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衍是怎麼死的

  《史記》有公孫衍傳,系附於張儀傳。《戰國策》中只有幾條零星的記載。然而,作為一代風雲人物,公孫衍的歷史功績是永不磨滅的。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從史籍記載來看,公孫衍在韓國擔任宰相,率軍與秦國作戰失敗後,再次回到了魏國。但魏國朝廷勾心鬥角,公孫衍沒有能重新登上歷史舞臺。據《韓非子》記載,他與大臣張壽有積怨,田需對他也懷恨在心,於是田需派人殺掉張壽嫁禍於他。魏王誤以為是他殺的,就把他殺掉了。

  公孫衍和蘇秦

  合縱與連橫變化無常。公孫衍、張儀、蘇秦等人遊說於各個國家,合縱既可以對齊,又可以對秦;連橫既可以聯秦,也可以聯齊,這就是所謂“朝秦暮楚”。後來,因為秦國的勢力不斷強大起來,成為東方六國的共同威脅,於是合縱成為六國合力抵抗強秦,連橫則是六國分別與秦國聯盟,以求苟安。秦國的連橫活動,目的是為了破壞六國間的合縱,以便孤立各國,各個擊破。

  合縱一策根本不是蘇秦所首倡,而是公孫衍。公孫衍,子犀首,魏國陰晉***今陝西華陰***人,比張儀還早出道四五年。公元前333年,公孫衍已出任秦國大良造。公元前329年,他的老鄉張儀入秦。一山不容二虎,秦惠王受張儀之誣,公孫衍見疏,與是年返回魏國,魏惠王遂予以重任。

  公元前328年,張儀任秦相,首倡連橫之策---“事一強而攻眾弱”。與其針鋒相對,公孫衍於323年始運合縱之謀---“連眾弱以伐一強”,合縱連橫對抗賽在歷史上正式揭開序幕。公孫衍並與是年成功促成魏、趙、韓、燕、中山“五國相王”,共抗虎狼之暴秦。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趙、燕以及中山稱王便起於是年。公元前319年,齊、楚、趙、韓、燕五國共舉公孫衍為相,加之公孫衍已於是年為魏相,公孫衍“遂佩六國相印”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發動魏、楚、趙、韓、燕五國聯軍西征,攻伐強秦。這是戰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列國征伐,楚懷王擔任此次聯軍盟主***縱約長***。聯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抵函谷關***河南靈寶北***,秦國大震。然而五國聯軍終為秦國“空谷計”***“空城計”的歷史原型***所迷惑,徘徊觀望,進退維谷,坐失良機,最終為秦兵有機可乘。三輔精銳盡出,襲擊聯軍,聯軍敗績。轟轟烈烈的“第一次關東軍西征”就這樣斷送了。

  公孫衍的人物評價

  《史記》稱公孫衍於張儀死後,“入相秦,嘗佩五國相印,為約長”。此所謂五國約長,似即指公元前318年五國攻秦之事。

  《孟子·滕文公下》記景春的諸說:“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公孫衍在當時一些人的心目中是與張儀齊名的,但傳下來的事蹟不多。《史記》有公孫衍傳,系附於張儀傳。《戰國策》也只有幾條零星的記載。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三十一篇》,《張子十篇》,是關於蘇秦、張儀的專書,不知是否他二人的作品,均已久佚。關於公孫衍的專書,未見著錄。《漢書·藝文志》縱橫家還著錄有西漢的蒯通、鄒陽、主父偃、徐樂等人的書,可見西漢前期,縱橫家之風猶有存者,但比起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當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