有著差異,一般是白裡透著青,光澤較強,顏色生硬刺眼,用行話說:就是帶“賊光”。這一點通過多觀察,比較容易掌握

  聲音

  敲擊真銀圓,聲音的頻率較低,會發出綿長柔和悅耳的聲音。假銀圓由於金屬成分配方的問題以及製作工藝的不同,它的聲音總是比較尖細,聲音的頻率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真銀圓也有聲音不好的情況,俗稱“啞版”。聲音,只是鑑定銀圓的依據之一

  包漿

  銀圓的包漿是銀圓在流通使用的過程中,表面因氧化而產生的一層深色附著物。它非常薄,但是性狀很穩定,不容易掉色。現代的假銀圓採用電腦、紅外線掃描等技術製造模具,其重量、圖案等都基本接近真品,所以包漿對於銀圓的鑑定顯得尤為重要。經我多年收集銀圓,觀察總結髮現:真正的包漿在高倍放大鏡下,顯示其包漿附著物的狀態比較疏鬆,呈油汗狀物堆積,層次色澤非常豐富,這種現象在銀圓的文字、圖案、內齒的空隙中尤為明顯。現代的假銀圓,為了克服它銀色賊亮的毛病,往往會用化學或者其他的方法給做上一層假包漿,這種假包漿在高倍放大鏡下,顯示出顏色單調、層次平淡,它實際上就是表面發生化學變化產生的顏色變化而已。掌握此要領對鑑定銀圓非常重要

  邊齒

  銀圓的邊齒有兩大作用:防偽和防止盜取金屬。在銀圓的鑑定中,邊齒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現代高仿銀圓的一個共同的致命弱點就是邊齒過不了關。真銀圓的邊齒整齊均勻、略帶弧型,邊齒細看好象是由兩根細線組成一樣。一般的邊齒都有自然的磨損痕跡,在邊齒內一般有包漿,即使你洗幣也很難洗掉。假銀圓的邊齒不太整齊,不夠均勻,不帶弧型,很生硬,邊齒內多有較新人為加工痕跡。多加觀察,不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