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古詩鑑賞專練題附答案
古詩鑑賞是安徽中考語文中最能體現出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考點,為幫助考生練習古詩鑑賞技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安徽中考古詩鑑賞專練題,歡迎大家提高練習。
安徽中考古詩鑑賞專練題***一***
柳梢青·春感
劉辰翁①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
笛裡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月明。
輦下②風光,山中歲月,海上③心情。
注 ①劉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詞人。南宋滅亡後,曾參加抗元鬥爭,晚年隱居故鄉山中。②輦下:京師。③海上:漢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於北海上,矢志守節。
8.請簡要分析“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三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答
9.此詞在寫法上採用了哪些手法***至少答出兩種***?並對這些手法作簡要分析。***5分***
答
安徽中考古詩鑑賞專練題答案
8、***6分***“輦下風光”:指心念故國,然而風光不在,表現亡國之痛。
“山中歲月”:指自己身之所在,報國無門的遺憾。
“海上心情”:則是自己志之所向,借蘇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節不移的志向。***答對兩點6分,答的不全酌情扣分。***
9、***5分*** ***1***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表現“城”之“愁”。
視覺方面:“鐵馬蒙氈”,整個臨安城已處於元軍鐵蹄的蹂躪之下,“銀花灑淚”,花燈流淚,渲染了全城悽慘陰森的氣氛。聽覺方面:帶有北方遊牧民族情調的“番腔”,街頭演出的異族的鼓吹雜戲,一片嘔啞之聲,在忠於故國的南宋遺民聽來根本不能稱為“歌聲”。
***2***“銀花灑淚,春入愁城”:擬人。以花燈流淚,春天進到哀愁的城中,渲染了全城悽慘陰森的氣氛。
***3***“高臺月明,輦下風光”:虛寫。即想象的、回憶中的故國之景。故都往日的景色,而今在哪裡?抒發了詩人對故國的深切懷念。
***4***“海上心情”:借用典故。借蘇武牧羊矢志之典,表明自己守節不移的志向。
***5***景以引情,情以襯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抒發對故國的懷念,滿腔的愛國之情何處抒發。
安徽中考古詩鑑賞專練題***二***
鷓鴣天 惜別
嚴仁
一曲危絃斷客腸。津橋捩柂①轉牙檣。江心雲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 瑤草碧,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鷓鴣天 送人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乾,功名餘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注】①捩柂:轉動船舵。
21.從字數看,《鷓鴣天》屬於 。這兩首詞都主要用了 意象,抒寫惜別之情。***2分***
22.這兩首詞都寫到送別引起的“恨”。請比較分析“恨”的差異。***5分***
安徽中考古詩鑑賞專練題答案
21.小令 流水或者江水
22.嚴詞主要抒寫離別之恨。一曲哀弦,愁腸欲斷。揚帆轉舵,蒲帆如心情般沉重。離別在即,愛人佇立樓頭,淚眼相送,碧草黃柳更反襯離別的憂傷,離愁別恨恰似流水般綿長。***2分***辛詞名為送人而作,雖有離別之恨,但更多的是身世浮沉、世道艱難之恨。“功名餘事且加餐”是詩人壯志難酬的激憤之辭。“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既寫行人前路茫茫,亦含小人當道矇蔽世人之意。“今古恨,幾千般,只應離合是悲歡”,用反問句表達“離別並不是唯一可悲可恨之事”這層意思。“江頭未是***惡,別有人間行路難”,含蓄表達“人世險惡、世道艱難更勝離別之恨、行旅之悲”這層意思。