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問答題

  在宋元文人看來,《醉翁亭記》吸收了古代經典作品的創作經驗,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

  原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 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 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 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譯文

  環繞著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各個山峰,樹林和山谷尤其美麗,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 秀麗的,是琅琊山。沿著山路行走了六七裡,漸漸地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從兩座山峰中間傾瀉而下的,是釀泉。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 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誰?是山裡的老僧智仙。給它起名字的人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的。太守和 賓客來這裡喝酒,喝一點就醉了,而年紀又最大,所以給自己起了個名號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於***喝***酒,而在於欣賞山水美景。欣賞山水美景的樂趣,是領會 在心裡,而寄託在喝酒上的。

  像那太陽出來,樹林中的霧氣散去,雲聚攏過來,山裡就昏暗了,或暗或明,變化不一,這就是山間早晚的景象。野花開 了,散發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蔭,天氣高爽,霜色潔白,水面低落下去,石頭裸露出來,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 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樂趣也是沒有窮盡的。

  至於揹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後面的人應答,老老小小, 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在遊山啊。到溪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泉水釀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雜亂地擺放在前面,這是太守在舉行 酒宴。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投壺的人射中了目標,下棋的人得勝了,酒杯和酒籌互動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譁的,是眾位賓客歡樂的樣子。臉色蒼老, 頭髮花白,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的,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陽落到山頂,人的影子散亂一地。太守下山回家,賓客跟隨著。樹林茂密陰蔽,鳥兒到處 鳴叫,那是因為是遊人離開後鳥兒們在快樂啊。然而鳥兒只知道山林的樂趣,卻不知道遊人的樂趣,遊人只知道跟隨太守遊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賓客的快樂為 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誰?是廬陵人歐陽修。

  題目

  15.比較解釋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

  16.把文中描寫“快哉亭”下江中景物變化的句子抄寫在下面。

  17.用簡短的語句概括文中寫“快哉亭”命名的兩方面緣由。

  18.我們的家鄉有許多讓我們引以自豪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蹟。請你選擇你最熟悉和最喜歡的一處向遊人介紹。

  要求:自擬題目,語句通順,200字以內。

  答案

  15.①三十里為“一舍” 房舍 ②抬 全

  16.濤瀾洶湧,風雲開合。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

  17.在此亭上可以欣賞遠近、晝夜變化倏忽的景物;可以憑弔往古流風遺蹟。

  18.提示:要寫出概貌和特點,條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