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勞動的散文

  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其特點是抒情性強,重感性。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1:勞動光榮

  每當想到農人

  耕耘的躬身姿勢

  滴答的汗珠

  敲打出豐收的渴望

  大豆的金黃和麥苗的芳香

  瀰漫在墒情充裕的土地上

  每當想起幽暗的地心深處

  一盞盞明亮的礦燈

  照射著汗水的鹹澀

  炭黑的手捧出

  一道道明天晨曦的希望

  每當想起那靜謐或喧鬧的街衢

  一把把悠然舞動的掃帚

  緘默不語

  一任身體與大地親近

  擦出乾淨和美麗

  為城市梳妝

  每當想起潔白的產房

  每一聲初生嬰孩幸福的啼哭

  如快樂的音符嘹亮而悠揚

  讓母親的心在哭聲中

  升入天堂

  每當想起那高高鐵塔

  和層層配電網

  懸掛著一幅幅檢修線路工人

  忙碌的身影

  起五更 歸月色 戰沙暴

  用溫情的手在電線上彈奏著

  歡快的樂章

  給千家萬戶送去不夜的亮光

  每當想起科學家

  不知疲倦地丈量天體

  彷彿濃縮了整個大宇宙

  用一把把金鑰匙

  放大了微粒的奇妙真相

  每當想起作家詩人記者

  用那顆執著的心

  伴著文才智慧和膽量

  剝開層層迷霧

  最終讓生活的真諦大白於天下

  愉快的微笑和幸福

  在歡呼中喘息......

  我就想到什麼是平凡卻偉大

  什麼是卑微卻崇高

  唯一的答案就是

  勞動 只有勞動最光榮

  勞動賜予人類勤奮與快樂

  勞動賜予人類智慧與理想

  讓勞動,撫摸我們身上每條

  河流一樣鮮活的脈絡

  走出人類貧窮愚蠢的沼澤

  用詩歌去書寫

  詩一樣的憧憬和夢想

  2:勞動者的一天

  自記事起,就知道一個常識:勞動節是不勞動的日子。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勞動者在勞動節都可以不勞動。

  託雲牧場是坐落在帕米爾高原懷抱之中,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是一個邊境團場,牧工們一邊放牧,一邊肩負著守護邊防線的任務。在託雲牧場,一名牧工就是一個哨兵,一座氈房就是一座哨所,一個連隊就是一座界碑。

  然而就是這個條件惡劣的地方,還有很多人放棄節假日。在這裡守護者邊境,守護者自己的家園,保祖國一方平安。有一群柯爾克孜族牧民在放牧的同時守護者邊境,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護邊員”。在“護邊員”中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全國五一勞動模範,他就是吐爾買買提.馬提。

  護邊員們都是當地的柯爾克孜族牧民,他們對自己負責的轄區情況都一如指掌,界碑、界樁、甚至常在這放牧的牧民有幾個,牲畜有多少都十分熟悉。不管是邊境出現的可疑人物還是裡應外合的倒序賊,反映最快、最先報警的都是護邊員。

  在一年五一勞動節的一天,山下的杏花早已凋謝,而帕米爾高原卻依舊寒風凜冽。早晨一起床,吐爾買買提.馬提就接到同事的報警電話,說在山上發現有幾個可疑人員。吐爾買買提.馬提是三個護邊組的總負責人,他一不做二不休,穿上衣服拔腿就往外跑,騎著自己的棗紅馬飛快地往山上跑去。由於高原山高路險,氣候惡劣。
         加之連續的暴風雪將厚厚的雪,沉甸甸的鋪在馬路上,寒風又呼呼地吹著,造成馬走起來非常困難,好不容易才到目的地。在邊境的山腳下,他們發現有幾個陌生的身影,到跟前一詢問,瞭解到這幾個人是來探礦的,但是沒有辦理相關的手續,於是勸其返回,要求他們辦理相關的手續。像這樣的事情,差不多在每個護邊員身上都經歷過。“我與連隊的護邊員一起,到奧爾託蘇、撒日曼兩個山口巡邏,沒有發現情況。這才放心回家。”這是從吐爾買買提.馬提日記本中記錄下的一段話,他有記日記的習慣。

  中午,餓了,他就從搭鴿裡取出乾冷的饢餅,渴了,順手抓把雪往嘴裡一塞。

  在回家的路上,由於連續的暴風雪,將道路阻斷,大塊的石頭將道路阻擋,無法行走。於是他與同事就下馬將石頭搬開,將道路剷平。

  修路是吐爾買買提·馬提這些年在巡邊之餘,一直忙碌的事。高原的路,狹窄且難走,一場大雪、一場風暴、一場洪水都有可能毀壞巡邊的道路。於是,他每年都要把巡邏路修整幾次。粗略統計,護邊35年,他修路里程達600餘公里。整條巡邏路上,灑下的是吐爾買買提·馬提的汗水,落滿的是吐爾買買提·馬提的愛國情。

  夜晚,當滿天的星星薩滿了天空,吐爾買買提.馬提才牽著馬風塵僕僕地回到了家。

  吐爾買買提.馬提只是個護邊員。一位普通的柯爾克孜族人,忠誠守護祖國西部邊防線,行程近15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4圈多;35年來,他穿壞過400多雙鞋;35年來,有5匹馬相繼伴他而去;35年來,25個五一勞動節、古爾班節、春節沒有回家團聚......

  在託雲牧場,吐爾買買提.馬提家算得上是個富裕的人家,有人問他:“日子過得紅火,還當護邊員,圖個啥呀?”他說:“我圖的是報共產黨的恩情,保祖國一方平安,人民幸福安康!”他始終認為能夠住上磚房、看上電視,日子越過越好,家裡還出了兩名大學生,這都是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關懷的結果,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他家的幸福生活。35年來,吐爾買買提.馬提和他的馬一同成了共和國的護邊臣。

  今年五一勞動節的一天又來臨了,吐爾買買提.馬提又開始了他的巡邊路。

  3:勞動讚歌

  勞動人民是創造這個世界的主題,這首讚歌一直在大地上傳承,鼓勵人們向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宣戰,爭取平等、民主、自由和比較合理社會制度的建立,享受擁有保障生存條件及穩定生活環境的權利,享受人的尊嚴不受侵犯的權利,享受勞動成果不被剝奪與生命不受欺壓的權利。為了實現自身的解放,人類作出了巨大犧牲。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它的來歷大家都清楚,在有文字記錄的檔案裡,除了戰爭、衝突、武裝鎮壓、朝代易更江山依舊外,人們很少從人性、理性、民主、自由、平等多角度思考,中國是封建枷鎖,西方是頑固宗教意識。它們的存在不僅僅是一種束縛,是在赤裸裸地壓迫、剝奪,扼殺勞動者的創造熱情,褻瀆人性本有的善良意識。

  是偉大的文藝復興、英國工業革命讓人們不斷改變原有的觀念,看到創造價值與積累資本的喜悅熱情,認識到工業高度發展為世界繁榮帶來的速度,同時也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赤裸裸的金錢關係。還沒有從封建、宗教的麻木意識中走出來,人們又被新型的資本市場所困惑,愚弄勞動、剝奪成果、禁錮自由,資本家不顧人們的死活,肆意剝削勞動人民的剩餘價值為其創造原始積累。但人們已經從巨大的利潤中看到了勞動的價值,看到了不平等給他們帶來的巨大不幸。
        在19世紀80年代,美國芝加哥工人為了爭取8小時工作制,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罷工示威,為了紀念這一罷工取得的勝利,18***7月,第二國際宣佈把1886年5月1日那次大罷工為國際勞動節,讓人民永遠記住這個用鮮血換來的節日。從此人民在歷史的舞臺上吹響了自己的號角,社會主義陣營相繼拉開了嶄新的序幕。

  勞動創造了美,勞動是生存的本能,勞動使整個世界充滿了希望,勞動在改變與進化著人類自身的發展程序。從整體上看我們都是勞動人民,所謂的王侯將相都是演變的統治階層,他們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擁有大量的物質基礎,這是滋生不平等因素的導火索。在中國近代史上,主要針對外國列強掀起的反帝反封建運動。
        因為中國的近代遠遠落後於西方,多少西方列強憑藉先進的武器裝備肆意掠奪、橫行霸道,強迫腐敗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內憂外患,民眾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過著處處被人宰割的日子。是一首《國際歌》喚醒了民眾,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把馬列主義傳進中國,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勞苦大眾為求得民主、自由、平等的權利,不怕犧牲、前赴後繼。這100多年真是多災多難、可歌可泣、蕩氣迴腸。驚心動魄來之不易,咀嚼其味,落後是多麼的可怕,爭得一點點尊嚴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人類首先齊心協力面對大自然,在學習、模仿、總結的過程中強化自己,直到在這個星球上取得了絕對優勢。但不容迴避的是同類為了利益互相殘殺,為了統治的所有權戰爭連綿。好不容易休養生息帶來了繁榮,又被一場場戰爭的硝煙摧毀。新中國成立,外國列強亡我之心不死,我們憑的是萬眾一心,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改革開放,是我們接受了落後就要捱打這一沉痛歷史教訓,要自強不息、引進科學技術、吸收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用趕超的精神振興祖國。今天,我們的祖國很強大,已經走進強國的行列,人民揚眉吐氣,這是前所未有的景象。

  我們在回味中鑑別欣賞,人民當家作主這一權利來的多麼艱難。現實生活又有許多新矛盾不斷湧現,離心離德、唯利是從、金錢掛帥、腐敗成風諸多問題擺在人們面前,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彷彿成了天經地義的邏輯,許多純樸、優秀、本質的內容正在退化。勞動光榮、勤勞讚歌似乎很少提倡。這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主流意識彷彿是過往雲煙,人們看到的是物質利益下的拼搏。

  勞動是一首永恆的讚歌。你看萬里長城、葛洲壩、高速公路、立交橋、一座座高樓、通訊裝置、交通工具、服務功能、智慧化運作等等,都是勞動人民的勤勞汗水與智慧結晶。我們融入其中,或許物質刺激下創造的熱情只是一種表象,或許真正的動力因素是滿足一種喜悅,這種喜悅就是永唱不衰的讚歌,從心底發出的聲音與歲月同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