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花描寫草藥的散文作品

  散文往往是以語言的錘鍊見工夫的,優秀的散文作家往往是像寫詩那樣地去推敲字句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三枝九葉草

  有一種草藥叫三枝九葉草,長得還行,莖如粟稈,葉青似杏。葉子上頂著幾絲細細的刺,有時候開個白色的花兒,有時候開個紫色的花兒。根入藥,紫色,多須。這是它的正常形態,環境若是改變,它的衣裳可就不一樣了。

  時珍說,三枝九葉草生在大山中,沒有人煙打擾,它長得甚是得意,張揚,灑脫,肥碩。一根有很多莖,莖粗壯,一二尺高。一莖分二椏,一椏三片葉子。葉面光滑,背面黯淡,有些許茸毛。總的來說,葉子很薄,邊緣有細齒,微微的一點刺兒,不甚鋒芒,只有觸控才能體察。

  至於長在平原地帶的三枝九葉草,衣裳還是那件衣裳,但收斂黯淡了很多。葉如小豆,枝莖緊細,很緊湊,也長不高,很抑鬱的樣子。根像黃連,葉刺要尖銳一些。最最重要的是,它生長的地方不能聽見水聲。若是有水聲吵著它了,藥效減半。大概,沒有好衣裳穿,又聽見水聲嘩嘩的很煩,比較生氣吧。

  偏風不遂,面板不仁,都可以用三枝九葉草來治療。取三枝九葉草一斤,剉成細末,白絹袋盛了,放到瓷器裡。然後灌入無灰酒兩鬥,浸之,層層密封,醞釀七八天,可以了。取酒溫暖飲之,酒到微醺就行,不要酩酊大醉,那樣不好。酒喝乾了,再續一些,接著喝。喝著喝著,病就好了,無不效驗。不過呢,準備釀藥酒的時候,要清寂乾淨,雞兒狗兒都趕走,不要近前。

  無灰酒是個什麼酒呢?就是不放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內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藥用須無灰酒。一般是黃酒最好。釀酒的時候,有坐灰、清灰的程式。發酵酒時,酸鹼度適中,無須再加石灰,就叫無灰酒。

  :積雪草

  積雪草。弘景說,積雪草方藥不用,想此草以寒涼得名耳。

  時珍說,積雪草是一種蔓草,功用大概和薄荷相似。也有人叫胡薄荷,比薄荷的味道少了一點甘味,喝茶很不錯。這味草本來也是薄荷,蔓生的,在寒涼的深山背陰處過日子。

  積雪草的衣裳很漂亮,樸素,悠然,不雕琢。但它長著長著,突然就離開山間皈依了佛門。山裡不見蹤影,平川也沒有,它到底去了哪裡?不知道從哪朝哪代開始,積雪草選擇了寺院牆的磚砌間。別處都尋不見。它換了一件衣裳,和薄荷不像了。葉子圓圓的似銅錢,引蔓鋪地,散發出很清淡的香味兒,像細辛,不見開花。它把碎花衣裳丟在世俗裡,只穿了素淡的青衫。

  寺院的牆壁上,積雪草恬靜生長,鋪滿一面牆,又繞過去鋪另一面。聽經聞法,兀自生長,連花也不願意開,獨自行走江湖。寺院的僧人採摘了葉子泡茶,還是那份兒清淡的幽香味。祛風散寒,肺熱咳嗽,消食積飽脹,都用積雪草來醫治。

  古代名醫董炳記載了驗方說,男女血病,積雪草很好,方劑的名字叫九仙驅紅散,治療嘔吐諸血及便血。用積雪草五錢,當歸酒洗,梔子仁酒炒,薄黃清炒,黃連清炒,條黃芩酒炒,生地黃酒洗,陳槐花炒,各一錢,上部加藕節一錢五分,下部加地榆一錢五分,水二鍾,煎一鍾服,神效。董炳說,此方的得來很神祕,主治與本草不太相符,不知道什麼原因。

  鍾是古代器名,一種是圓形銅壺。另一種指酒杯、茶杯,與“盅”通。我算了一下草藥的劑量,應該是這樣的,用一銅壺水煎熬草藥,熬成一茶杯差不多了。至於上下部,是腰為界限,吐血為上部,便血為下部。

  :牽牛子

  牽牛子。牽牛花開,沾著露水,一朵朵的多麼漂亮啊。那是牽牛子的衣裳,絢爛而飄逸,清美之極。花落了,牽牛子才探出腦袋來,準備入藥。中醫裡一般叫它二醜子。

  那時候,家裡開了診所,我抓藥。一味味草藥攤開在紙上,覺得妖嬈。草木枯萎了,卻有一種飽滿的嫵媚。一脈幽淡的草木氣息,指間繚繞,捨不得揮去。抓到二醜子,總是忍不住笑,你怎麼這樣的醜啊?一醜得了,非要到二醜裡去。

  只是調侃它罷了。對著草藥說話,覺得心裡暗暗喜歡。實際上,二醜子的意思不是長得醜陋。牽牛子有黑白兩種,黑牽牛多生在野外,藤蔓上長著細細的白絨毛,折斷莖,有白汁。葉子像楓葉,有三個葉尖。白牽牛大都是人家庭院裡栽種的,開花叫牽牛花。藤蔓微微有點紅,無絨毛,有柔刺,也不甚銳利。折斷莖,有濃汁,很猛烈滲出來。葉團有斜尖,莖葉很像山藥。

  時珍說,牽牛子叫二醜子,是因為醜屬牛,隱去其名,黑的叫黑醜,白的叫白醜。兩樣就稱為二醜子。《神農》裡沒有牽牛子的記載,後來才加進本草裡去的。

  原來草木也是有屬相的。有沒有屬老鼠的草藥呢?是不是很賊眉鼠眼啊?

  臉上生了粉刺,黑醜研末,加一點別的草藥末,洗面,慢慢就好了。面上長了雀斑,黑醜末加雞蛋清,做面膜。風熱赤眼,用白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