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靈公是怎麼死的
衛靈公,春秋時期衛國第二十八代國君,姬姓,名元。其生於“韓宣子為政聘於諸侯之歲”***即昭公二年,前540年***,卒於哀公二年***前493年***,壽47歲。初,因衛襄公夫人宣姜無子,嬖人***愛,愛也***婤姶生縶與元,而縶“惡疾”,不良於行,故孔成子與史朝借夢廢長立幼,昭公七年衛襄公卒,元登基,是為靈公,在位42年。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哀公二年,靈公卒,生前欲立郢為太子,郢辭,靈公卒後南子傳其遺命令郢即位,郢又辭,並推舉蒯瞶之子即位,是為出公。
衛靈公人物影響
衛靈公在歷史上是被人為抹黑的,其原因就是因為孔子的一句激憤之語,而這句話又被記錄在了《論語》中。人皆有情,誰都有一時激憤而做偏頗之語的時候,孔子以近耳順之齡拋家別業而適衛,而靈公又先與之“奉粟六萬”,卻終不見用,以致其顛沛流離十餘載,老夫子為之激憤情有可原,而其弟子因此而將孔子的一時激憤之語錄之《論語》也無可厚非,畢竟《論語》乃一家之言。然讀史貴在察義,萬勿循言,且孔子的激憤之語當時即被人質疑:“夫如是,奚而不喪?”,老夫子只得推說因靈公手下有仲叔圉、祝佗、王孫賈等大臣,但按老夫子的這個邏輯他為什麼還要去魯適衛?反正君賢與無道和大臣沒關係,昭公受不受齊國的女樂也無所謂,你幹你的代理“”就行了,為什麼昭公“三日不朝”老夫子就要去“優哉遊哉”呢?倘若康子再問:“夫如是,奚何以去魯?”,真不知道老夫子該怎樣回答了。
按《左傳》所載,衛靈公不失為一代君侯之佼佼者,而按《孔子家語》所論,衛靈公可直追堯舜,其任人唯賢***按:渠牟即彌牟,也即彌子瑕,為晉靈公庶弟之後,封於彌,遂以封邑為氏,其長於靈公二三十歲,在晉曾為司馬、鄔大夫,晉頃公卒後乃仕衛為,封於渠,故又稱渠牟,死後諡曰文子——只看年齡諸位就知道所謂的“分桃”是怎麼回事了——而其後衛與晉交惡,倒向齊國,但靈公仍對渠牟“愛而任之”,因其“智足治千乘、信足以守之”也***,其國無遊放之士,更有“有大事則起而治之,無事則退而容賢”的謙謙君子,而靈公則因大臣出走而“郊舍三日、琴瑟不御”,以待其歸,如此君侯,何“無道”之有?如孔子在《家語》中所言屬實,那中國歷史上就只有唐太宗可與衛靈公比肩了。偉哉衛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