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散文精選讀後感

  從“生命關懷”這個角度去分析,畢淑敏的小說在當今文壇中顯示出了獨特的文學個性和豐厚的文學實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一***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表達了我們對父母、對長輩的尊重。然而,現在的我們,有幾個人真正的做到了孝呢?我讀了畢淑敏的《孝心無價》這篇文章,有了很多的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表達了畢淑敏對“孝”的理解。我對她文章中的語言有著自己的理解,有著自己的感悟。“父母走了,帶著對我們深深得掛年,父母走了,遺留給我們永無償還的心情。你就永遠無以言孝。”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父母說過長達以後要孝順他們,可這句話是有期限的,我們卻都忽略了這一點,總想著拼命的學習、工作,總想以更好的條件來孝順自己的父母,從而使我們對父母的孝一拖再拖,但人生是短暫的,父母可能在我們盡孝之前離開我們。

  那是對父母深深的愧疚,是在我們心中永遠無法彌補的對父母造成的傷害。作者在文中也提到了兩個關於“孝”的例子,其中一個是苦孩子求學的故事,他的家庭十分困難。

  父親逝去,弟妹嗷嗷待哺,母親只有去***供他上學……我認為他很自私,或許他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使生活更好,但他在實現這個理想的過程中已經對母親造成了莫大的傷害,這種傷害是無法癒合的。

  孝,其實很簡單,它可以是父母勞累時遞過來的一杯熱茶,可以是父母工作一天回到家後吃到的噴香的飯菜,可以是父母辛苦時的捏肩捶腿……無論這種行動是大是小,是輕是重,只要是我們發自內心的,這就是孝,就是我們對父母無限的愛!

  ***二***

  我們的一生中會作出無數充滿痛苦的選擇,這些決定會讓我們傷心,流淚……而今天,我讀了畢淑敏的《我的五樣》這篇文章,對人生中的選擇又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悟。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老師讓我們在紙上寫出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五樣東西,而“我”卻猶豫了很長時間,在片刻的斟酌之後,我寫下了水、空氣、陽光、鮮花和筆這五樣東西。接著,老師要求我們劃掉其中不那麼重要的一樣,我劃掉的鮮花,在劃掉的那一刻,我頓覺四周慘失顏色。

  然後,老師要求在劃掉一樣,接著在劃一樣……直到最後,我只剩下了一樣:筆。我在做這道題的時候異常的艱難,每劃掉一種對自己很重要的事物後內心就會很痛苦,但是劃到了最後,我的內心也漸漸的平靜了下來。

  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在決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內心就會有一番痛苦的掙扎,但是當我們作出了選擇後,內心會在一瞬間平靜下來。這個痛苦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知道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能帶給我們的真正意義的是什麼。

  我們的一生總是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央,此時的我們會感到無比的迷茫、無助。可是,當我們找到了那個正確的方向,知道了自己的航向和終點,就會變得清醒,會用自己無限的力量戰勝困難,迎接風浪,直至找到自己的意志終點。

  一本好書可以讓人受用一生,同樣,一篇好的文章也會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一起翱遊在書的海洋中吧!

  ***三***

  經常聽到父母對我們說:“出門注意安全,天冷多穿點衣服,別凍感冒了!”我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的提醒,看得見的恐懼看不見的恐懼始終像烏鴉盤旋在頭頂。讀了畢淑敏的《提醒幸福》這篇文章,有了很深的感觸。

  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候,它出現的頻率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少。幸福其實隨處可見,它就在我們身邊,回到家後香噴噴的飯菜、衣櫃裡洗乾淨併疊好的衣服、認識了一個新朋友……這都是樸素的幸福啊!

  當我們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候,應該對自己說:“我很幸福”!因為至少父母還留在我們的身邊,父母給我們的愛就多一天。

  當我們擁有許多知心朋友的時候,應該對自己說:“我很幸福”因為友誼是最珍貴的,我們的任何快樂和悲傷都會與好朋友分享。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寒冬裡的一縷陽光,讓人感到無比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