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作品介紹

  蘇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作品都很出名,詩詞風格豪放。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蘇軾的作品,希望能幫到你。

  蘇軾有名的作品

  蘇軾的作品,按照時間段的劃分,其詩詞的型別和風格也是不盡相同的,甚至說是大不相同的,這是因為作者的人生閱歷和生活體驗的不同,那麼觀察角度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影響了他的創作,他的詩詞。

  蘇軾年輕時,憑藉自己的刻苦努力金榜題名,便開始仕途之路,那時候在他的眼睛裡,他的心裡,前景是一片光明的,他也相信自己的抱負能夠很快的得以實現,心情影響著作品,經歷同樣影響著作品,沒有經歷過挫折的他,那時候的作品風格多以婉約為主,或敘述事物,或描述景物,或抒發感情,但不論為何都顯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一片積極向上的景象。《南行詩》便是代表之作。

  入仕為官之後,蘇軾發現理想與實際之間的距離完全不是度量出來的,黃州被貶,蘇軾遭遇牢獄之災,前景顯得崎嶇坎坷,不堪重負,到此時他的作品便開始轉向豪放,詩詞中間夾雜了一絲的幽怨、一絲的彷徨,一絲的迷茫,一絲的猶豫,那便是他對自己仕途之路的不確定,對未來生活的不確認,雖然如此,經過調整,經過開解後,蘇軾的詩詞表述依舊大部分以積極向上為主,他用開闊的思想去迎接未來的不定之數。《赤壁賦》便是個中翹楚。

  蘇軾晚年悲涼,仕途已經完全沒有出路,這時候他的作品便慢慢的轉向了埋怨,創作之路也漸漸的走向了下坡。《行香子》便是很好的代表。

  蘇軾作品鷓鴣天

  蘇軾的一生,在政治上並不光明,其仕途進行的極其艱難坎坷,人生中多次被貶,甚至還曾經進了朝廷的監牢之內,可謂是現實生活十分豐富之人,當然也正是因為他的經歷比一般人更多,更為曲折,所以才能有那麼多的人生感悟,才能有那麼多的創作源泉,才能寫出那麼多的好文章,才能給後世子孫們留下這麼一筆珍貴的精神財產。

  蘇軾的創作高峰期是從他被貶開始的,那時候蘇軾的心情極其抑鬱幽悶,只能通過文章才能緩解和抒發他的個人情懷,將自己的懷才不遇寄託在文學上,《鷓鴣天》亦是那個時候所著之傑作。

  這首詞的構造也可以分成兩部分,上半部分到細香為止,下半部分則是到結尾為止,既為宋詞,蘇軾在此詞當中同樣是通過上半段寫景,下半段抒情的手法來創作的,《鷓鴣天》的大體意思如下:

  上片描述景色,林子的盡頭露出很多山,而竹林隱隱約約的在圍牆處出現,周圍很多蟬鳴聲,雜草已經在小小的池塘給完全長滿,天空中經常看見那不斷翻騰的鳥兒,在水下面的荷花也散發著那絲絲清新的香味。

  下片抒發情感,我一個人百無聊奈,漫步徘徊在那古城旁的小村子裡,不知不覺已經從天色已從朝陽變成了夕陽,昨天半夜裡下過一陣雨,今天感覺到了夏日中的一絲清涼。下片中因作者被貶謫,所以心情十分鬱悶,但由於天性樂觀,很快便能自我開解,通過此詞抒發了自己想通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